莒沂县
山东省沂水县下辖镇
莒沂县,在山东省中部,驻地山东省沂水县马站镇。1949年8月,莒沂县和沂北县合并,称莒沂县,隶属鲁中南行政区沂蒙专区(后改称沂水专区)。1953年8月,莒沂县撤销,9个区划归沂水县,棋山、峰山、东莞市3区划入莒县
淮海战役时期,山东省莒沂县小车运输队,运送十一万斤面粉上前线。1944年,莒沂县政府将1943年鲁中、滨海八路军秋冬季作战中和历次战斗中牺牲的散葬烈士遗骨迁到一起,建立了杨庄烈士陵园。
历史沿革
1943年3月,成立莒沂边办事处,辖原沂水县七区的圈里、杨庄两乡和原莒县的五区。随即划为杨庄、荆山(圈里)、箕山、雪山、棋山、峰山、东莞等区。
1944年春,莒沂边办事处改称莒沂边县抗日民主政府(中国抗日战争后改称莒沂县)。
1944年,莒沂县政府将1943年鲁中、滨海八路军秋冬季作战中和历次战斗中牺牲的散葬烈士遗骨迁到一起,建立了该陵园杨庄烈士陵园。1987年县民政局拨专款进行整修。两周王陵呈长方形,东西长33.5米,南北宽26.5米,总面积888平方米。陵园共有烈士墓56座,其中立有墓碑37块,据碑上记载大多数是在开辟这一地区的沈柳庄、井邱、大庄坡、张家石岭、杨林、毛家庄、东莞、小河和涝坡战斗中牺牲的八路军战士,其中有八路军鲁中军区一团一营攻打涝坡据点时牺牲的包汉元营长。该陵园为县级重点革命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
1946年2月,荆山区划入沂北县。
1949年8月,莒沂县和沂北县合并,称莒沂县(县政府驻杨家城子),县辖15个区。沂水县改称沂水县,辖17个区。
1950年6月,成立城关镇,全县辖17个区1个镇。
1952年1月,撤销丰台区、金星两区。同时,东里区划入沂源县,莒沂县的长安、雪山两区划入沂水县。
1953年8月,将雪山区划入莒县,城子、良水、峙阳3个区划入沂南县,撤销莒沂县,将道托、马站、高桥、诸葛、葛庄、崖庄、杨庄、河(荆山)、箕山等9个区划归沂水县,此时,沂水县辖21个区207个乡1个镇。区名按数字排列:一区城郊、二区长安区、三区双泉、四区英山县、五区诸葛、六区葛庄、七区道托、八区扈山、九区金泉、十区沂城、十一区柴山、十二区荆山、十三区夏蔚、十四区王庄、十五区郭庄、十六区高桥、十七区马站、十八区杨庄、十九区箕山、二十区崖庄、二十一区浯河、城关镇
1955年10月,将21个区名称由数字顺序称谓改按驻地名称谓。
1956年2月,撤销道托、英山县、金泉、柴山4个区。
1958年9月,全县调整为14个人民公社。同年11月3日,沂南县撤销,将其所属的苏村镇、铜井、库沟、界湖镇、蒲汪、张家哨、张庄、辛集市、白石埠、依汶10个公社和垛庄镇(孙祖)公社的15个村,共481个村划归沂水县后,调为6个公社,加原沂水县14个公社,共辖20个公社。同时,官庄镇(原箕山区)公社划入安丘市
1961年4月26日,恢复沂南县,将1958年沂南县撤销时划给沂水县的481个村又划回沂南县。同年10月,安丘县的何家庄(原沂水县官庄公社)公社划归沂水县。至此,沂水县境域稳定至今。
相关事件
淮海战役时期,山东省省莒沂县小车运输队,运送十一万斤面粉上前线,途经山东、江苏省、安徽三省,长途跋涉一千余里,吃完了随身带的三红(红高梁、红辣椒、红萝卜咸菜)给养,最后两天一夜只吃了一顿饭,忍饥不吃车上粮,将十一万斤面粉全部送到部队。
参考资料
走进沂水.沂水县人民政府.2024-02-20
目录
概述
历史沿革
相关事件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