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少将,男,1983年出生,安徽安庆人,资深媒体人,行业观察家,电子行业手机报和舆情分析系统联合创始人,工信部直属一类科研机构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中国智库成员和讯科技专栏作家,
慧聪网特约作者,极客公园产品观察家。
人物经历
丁少将曾在科技部主管的《
中国科技产业》杂志任记者部主任,专题采访全国两会盛况,对国家级高新区、特色产业基地、火炬计划等进行过全面报道,作为第一策划人、负责人,联合科技部高新司、高技术研究中心出版过多本专刊、专辑;参与创建国资委主管的
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
2007年加盟工业和信息化部机关报《
中国电子报》,后任广电主编一职,曾赴
5·12汶川地震灾区进行实地采访,参与并策划家电下乡、三网融合等大型系列报道,多次被报社评为优秀员工,先后三次荣获中国产经新闻奖,《超越危机——企业家在行动》一书主笔之一。
工作经历
2004年3月-2007年3月,《
中国科技产业》杂志编辑/记者记者部主任
2007年3月-2011年3月,《中国电子报》编辑/记者广电事业部主编
2011年3月-2012年3月灵基咨询副总经理《灵基手机报》主编
领域贡献
主编过《中国能源科技》专辑、《中国工业领域科技》专辑等,在中央级媒体发表了500余篇稿件;创立了电子行业首份手机报和舆情监测平台;为第三方咨询机构做过多次有关三网融合、家电行业的培训;3D终端消费舆情报告的撰写人。
个人作品
温家宝总理答记者问:勤勉为政 心怀天下
3月16日上午,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在北京胜利闭幕。会后,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人民大会堂会见中外记者,就民生、金融、反腐、经济增长等问题回答了记者的提问。关于民生问题在回答有关民生问题时,温家宝指出,改革和建设的最终目的是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求,这就需要解决民生问题。民生问题涉及人们的衣食住行,但当前最重要的是促进教育机会的均等。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逐步缩小收入分配的差距,建立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解决民生问题,第一要有制度的保障。我们免除农业税和农业特产税是立了法的,我们实行免费的九年义务制教育是立了法的,我们将要开始的实行覆盖城乡的低保制度也要建立法制。我们正在拟定
城乡医疗卫生改革方案,最终也要建立制度,有了制度的话,就不会轻易改变,它不会因为政府的更替和领导人的变化而发生变化。解决民生问题要首先着眼于困难群体,因为在中国城乡,困难群体占有相当大的比重,特别是农民。一个舰队决定它速度快慢的不是那个航行最快的船只,而是那个最慢的船只。如果我们改善了困难群体的生活状况,也就改善了整个社会的生活状况。解决民生问题还要让人民生活得快乐和幸福。
丁少将:有线运营商切忌跟风上市
在三网融合的竞争压力下,为了解决发展资金的问题,今年以来一些有线
网络运营商萌发了上市融资的冲动。特别是随着有线网络省网整合的提速,让省级有线网络公司的上市行为有了更好的基础和更充足的理由。目前,湖北
楚天科技数字电视公司就通过借壳的方式成功上市。
广电运营商的标杆企业杭州华数虽然对外表达了暂时没有借壳上市的计划,但对上市行为本身并没有持否定的态度。另外,
广东省、
重庆市、
江苏省等地的有线运营商也都传出了谋求上市的消息。上市融资符合国家的政策导向。去年,国务院出台了《文化产业振兴规划》(简称规划),有线网络的跨区整合是规划列出的重点工作之一。而为了支持跨区整合的实施,规划提出要在优化融资环境上下更多的工夫。规划鼓励社会资本进入政策允许的文化产业领域,参与国有文化企业股份制改造,形成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国家在政策层面的支持将增强资本市场参与有线网络跨区域整合的信心,一些具备发展潜力的有线运营商越来越多地受到资本市场的青睐。省网整合较好的有线运营商通过IPO等形式上市融资,为有线网络做大做强提供了资金支持。
