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琳·黛德丽(Marlene Dietrich,1901年12月27日—1992年5月6日),本名玛丽·玛琳娜·黛德丽(Marie Magdalene Dietrich),出生于德国柏林,是一位德裔美国女演员兼歌手。
1923年,玛琳·黛德丽主演了首部电影《爱的悲剧》,开始演艺生涯。1930年,因在电影《蓝天使》中的表演一举成名,并与
派拉蒙影业公司签约,进军好莱坞,很快成为当时收入最高的女演员之一。1931年,凭借电影《
摩洛哥》获得
第4届奥斯卡金像奖奥斯卡最佳女主角奖提名。随后,她主演了多部成功的电影,包括1935年的《魔鬼是女人》和1937年的《天使》。但在20世纪30年代中后期,玛琳·黛德丽被贴上了“票房毒药”的标签。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玛琳·黛德丽减少了电影工作,转而投身于为盟军士兵进行慰问演出,作为歌手进行巡演。她前往
北非和
意大利前线表演,成为最受欢迎的慰问艺术家之一。二战后,她虽然重返影坛,但出演的影视作品数量明显减少。她又做回歌厅歌手,到处巡回演出,甚至推出了一首畅销歌曲《花儿到哪儿去了》。1957年,她凭借电影《
控方证人》获得第15届
金球奖电影类剧情类
奥斯卡最佳女主角奖提名。1961年,出演了电影《
纽伦堡的审判》,并获得第6届意大利大卫奖特别奖。1975年,在
澳大利亚演出时摔断了腿,舞台生涯终结。此后,她几乎不再有新作品问世。1980年,她获得了第30届
德国电影劳拉奖荣誉奖。
晚年时期,玛琳·黛德丽深受
酗酒问题困扰。1992年5月6日,玛琳·黛德丽在法国巴黎去世,享年91岁。除了她的演艺事业,玛琳·黛德丽还投身
人道主义事业。在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她为
德国和
法国的避难者提供住所和经济支持,她因此获得了美国、法国、
比利时和
以色列的表彰。
早年经历
玛琳·黛德丽于1901年12月27日出生于
柏林郊外的一个小镇,是家中的小女儿。出生时名为玛丽·玛琳娜·黛德丽(Maria Magdalena Dietrich)。她的父亲是一位皇家警察
中尉,这一职位为玛琳和她的姐姐带来了舒适的生活环境。不幸的是,在1911年,玛琳的父亲去世,留下了她的母亲独自抚养两个女儿。玛琳十岁那年,她的母亲再婚,嫁给了一名普鲁士军官。
父亲的离世给玛琳的心灵留下了持久的阴影。她从小就热爱音乐,尤其擅长演奏小提琴,并怀揣着成为一名柏林爱乐乐团职业小提琴手的梦想。1918年,玛琳在
魏玛的音乐学院学习小提琴,并于1921年继续在柏林深造,然而,一次手部受伤让她不得不放弃这个儿时的梦想。一次在德国歌剧院的朗诵会上,她被著名剧院导演马克斯·莱因哈特选中,从而获得了首次演出的机会。
演艺经历
演艺出道
1922年,玛琳·黛德丽进入莱因哈特戏剧学校学习,并开始在舞台剧和电影中出演配角。到了20世纪20年代末,她所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一些电影杂志甚至将她比作
德国的嘉宝。然而,在德国以外的地方,她仍然不太为人所知。
1923年,玛琳·黛德丽主演了她的首部电影《爱的悲剧》。同年,玛琳·黛德丽与助理制作鲁道夫·任伯(Rudolf Sieber)结婚,并生下第一个女儿。
1930年,著名导演约瑟夫·冯·斯登堡在德国拍摄《蓝天使》,到处寻找适合扮演妖艳、性感、淫荡的罗拉一角的女演员。当他观看了黛德丽在舞台上的表演后,便立即决定由她来扮演
