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干涉还辽
1895年4月23日发生的历史事件
三国干涉还辽,是指19世纪末俄、德、法三国为了各自的侵略利益,联合干涉,要求日本将辽东半岛归还中国的事件。
中日甲午战争后,俄罗斯帝国为争霸远东,修筑西伯利亚铁路东北地区成为其重要侵略目标。1895年日本在甲午战争中侵占了辽东半岛,并于同年4月17日与清政府签署《马关条约》,规定中国割让辽东半岛给日本。同日,俄罗斯正式向法国德国建议联合干涉,要求日本放弃辽东半岛。法国以俄国同盟伙伴积极响应。德国为把俄视线转移到远东,同时增加自己在华的势力范围,也表示赞同。1895年4月23日,俄、法、德三国政府向日本政府发出通知:"今日本国割占辽东,既有危害中原地区之首都(北京)之虞,也让朝鲜王朝之独立有名无实,有碍维持远东之和平,故今劝谕贵国确认放弃占领辽东半岛。”三国要求日本放弃对辽东半岛的占领,并限定在15日之内答复。三国海军也同时出现在日本海面,施加军事压力。大战之后的日本政府由于实力还不够强,无力应对三国的压力,急向英美两国求援。然而英、美两国不愿冒此风险,声明中立。1895年5月4日,日本政府接受三国劝告,退还中国辽东半岛,但提出中国需以相当款项补偿。同年10月19日,三国与日本商定中原地区补偿“赎辽费”3000万两,中国偿清上述款项之日起,3个月内日军撤出辽东半岛
列强反应
沙俄
俄罗斯帝国第二次鸦片战争以来,早已对俄罗斯远东地区保有领土需求,先后占领原属清朝的外东北、夺得库页岛,更兴建西伯利亚铁路,企图在满洲与朝鲜建立势力范围,夺取极具战略价值的不冻港。因此,俄罗斯日本之争端势在难免。签署《马关条约》时,俄罗斯曾多次暗示日本不得侵占东北地区,然则日本要求清政府割让辽东,令俄国有感利益受损。俄罗斯联邦武装力量甚至打算远赴东亚,不惜以战争解决问题。
德国
中日开战初期,德国反应冷淡。但后来威廉二世眼见日本快将打败清军,有感德国应该染指东亚。早前俄罗斯与法国在1892年结成俄法联盟,令德国在欧洲之地位动摇。因此威廉二世尝试以干预中日议和,换取俄罗斯支持其在东亚的扩张。
法国
基于俄法联盟,德国拉拢俄罗斯后,法国同样想在东亚取得更多利益。得到中南半岛后,法国开始觊觎台湾,因此支持与两国一起干涉条约之签订。
英美
俄罗斯与德国尝试拉拢英国,但英国认为马关条约对己有利,因为它规定中国开放更多条约港。而且,日本在华得到利益,可以阻挡俄罗斯向南扩张。因此,英国在最后关头拒绝加入“干涉集团”。另一方面,日本也想寻求英美的帮助,召开国际会议解决辽东问题。但英美不敢得失任何一方,又恐怕日本或三国在华之势力坐大,因此双双宣告中立。
日本
日本仍然尽努力保住在条约所得。日本提出只占领旅顺与大连市两海港,加上一些赔款。但三国依然态度强硬,毫不退让。日本虽然战胜中国,但是中国的北洋水师也使日本海军损失不少。它希望英国会提供支持,但英国也只是建议日本接受三国的“劝谕”。在如此的外交压力之下,加上签署条约的日方代表伊藤博文是主和派,日本惟有在宣布放弃对辽东半岛的永久占领。
日本与三国达成协议:日本归还辽东予中国,而清廷要付出三千万两白银作为赔偿。清廷赎回了辽东。
根本目的
西方列强从本国利益出发,对《马关条约》的签订既有一种危机感,又觉得这是向远东扩张势力的千载难逢的机会。于是在德国倡导、俄罗斯响应下,拉拢法国,结成德、俄、法三国联盟,对日本进行干涉,要日本归还辽东半岛。三国的干涉不是出于公义,而是出于私欲。
德国要想从中国索取一个港口,借此机会与俄国接近,使俄法的亲密关系松动,以摆脱德国的孤立处境。俄罗斯则直截了当地说:“假如日本占领南满,对我们将是威胁。我们不能容许日本占领南满,假如不履行我们的要求,我们将采取适当的措施。这样,我们就成为中国的救星,中国会尊重我们的效劳,从而会同意用和平方式修改我们的国界。”法国参加联盟,一面是由于俄法同盟,一面是染指中国东南沿海特别是对台湾的野心还没有放弃。
事件经过
三国发难
1895年4月17日,《马关条约》签订的当天,俄罗斯首先发难。俄罗斯外交大臣罗拔诺夫对德、法两国驻俄公使说:“俄罗斯联邦政府决定,立即以友谊方式,直接向日本政府提出不要永久占领中国本土的请求。我们的计划是,如果日本不接受此项友谊的忠告,俄罗斯正考虑三国对日本在海上采取共同军事行动——切断日军在中国大陆与本国间的一切交通。”