上市融资加速了运营商“事转企”的步伐。与电信企业相比,有线运营商的市场化程度较低,市场竞争意识不强,管理水平不高,运营效率低下。而要改变这一状况,就必须把有线运营商推向市场,接受市场的洗礼。有线运营商的事业单位身份已经不能适应当前三网融合的竞争要求。国家广电总局副局长张海涛也强调,广电系统最近两年的重点就是要加快建设下一代广播电视网,加快有线网络整合和“事转企”步伐,培育符合现代企业制度、现代产权制度要求的合格市场主体。有线运营商通过上市,可以进一步梳理资产情况,建立符合资本市场要求的企业制度,提高管理水平、服务水平和运营效率,从而加速由事业单位向企业的转型。
当然,上市也需要把握节奏,不能盲目跟风,更不能影响产业发展大局。一些运营商所在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不高,自身的网络规模有限,业务创新能力不足,这时候与其盲目地盯着资本市场,还不如扎扎实实练好内功。另外,在省网整合的基础上,国家级有线网络公司即将组建,如果省级网络公司纷纷谋求上市,试图借上市扩大在今后国家级网络公司中的话语权,那么国家级网络公司未来在进行资产重组和股份制改造时,就会增加很多困难。以上市公司
歌华有线为例,其总市值已经达到156亿元,专家预测表示,如果按照歌华的用户和市值比例来计算,国家级网络公司组建的总费用至少要超过万亿元。虽然已经确定国家级网络公司由国家出资组建,但计划投入的资金也超不过千亿元。
实际上,政府通过行政推动的方式推进国家级网络公司的组建,阻力会小得多。目前的省网整合更多的也是采用行政推动的方式进行,其效率比完全市场化的行为要高得多。因此,国家级网络公司的组建也应借鉴省网整合的经验,而有线运营商在上市时则应考虑广电产业的发展规划和整体利益。
灵基咨询丁少将:家电企业需要创新的理念和概念
和讯科技消息2011年7月7日-10日,一年一度的
中国国际消费电子博览会(SINOCES)在
青岛市召开。本届展会以“联动世界、‘云’筹未来”为主题,全面展示云计算、网络融合、绿色低碳、移动互联、多屏互动等当前最热门的新技术、新产品和新理念。展会期间,灵基咨询副总经理丁少将先生受邀接受了和讯科技的采访。
丁少将指出,“虽然目前家电企业在产业的发展节奏和布局上还无法完全与此次SINOCES提出的主题相契合,但企业还是应该坚定不移的走下去。此外,企业在脚踏实地推出新品的同时,还需要具备一些创新的理念和创新的概念。”
丁少将:社交阅读的价值和挑战
提到社交阅读,就不能不说StumbleUpon。这个被誉为“时间杀手”的网站,一度成为
美国一半以上社交媒体流量的来源。
熟悉它的人都知道,StumbleUpon是一个从浏览器工具条
插件发展起来的网站。用户每点击一下Stumble,就会出现一个新鲜的网页。随机发现,成为其重要的卖点。用户可以点击“"I like it”或者“No more like this”来表达自己的态度。
看到这,你可能会觉得这太容易实现了,并且也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别急,精彩之处在后面。用户在“喜欢”某个网页的同时,还能够看到有谁同样喜欢了这个网页,是谁创建了(实际上是发现并向后台提交)这个网页。你可以follow某个和你有着同样喜好的用户,他喜欢的网页也会推荐给你。因此,StumbleUpon呈现出来的价值不仅仅是一个内容聚合的平台,还是一张SNS的社交网络。
不同于利用熟人或者陌生人社交机制建立起来的社交网络,StumbleUpon所建立起的社交圈的基础是共同的兴趣爱好,另外通过社交阅读平台推荐给用户的兴趣小组,可以帮助用户更方便地找到志趣相投的朋友。
三个价值
分析StumbleUpon,可以看出社交阅读至少满足了三方面的需求:
1.满足用户的个性化、社会化需求。社交阅读机制是通过算法(兴趣选择+社交关系)向个人推荐兴趣匹配度较高的网页内容,这会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阅读需求,节省大量查找精准信息的时间和成本。同时,在这一过程中,因为引入了社交机制,还可以满足用户的社交需求。这种社交机制不同于熟人交叉推荐社交或者纯粹的陌生人社交、地位位置社交,基于共同兴趣爱好的社交关系,目的更纯粹,也更容易让人接受。
