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振平,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
国家大豆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总农艺师,同时担任中国农学会耕作制度分会常务理事以及中国保护性耕作研究协作网委员。
龚振平于1988年毕业于东北
农学院农学专业,获得
学士。随后,他在同一院校继续深造,分别于1991年和2004年获得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专业的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
龚振平教授负责讲授本科生课程《
耕作学》《农业科研技能》,并为研究生开设《资源环境与生态学》等相关课程。
在过去五年里,他主持了多项重要的科研项目,包括省科技厅的“十五”和“十一五”科技攻关重点项目、国家“863”项目专题、国家科技攻关项目专题以及省教育厅项目等,累计支配科研经费超过240万元人民币。在此期间,他取得了四项国家专利,并参与编写了四部学术著作,发表了十余篇学术论文。
龚振平教授在国内外期刊上发表了多篇学术论文,其中包括在《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上的多篇文章,如《大豆植株中酰脲含量变化动态研究》《不同青贮玉米品种抽雄后干物质积累研究初报》《大豆植株氮素积累与转运动态的研究》等。他还以第一作者身份在《Journal of Northeast Agricultural University》上发表了题为《Effects of Irrigation with Well Water on Characteristics of a Weakly Alkaline Soil Used as Rice Field》的文章,并在《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上发表了《井灌水稻池内水温分布规律与灌水方法的研究》《
三江平原水稻适宜插秧期的理论解析》等文章。
龚振平教授还在会议上发表了相关研究成果,如在中国农学会耕作制度分会编写的《
现代农业与农作制度建设》一书中,他与合作者共同撰写了《垄作耕法的抗旱作用分析及改进对策》一文。
龚振平教授作为主编出版了《
大豆优质高效生产技术》一书,并作为副主编参与编写了《
土壤学与农作学》。此外,他还参与编写了《
耕作学》和《东北半干旱抗旱灌溉区节水农业理论与实践》两本书籍。
龚振平教授在其科研生涯中获得了多项荣誉,包括国家级和省级的科研成果奖励。具体而言,他曾荣获国家科技进步
二等奖一项,以及
黑龙江省科学技术进步
一等奖、二等奖和
三等奖各一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