佘菲菲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省“百、千、万”人才第三层次人选,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现任病原生物学系主任,兼任《中华微生物学与免疫学杂志》编委、
福建省微生物学会理事和省遗传学会常务理事。从事
医学微生物学教学与科研工作21年。参加3部国家教育部或卫生部组织的本科《病原生物学》规划教材的编写。曾获省级优秀教师称号。培养硕士研究生13人(毕业10人),博士研究生4人。
佘菲菲,主要开展细菌感染与肿瘤发生、发展关系的研究,该研究方向是省高校“感染与肿瘤”重点实验室的三大研究方向之一,先后主持包括“省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科研项目”、“省重大专项前期研究项目”和“教育厅重点项目”在内的8个科研项目研究,研究内容涉及
幽门螺杆菌致癌机制、变异球形菌的致病性、高毒株感染诊断试剂盒及
核酸新型冠状病毒疫苗的研制等。取得了一系列具有重要学术价值和开发潜能的成果:①首次从细菌的毒力、分子生物学、体内致病性等方面系统地阐述球形Hp的致病性。研究结果为Hp感染的防治,以及环境中Hp的检出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该项目独到的研究居国内领先水平,获得省科技进步
三等奖。②研制高毒株感染血清学诊断试剂,经鉴定敏感性和特异性均较高,有望进一步开发。③研制抗
幽门螺杆菌螺旋形和球形菌疫苗,首次提出疫苗除了应具有抗螺旋形菌外,还应具有抗球形菌的作用,研究已取得初步成果,在
GenBank上登录两个基因序列,并为幽门螺杆菌的预防增添新的候选疫苗,有望开发出高效(既抗螺旋形又抗球形菌)安全(对
细胞无毒性作用)的抗Hp疫苗。④利用蛋白质组学技术,筛查
螺旋菌促细胞增殖蛋白,已取得初步结果,为研究幽门螺杆菌致癌机制奠定了基础。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论著30余篇,其中2篇被SCI收录。
佘菲菲曾以第一完成人,获得
福建省科技进步
一等奖1项、
三等奖1项,获国家发明专利1项。个人还获得过福建省优秀教师、省三八红旗手、省优秀科技工作者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