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脚商人(
英语:Country merchant)是英国人用来指代在
亚洲,特别是
广州市从事区间贸易的商人,包括
英属印度等地的商人。所谓“港脚”并非地名,而是英语中“Country”一词的音译。港脚贸易最初指
印度和邻近口岸之间的贸易,后来特指广州和印度之间的贸易。
清代人对“港脚”的实际含义理解不深,有时会误解其意。这些商人在17世纪末叶到19世纪中叶期间,对中英贸易格局产生了重大影响,尤其是在
第一次鸦片战争前后。
港脚商人在1813年
英国东印度公司法案之前并不兴盛,因为东印度公司独占了中国和
英国之间的全部贸易。1813年法案后,东印度公司仅保留在华贸易特权,其他商人仍不能合法到中国贸易,导致许多港脚商人走私商品到印度,再合法转运到
欧洲。1819年
新加坡开埠后,港脚商人通过新加坡中转,合法将货物运往欧洲,削弱了东印度公司的贸易特权。随着港脚商人势力增强,1834年东印度公司法案废除了东印度公司的全部贸易特权,推动了
自由贸易的发展。
港脚商人多是
鸦片走私贩子,也是最早将英国棉纺织品带到中国市场的自由商人。他们的活动逐渐改变了由
英国东印度公司和广州商行所构成的垄断性中英贸易格局。在
第一次鸦片战争前,他们积极鼓吹对华战争,以扩大中英贸易,特别是鸦片贸易。
女王陛下政府的对华政策深受他们的影响,鸦片战争中英军的作战方案和《
南京条约》的重要条款都是根据他们的建议确定的。
这些商人通常以英国人为老板,华人及印度人为跟班。很多英国国会议员也是这些商行的老板,但并不一定主要从事鸦片贸易。
英国最大的产业是
纺织业,国内老板、商会与东印度公司存在矛盾。英国需要从
中原地区运送茶叶、文物、珠宝、白银等商品。在鸦片贸易中,来自
印度的
帕西人也很重要。
该名称在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已不再使用,但其在历史上的角色对中英贸易关系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