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纳赫
犹太教的宗教经典
《塔纳赫》是犹太教的宗教经典,又称《玛加伯》《泰纳克》或《希伯来圣经》,为犹太教第一部重要经籍,后来的基督教称之为《希伯来圣经》或《旧约圣经》。
图书简介
本条目介绍的是《希伯来圣经》的犹太教正统版本《 塔纳赫》(תנ"ך)。
在犹太人来说,Tanakh显然并不是“旧的约”,而是始终如一的。塔纳赫是希伯来语תנ״ך的音译,这是三个单词开头字母的缩略字。《塔纳赫》由三个部分组成,分别:
1. 《妥拉》(Torah / 希伯来文:תורה‎):意思是教导、训诲,基督徒常常称其为律法书,一套共5卷,普遍称摩西五经。
2. 《先知书》(Navim / Nevi'im/希伯来文נביאים‎):意思是“先知们”,共8卷,分上下两部分,记录了曾教导和带领犹太人的先知事迹。
3. 《圣录》(Ketuvim / Kh'tuvim / 希伯来语:כתובים‎):意思是作品集,共11卷,内容主要关于礼拜仪式、诗歌、文学、历史,又称为《哈吉奥格拉法》(Hagiographa)。
整部《塔纳赫》共24卷,所以又称二十四书。而根据这三部分经卷名称的略语,组合了“Tanakh”(塔纳赫)作为典籍总称。
发展历史
《塔纳赫》是犹太教的经籍,一般认为《塔纳赫》并不是在一个时期内产生,而是经过一段颇长时间写成。普遍认为是由巴比伦之囚时期开始直到公元前一世纪,在此段约240年的时间写成。全书由一批犹太圣哲和文士整理古代犹太教的历史典籍和律法文献,最后在公元100年前后经犹太教拉比在加姆尼亚(Jamnia)所举行的宗教会议中,正式确立为《塔纳赫》的定本。
《塔纳赫》主要以用希伯来语写成,而《圣录》内有些经卷是以亚兰语写成。其主要内容围绕古代犹太人生活为主,而大部分都是记述犹太人被流放的历史,尤其强调流放的原因乃是犹太人背离了雅威的诫命,结果遭上帝惩罚而流放异地。
《塔纳赫》现在是世界上被翻译得最多的著作,当中一原因是《塔纳赫》被收纳为基督教经籍之一部分。但两者仍存分别,除基督宗教称《塔纳赫》为“旧约”外,《圣录》部分书卷的次序亦略有不同。不过,两者的内容上基本是一样的。
参考资料
目录
概述
图书简介
发展历史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