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西街道
广东省阳江市江城区辖街道
广东省阳江市江城区城西街道位于江城区西北部,因地处原县城之西而得名。东与江城市区和岗列街道接壤,西与白沙镇交界,南与埠场镇毗邻,北临阳东区麻汕镇和江城区双捷镇,总面积48.5平方公里。
辖区是漠阳江下游冲积平原,地势东北高西南低,四周河流环绕。国道G325线通麻布演、津朗、潭塘、碧潭吊桥等村,江闸公路通三江、西岸、那西、东、龙湾、阮西等村。街道辖1个社区、16个行政村,150条(个)自然村,共61815人(2010年)。
历史沿革
城西街道辖区清代属长乐乡郡台都、太平乡雁村都、归善乡虔儒都和独州都。民国时期至新中国成立初期,称城西乡、西北乡等,属阳江县第一区。1956年属附城区。1957年撤区建大乡,称城西乡,属附域区。1958年人民公社成立,属超美人民公社。
1959年属江城人民公社。1961年建城西人民公社,属附城区。1983年撤公社称城西区。1987年2月,撤区建城西乡县。1994年1月,撤乡建城西镇。城西本身无镇区,镇政府设在城区金鸡阁,1997年1月,迁往城西东砵奔鸡山。2003年11月,阳江市将所属阳东区管辖的白沙、双捷2镇划并江城区管辖,并将原岗列、城西、白沙3镇改为街道。
行政区划
人口民族
人数较多的村委会有:麻演村委会,5278人;山津村委会,5055人;东砵村委会,5040人。
姓氏有:黄、徐、张、袁、杨、曾、潭、莫、蔡、梁、周、冯、林、洪、行、郑、赖、傅、胡、陈、叶、刘、关、黎、何、阮、欧、李、庞、容、史、朱、谢、吴、苏、甄等。其中人数较多的是:杨姓,5490人;莫姓,4838人;徐姓,3606人;阮姓,4039人。
该街道总人口61815人(2010年)。
经济
农业
城西街道是江城区水稻高产稳产镇和“菜蓝子基地”,1990年被国家农业部评为“农业创高产先进单位”。2000年,全镇有耕地面积2.58万亩,其中水田2.14万亩,旱地4411亩。是年,全镇粮食种植面积4.19万亩,其中水稻3.21万亩,年亩产达749公斤。1994年,在麻布演、屋背洲一带建成城西第一个“菜篮子基地”;1997年,在那西村建起第二个“菜篮子基地”。至2000年,全镇建起蔬菜基地共7个,蔬菜种植面积达2.42万亩,每年上市蔬菜2.4万吨。
工业
90年代,城西部分土地被征用,农村富余劳动力转向第二、第三产业。镇政府实施“工业兴镇”战略,投入2.4亿元创建麻布演、第一埒、和平、东砵、那西、津朗、潭塘、西岸八大工业区,总面积60万平方米。主要行业有五金刀具、日用化工、塑料制品、鞋业、家具等。2000年,全镇企业从业人员9265人,年总产值13.27亿元,年创税金5533万元。
1991年,城西工商所投入500万元,建成占地2000平方米的综合性城西市场,集肉菜、服装、大宗商品于一体,有肉菜摊位92个、服装摊位22个、日用品摊位9个。
1996年,麻布演村投资230万元,在国道G325线边建成占地面积7000平方米的麻布演蔬菜批发市场,设有百货、日杂、五金交电、农具、农药、化肥、副食、饮食、医药、建材、大米、服装等商铺52间和鱼、肉、蔬菜等摊位105个。晚上,路边增设夜市摊档18个。
1997年,开设城西圩,圩址设在麻布演市场对面的国道G325线边,定每月二、七日为圩期,主要摆卖家禽、木材和其他农副产品。
至2000年,全镇进厂务工6377人,经商840人,从事建筑业2012人,从事运输业545人,从事餐饮业210人,年收入共9886万元。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1.com/id.php on line 362
目录
概述
历史沿革
行政区划
人口民族
经济
农业
工业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