罗拉。她在《蓝天使》中的出色表演使她闻名世界影坛。玛琳·黛德丽因演唱歌曲《我从头到脚为爱而生》(Ich bin von Kopf bis Fuß auf Liebe eingestellt)而声名鹊起。同年,与
加里·库珀搭档主演爱情电影《
摩洛哥》,她在片中饰演一心追求所爱,无所顾忌的
歌女,凭借该片提名
第4届奥斯卡金像奖奥斯卡最佳女主角奖。
随后她与导演
约瑟夫·冯·斯登堡一同前往
美国的
派拉蒙影业公司,并在那里接连拍摄了六部电影。在这些影片中,冯·斯登堡竭力把玛琳·黛德丽变成一个迷人的、富于诱惑力的电影明星和神秘的女人。这些高度个性化的、抒情的、放纵的和富于异国情调的影片使冯·斯登堡在观众心目中变成一个谜一样的人物,使黛德丽变成传说和神话中的主人公。1931年,玛琳·黛德丽与
维克多·麦克拉格伦合作主演了战争电影《
羞辱》。1932年,她与
克里夫·布洛克及
黄柳霜共同主演了爱情冒险电影《
上海快车》;同年,她又与
赫伯特·马歇尔共同主演了剧情电影《
金发维纳斯》。1933年,她与
布莱恩·艾亨及
莱昂内尔·阿特威尔联合主演了爱情电影《歌之歌》。他们合作的最后一部影片是《魔鬼是一个女人》(1935)。1935年,玛琳·黛德丽结束了与斯登堡的合作。
1936年,玛琳·黛德丽与
加里·库珀合作主演爱情犯罪电影《欲念》;同年,与
查尔斯·博耶、蒂莉·洛施联袂主演爱情电影《乐园思凡》 。1937年,与赫伯特·马歇尔、
茂文·道格拉斯联袂主演爱情喜剧电影《天使》,在片中饰演一位富裕家庭的妻子。
演艺巅峰
1937年,玛琳·黛德丽在
英国拍摄《没有盔甲的骑士》时,纳粹的电影代理人奉
阿道夫·希特勒之命曾拜访过她,请她回
德国拍片,并以优厚的报酬相许。她拒绝了,结果她的影片在德国遭到禁映。
她在美国留在了多位著名导演身边学习和工作,其中包括悬疑大师阿尔弗雷德·希区柯克、喜剧大师恩斯特·刘别谦、电影巨匠奥逊·威尔斯(他是经典影片《公民凯恩》的导演)以及才华横溢的比利·怀尔德。
1937年,在完成了一次短暂访问奥地利之后,玛琳·黛德丽开始了一段长期的旅居生涯。1939年,她取得了美国国籍,尽管当时她的母亲还居住在柏林。
在20世纪30年代中期,玛琳·黛德丽与凯瑟琳·赫本、葛丽泰·嘉宝、梅·韦斯特以及琼·克劳馥等一众女星都被贴上了“票房毒药”的标签,因为当时的观众对她们所代表的那种“高艺术水准”电影的兴趣有所下降。面对这样的挑战,黛德丽在电影《大骗局》(The Big Bluff)中成功转型,塑造了一个更加接地气的角色——一个声音低沉、充满魅力的酒吧女郎。这次转变帮助她重新赢得了观众的喜爱。此外,黛德丽因其独特的嗓音而闻名于世,尽管她本人认为自己的嗓音更接近于说话而非真正的歌唱。她最为人熟知的歌曲包括《莉莉玛莲》(Lili Marleen),这首歌最初由 Lale Andersen 演唱并迅速流行起来,以及《花儿都在何方》(Where Have All the Flowers Gone),这首歌的原版名为 Sag mir, wo die Blumen sind。
1939年12月,玛琳·黛德丽与
詹姆斯·史都华共同主演的西部喜剧电影《碧血烟花》上映 。1941年,与
布鲁斯·卡伯特合作主演爱情喜剧电影《新奥尔良之光》,在片中饰演美丽的女伯爵克莱尔;同年,与
爱德华·鲁滨逊共同主演的犯罪电影《铁拳粉腿》上映。1944年,与
