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化南路,正式命名于1958年,位于太原建设北路之东,是靠近东部边山地区的一条南北走向的交通要道。北至北中环街;南端起点不变,于大东关街与红沟路相连。全长约2.8千米,宽约30米。此街最北端越北河湾沙河桥,起于原敦化坊村南;最南端逾
太原市最大的货物集散地——太原东站货场,与大东关街丁字相交,全长约五华里。
当起始于明初。早在明之前,今敦化坊村一带,并无村落,是卧虎山畔的耕田和荒草滩。明初,晋王朱(木冈)的爱妃谢氏不幸夭亡,遂埋葬于这片农田东北数里的坡地。此后,晋府权贵凡凭吊祭祀谢氏亡灵时,所乘马匹均在此饮喂圈牧。久而久之,便有为其放喂马匹者居住于此,并得名东马片,亦称东马房、东马棚等。及至
清代,一位
张姓的富有
进士,选中这里修建了“思居别墅”。他觉得“东马房”之名俗而不雅,便改“马”字为“化”,取名“东化坊”,取“化马为龙”之意。但是,与他交往的一些文人学士们,又以为“东化”
太白县,选取二字谐音“
敦化市”为名。至此,敦化之称一直延用。
日寇侵占
太原市后,以为这里是太原的东部战略要地,为久占太原,进一步掠夺财富,就在原乡间小路的基础上,把道场沟、剪子湾、敦化坊等村落间的河沟、山岔、或填平或挖拓,修成一条土马路。太原解放后,又在原土质路面的基础上加宽取直延长,并于1973年以
片石为路基,铺成沥青路面,形成今日之概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