同一天,德国皇帝威廉二世下令,将一艘德意志级战列舰、一艘巡洋舰开赴远东。同时德国外交大臣马沙尔同其驻日公使哥特斯米德发出电训:“现在日本的和平条约(指《马关条约》)损害了欧洲和德国的利益,尽管后者的范围尚小,我们不得不抗争。日本必须让步,因为对三国斗争是没有希望的。”
法国驻华公使蒙得培罗通知俄罗斯外交大臣罗拔诺夫,法国决定参加俄罗斯的计划。这样,三国联盟正式成立。当时英国没有参加联盟,因为女王陛下政府认为《马关条约》对英国有利,中国进一步开放将给国际贸易带来好处,而且日本胜利将会阻止俄国势力南下。
干涉还辽
1895年4月23日,三国政府向日本政府发出以下通知:
“今日本国割占辽东,既有危害中原地区之首都(北京)之虞,也让朝鲜王朝之独立有名无实,有碍维持远东之和平,故今劝谕贵国确认放弃占领辽东半岛。”三国要求日本归还辽东予中国,并限定在十五日之内答复;三国甚至准备派出海军舰队前往东北地区
日本反应
1895年4月23日下午,俄、德、法三国驻日公使联袂至东京外务省送交备忘录。当时外相陆奥因肺结核病在播州舞子休养,由外务次官林董出面会见。林董将三国的备忘录一一收下后,便以为了事,不料俄德两国公使还发表了简短的讲话。俄罗斯公使希特罗渥说:“日本永久占领辽东半岛,恐怕会招致冲突。希贵国政府善体此意,采取保全名誉之策。”德国公使哥特斯米德说:“日本必须让步,因为对三国开仗是没有希望的。”林董听了两人的话,有些惊慌,连忙问道:“如暂时占据辽东半岛,至赔款付清时为止,是否也要抗议?”三国公使没有明确答复。
三国公使走后,林董将三份备忘录一一阅读,内容大同小异。俄国的备忘录全文如下:“俄罗斯皇帝陛下之政府,兹查阅日本国向中国所要求的和条件,对辽东半岛归日本所有一节不但认为有危及中国首都之虞,同时亦使朝鲜之独立成为有名无实。以上实对将来远东永久之和平发生障碍。因此,俄罗斯政府为了向日本天皇皇帝之政府再度表示其诚实之友谊,兹特劝告日本政府,放弃确实领有辽东半岛一事。”当天,林董将三国干涉之事电告在广岛市伊藤博文和在播州区陆奥宗光,速筹对策。伊藤接到林董的报告,便决定在广岛召开御前会议,讨论对策。
御前会议举行。因为天皇要驾幸京都,重臣大都去京都做准备工作,所以出席会议的要员不多,除伊藤外只有陆军大臣山县有朋和海军大臣西乡从道两人。伊藤经过一夜苦思冥想,在会上提出了三个对策:一是断然拒绝俄、德、法三国之劝告;二是召开国际会议,将辽东半岛问题交该会议处理;三是接受三国劝告,将辽东半岛还给中国。会议就这三个方案进行讨论。
伊藤首先设问:“如采取第一个方案,与三国开启战端是否确有把握?”伊藤见无人作声,只得自己回答道:“无论如何,现时是不可能的,因为他们的舰队有12万吨,我方的舰队只有8万吨,而且一年来在海上作战大部分受了伤。”西乡附和说:“首相所说极是。据情报,俄罗斯正在向远东边区派遣一支29500人的部队;永明城已被宣布为临战区,黑龙江北岸一带正在进行战争准备,海参崴的日侨被集中在一个地方,等待撤退的命令。而我国海陆军都在外面,国内空虚,若敌人乘虚而入……”山县接着说:“看来不仅三国联合舰队难以应付,即使单独对抗俄国舰队也无把握。因此,目前不能与第三国失和,树立新敌。”
伊藤说:“这样看来,第一个方案便可否定掉。那么第三个方案呢?”山县说:“该方案虽然足以表示我国气度宽容,但未免过于示弱,不可取。”三人讨论到中午也拿不出什么良策。天皇列席会议,听得有些不耐烦说:“诸位爱卿,那么采取第二个方案,怎么样?”伊藤说:“这个方案也非完善,待我与陆奥外相研究后再说。”天皇氏同意伊藤的意见,会议没有结果就草草收场。
1895年4月24日当晚伊藤离开广岛市,4月25日早晨赶到播州舞子山上陆奥的别墅。恰巧大藏大臣松方正义、内务大臣野村靖也在这里,便与伊藤围坐在陆奥的病榻前开起会来。陆奥的结核病经过一个时期疗养大为好转,抖起精神说:“我认为,先拒绝三国的劝告,然后看形势再作对策。”伊藤反对说:“断然拒绝三大强国的劝告是不明智的,这正好给他们以口实,其危险性更大。”松方、野村两人说:“首相的意见是正确的,一开头不能做得太绝对。”陆奥只得收回自己的意见,说:“断然拒绝当然不对,但我不同意召开国际会议,把问题复杂化,这样可能会使《马关条约》归于破灭。”四人经过反复讨论,得出一个基本方案:对三国可以让步,对中国则寸步不让。