罗纳德·考尔曼共同主演奇幻冒险电影《荣华富贵》。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她成为慰问非洲与欧美军队艺人中最受欢迎的一位,为此她中断了自己的演艺事业,一直积极参与并资助战时的避难和流亡者。战争结束前,她随着最早进入德国的美军部队重新回到了德国,并寻找自己的母亲与姐妹。而她的母亲于1945年11月过世。1947年玛琳·黛德丽获得美国政府颁发的“和平奖章”,1950年,获得
法国政府颁发的荣誉军团军官
勋章。
1946年,玛琳·黛德丽与
让·迦本及让·戴德共同主演了爱情犯罪电影《狂恋》。1947年,她与
雷·米兰德搭档主演了爱情冒险电影《金耳环》;1948年,黛德丽与
琪恩·亚瑟共同主演了爱情喜剧电影《柏林艳史》,她在片中饰演了一位咖啡馆的女歌手艾莉卡。1950年,她与
简·怀曼合作主演了惊悚犯罪电影《
欲海惊魂》;1952年,黛德丽与
阿瑟·肯尼迪和
梅尔·费勒共同主演了西部电影《
恶人牧场》。1956年,她与
大卫·尼文和
坎丁弗拉斯等人共同出演了爱情喜剧电影《
环游世界八十天》。 1950年代中期,她签约伯特·巴卡洛克作为自己的制作人,并重返歌唱舞台。1957年,黛德丽与
泰隆·鲍华共同主演了悬疑犯罪电影《
控方证人》,她凭借此片获得了第15届
金球奖电影类剧情类最佳女主角提名。1958年,她参演了由
奥森·威尔士执导的惊悚犯罪电影《
历劫佳人》。 1961年,黛德丽与
斯宾塞·屈塞和
伯特·兰卡斯特等人共同出演了剧情电影《
纽伦堡的审判》,这是一部关于法律工作者被卷入纳粹非法体系的电影。她凭借此片获得了第6届
意大利大卫奖特别奖。1962年,她出版了自己的第一部自传《玛琳·黛德丽ABC》。
1974年,黛德丽主演了音乐题材电影《愿你有爱》。
人生暮年
在成名后期,玛琳·黛德丽的酗酒问题日益严重。1975年,在澳大利亚的一次演出中,她股骨受伤,这标志着她舞台生涯的终结。1979年,她在电影《漂亮的小白脸,可怜的小白脸》(Schöner Gigolo, armer Gigolo)中最后一次亮相,她的角色完全是在轮椅上完成的,这也是她最后一次公开露面。之后,她选择隐退,独自生活在巴黎蒙田大道的公寓里。
几年后,她同意了麦克斯米利安·谢尔(Maximilian Schell)的要求,为他的纪录片《玛莲娜》提供声音,但并未亲自出镜。谢尔利用旧电影片段和照片制作了这部纪录片,在片中,他与黛德丽通过
德语和英语交替对话,电影以黛德丽的
预言作为结尾。该纪录片后来获得了
奥斯卡最佳纪录片奖提名。1987年,她的第二部自传《我是,谢天谢地,柏林人》出版。
因病去世
1992年,玛琳·黛德丽在巴黎逝世,官方发布的死因为心脏问题与
肾衰竭。然而,她的秘书兼伴侣诺玛·波克有不同的看法,她认为真正的死因可能是玛琳·黛德丽在两天内第二次
中风后,服用了过量的安眠药以结束自己的生命。诺玛·波克在黛德丽去世前的几周频繁造访她的住所。根据玛琳·黛德丽的遗愿,她被安葬在柏林斯都本劳赫大街(Stubenrauchstraße)43-45号的市立墓园中一座朴素的墓穴中。
个人生活
与鲁道夫·任伯结婚
玛琳·黛德丽在1923年结了婚。与助理制作鲁道夫·任伯(Rudolf Sieber)结婚,并生下第一个女儿。尽管她与丈夫鲁道夫·西贝尔仅共同生活了5年,直到他的去世,但他们之间的婚姻关系一直持续着。
与埃里希·玛利亚·雷马克
有一次,当黛德丽回到
柏林时,她巧遇了著名小说《
西线无战事》的作者埃里希·玛利亚·雷马克。黛德丽与雷马克很快就产生了深厚的情感联系。雷马克事先坦白说自己在性方面存在问题,但黛德丽对此并不介意,反而感到非常自在。两人在一起时,能够无拘无束地交流思想,享受彼此的陪伴,并相互给予关爱和支持。
向女儿解释私生活
随着女儿玛丽娅逐渐长大,黛德丽不得不对自己的私生活做出解释。她向女儿解释说:“性需求对女性来说是一种必须面对的现实。我追求的是一种浪漫的爱情,而不是单纯对性的渴望。”
黛德丽的生活方式颇具争议,特别是当她丈夫西伯的情人特玛拉来到好莱坞时,三个人竟然共享同一间卧室。这种情况使得玛丽娅很难理解他们之间的关系究竟是怎样的。黛德丽倾向于与女性建立亲密关系,她喜欢过的男性并不多,而喜欢过的女性则多得多。值得注意的是,她喜欢过的男性往往要么是性无能,要么是
同性恋者。尽管如此,她还是提出了一个看似矛盾的观点:“虽然女性令人惊叹,但你不能与一个女性共同居住。”然而,实际情况往往是,黛德丽总是试图与她所喜欢的女性共同生活。
与德·阿库斯塔
在一次聚会上,黛德丽偶然遇到了影星嘉宝的女友、作家兼收藏家德·阿库斯塔,对她一见钟情。黛德丽频繁拜访阿库斯塔,并且每次都送上大量的鲜花。有一次,她甚至送来了120枝从
旧金山空运来的兰花。尽管黛德丽的热情举动并未打动阿库斯塔,反而让后者感到困扰,因为她的房子几乎被鲜花淹没,甚至导致女佣因花粉过敏而住院。
阿库斯塔最终忍无可忍,警告黛德丽如果再
送花来,她就会将花扔进游泳池。黛德丽听闻后停止了送花,但她继续赠送礼物,包括衣物和名贵灯具。尽管阿库斯塔对这种执着的追求感到疲惫,但在1932年9月16日,她最终接受了黛德丽的感情。之后,黛德丽为了能够经常与阿库斯塔相聚,还特别租下了一套海滨别墅。
主要作品
参演电影
参考资料
音乐专辑
参考资料
出版书籍
后世纪念
黛德丽去世后,仍伴随着有关“叛国者”的争论,1996年,在柏林甚至发生了一件以她的名字来命名街道而延伸出的争议。1997年,
柏林动物园城区将新建的波士坦广场,以及
凯悦酒店集团和
歌剧院及赌场间的区域命名为“Marlene Dietrich广场”。纪念词写道:“柏林的世界电影与音乐明星,为了自由与民主,为了柏林与
德国。”2001年,在她百岁诞辰之际,柏林市正式对敌视她的过往提出道歉。2002年,黛德丽被追认为柏林荣誉市民。
获得荣誉
表演荣誉
参考资料
个人荣誉
参考资料
人物评价
玛琳·黛德丽是一个令人惊叹的传奇,她美丽、性感,从电影《
蓝天使》中性情率直的女子到《
摩洛哥》中潇洒不羁的歌手,在一系列电影中,玛琳·黛德丽充分展现了她令人窒息的魅力,她的一生都在静静地挥洒着自由的天性和天使般的卓然魅力 (《八小时以外》评)。
好莱坞璀璨女星玛琳·黛德丽,是一个令人惊叹的传奇,她美丽、性感,充满诱惑,个性形象深深打动并征服了一代男性观众,包括纳粹首领
阿道夫·希特勒。(网易《公版影像典藏计划》评)
她也是好莱坞著名的“抽烟的女人”,她嘴唇单薄,却性感十足;她气质冷艳,却惹人关注,抽烟,让她浑身上下都散发了一种冷眼看世界的孤傲气质。(《
新民周刊》评)
玛琳·黛德丽(Marlene Dietrich),活跃于20世纪30到50年代的
德国女星,以饱经世故、成熟娇媚的形象闻名于世。(《三辉图书》评)
终其一生,卡巴莱(德国有
歌舞表演的酒馆)歌女都是黛德丽的招牌形象,从《蓝天使》到《蒙特卡罗》,到近30年后的《控方证人》,再到她在银幕上淡出后持续了约15年之久的舞台巡回演出,她始终是那个将男装穿得笔挺,烟抽得比男人帅气,歌声富于磁性,性别气质模糊的歌者。(《
文艺报》评)
在那个时代,她是唯一一个可以与
葛丽泰·嘉宝分庭抗礼的女演员。她的表演带着一种让人倾慕的冷酷,甚至夹杂着邪恶的味道。在她那有点神经质的语气和神态中,轻蔑也变得愈发动人。(
新浪娱乐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