舞子会议以后,日本采取拉拢英国,瓦解三国联盟的方针,结果失败。英国照会日本说:“英国对日本抱有最诚笃之友情,同时也不能不考虑本国的利益。因此不能应日本之请而援助日本。”
清朝反应
1895年5月2日光绪帝批准和约的那一天,俄罗斯公使来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建筑遗存说:“倭款(指和约)可商,可有电来,请少候。”
1895年5月3日,法国复电也说:“倭事可商,我国可保护台湾。”同日俄国又来电说:“倭已允许,退还辽南地方,又有展期换约之议。”于是光绪帝便派荣仲华到各公使馆相商,美国公使田贝答应致电日本政府。然而光绪帝被身边的几个主和大臣(恭亲王奕訢、爱新觉罗·奕劻奕)欺蒙了,一夜之间反悔,不顾三国调停,急于换约。这样,中国白费了白银3000万两作为日本交还辽东半岛的报酬。如不换约,这笔钱可以不付。再者,光绪帝准约后,又有一道谕旨交给军机处,其中说:“台民不肯服倭,俄、法、德三国都说不可割地。今此约虽经批准,将来如何办法,合应随时修改,可录入照会致倭。”但是这道谕旨军机处没有执行,反而表示:“我家皇上之言,威令怎能行于他国,岂不可笑?”翁同龢本想将此谕旨补一照会致日本,因众人笑他迂腐而作罢,否则此谕旨也可作为改约的根据。其实此时俄、德、法三国干涉日本归还辽东半岛之事快要成功了。
最终答复
1895年5月4日,日本内阁及大本营重臣,在京都举行会议。会议决定,向三国提交以下的复文:“日本帝国政府根据俄、德、法三国政府之友谊的忠告,决定放弃辽东半岛之永久占领。”明治天皇宣布诏书,接受三国忠告,放弃辽东半岛之永久占领。
日本内阁会议通过决议:“作为永久放弃辽东半岛之补偿,对清代要求之赎金,其数量限额为库平银1亿两。”后来,此数先减至5000万两,再减至3000万两。中国将3000万两赔款全部交清之日起,三个月以内日军实行撤回。
1895年11月8日下午4时,《辽南条约》在北京签订。其主要内容是:
一、中国让与日本管理的奉天省南部地区及辽东湾东岸、黄海北岸、奉天所属诸岛屿,永远交还中国;
二、中国支付3000万两酬报费,于1895年11月16日交清;
三、酬款交清后,三个月以内,日本军队从该交还地一律撤回。
1895年11月30日,根据《辽南条约》,中国收回海城市、凤凰城、岫岩满族自治县,12月10日收回复州,12月21日收回旅顺,12月24、25日收回金州、大连湾。至此,日军侵占的辽南诸城全部收回。
后继影响
三国的外交胜利,激起了世界各大强国在华实现帝国主义的野心。
1896年,俄罗斯以迫日还辽有功,同清政府签署中俄密约。后来,密约泄露,列强争相迫使清朝划出势力范围、租界与租借地。1898年,俄国租下旅顺与大连市两港口。德国则强占胶州湾。三国在事件中各怀鬼胎,反映了19世纪末与20世纪初紧张的欧洲国际关系。同时,事件也开列强企图瓜分中国之端。
日本是刚刚崛起的新帝国,却遭到如此的外交屈辱。因此,日本一直怀恨在心,谋求“卧薪尝胆”,大力鼓吹发展军事工业,期待报仇之机。1904年,日本重整旗鼓,偷袭俄国在旅顺的海军,引起日俄战争。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在欧洲爆发,日本趁机派兵侵占胶州湾。其实,与三国集团相比,日本也未尝不是帝国主义的国家。三国干预仅仅是帝国主义引起的典型纷争。
清政府虽然代表中国签署和约,却在上述事件中毫无发言权,默默让马关条约之条款剥削中国。事件激起中国知识分子对国情的反思,开启百日维新之先声。
参考资料
三国干涉还辽.中国大百科全书.2024-10-24
目录
概述
列强反应
沙俄
德国
法国
英美
日本
根本目的
事件经过
三国发难
干涉还辽
日本反应
清朝反应
最终答复
后继影响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