2.满足被推荐网站的流量需求。在社交阅读没有推出来之前,一般中小网站要想获得更多的流量,要么依靠搜索引擎的SEO、SEM,要么依靠浏览器的导航推荐,而这些都需要付出不菲的成本。社交阅读的出现,实际上是实现了一种用户自我创造内容(并非原创,确切地说是发现)和分享内容的机制,这对于那些倾心于垂直市场的网站是个利好。因为,在社交阅读平台,越是专业的内容,越容易被专业的人看到。而一批专业的人会带动另一批专业的人,成为该网站的用户。重要的是,这一过程几乎是免费的。哪怕以后社交阅读平台采取某种收费的模式,相比而言也会比传统的推广手段要廉价得多。
3.满足社交阅读平台的盈利需求。单纯地提供网页阅读,除非你拥有门户网站一样的巨大流量和影响力,否则你的盈利模式除了页面广告和软文之外将非常有限。社交阅读的出现,可以极大丰富平台的盈利模式。这取决于对用户阅读行为和社交网络数据的跟踪和分析。用户对网页的态度判断可以成为平台向其推荐的依据之一。例如一个用户浏览了10个网页,其中6个与化妆品有关,那么平台就可以适时向其推荐化妆品的促销网页,用户从阅读网页到成为某个化妆品的真实用户,会是一个很自然的过程。用户不会感到平台的广告推荐很烦人,反而会觉得非常“聪明智能”。平台要做的,就是与化妆品商家谈好分成比例或者直接像StumbleUpon一样,制定一套“付费发现”的标准。
三个挑战
随着StumbleUpon的兴起,国内也有一些厂商开始涉足社交阅读领域,无觅网、
移联浏览器的“发现网页”的机制和StumbleUpon就很类似,因为都还处于发展初期,目前还无法验证这一模式是否适合国内的用户和广告主。
在这里,我想提一下发展社交阅读的挑战,供参考。
1.社交和阅读,哪个更重要?
社交和阅读本来是非常割裂的两种需求,如今将二者融合在一起,势必会降低一部分人的体验。这部分人,可能是阅读偏好者,也可能是社交偏好者。因此,他们接下来的选择,很可能是直接找一个像viva这样纯粹的阅读平台或者像
陌陌这样纯粹的社交平台,以实现其简单的阅读或社交目的。
在社交阅读产品的展现上,如果认为阅读是根本,可能就会更注重被推荐网页的展现形式,如去除广告干扰、精细化加工标题和导读等等,而不是重点推荐是谁发现了这个网页,谁评论了这个网页,这个人还喜欢了哪些网页等;如果认为社交是最能吸引人的,阅读只是手段,那么就可能会重点展示“人”的各种属性,包括兴趣、爱好、评论、朋友等,而不是网页。
当然,你可以说人的需求是多方面的,我也承认,但在一定的时间段内,人的需求更容易聚焦,尤其是在移动化平台上,碎片化的时间或许只准许用户专心干一件事。我以为,社交阅读,阅读还是根本。社交是手段,是推荐算法中很重要的一部分,是阅读后的附属品。是用社交的手段提升阅读质量,还是用阅读的手段扩展社交圈,对这两条路径的判断和选择很重要。
2.专业级用户如何获取?
社交阅读的一大特点是用户自己创造内容(之前提到过,实际上是用户发现并向平台提交内容),这很吸引人,但同样也会遇到问题。最突出的就是数据量的问题,特别是在社交阅读平台起步期,这一问题尤其严重。因为很可能因为用户少,用户提交的网页数量很少或者质量不高。这会导致一般用户在平台上阅读的时候,经常会碰到网页重复的问题,即某个网页被重复推荐——这会极大降低阅读体验。而如果通过算法强制规定网页不被重复推荐,则有可能陷入无网页可推的尴尬境地。
这似乎是一个鸡生蛋和蛋生鸡的问题。对社交阅读平台来说,必须打破这样一个恶性循环:用户少——网页数量少、质量差——用户体验差——用户更少。
从推荐的匹配度(推荐网页都在用户兴趣范围内)和质量度(推荐网页的内容都是优质的)来看,社交阅读平台需要大量的网页数据、大量的用户评价和智能的算法做支撑。如果说算法还算比较容易控制的话,那么前两者的导入将是极为困难的。
社交阅读的魅力在于被推荐网页的质量——新鲜、新奇,以及推荐人的影响力——专业、有魅力。如果完全依赖普通用户的发现和交叉推荐,则有很可能呈现在用户面前的都是些非常普通的网页。特别是在社交阅读平台的起步期,没有专业级用户或者意见领袖的加入,很难吸引更多的用户进入到这个平台,也就无法产生大量的网页数据和用户评价。类比一下,
新浪微博的机制应该说是非常棒的,但如果没有那么多明星、公知、意见领袖的前期入驻,也很难出现现在的繁荣状况。
因此,前期专业编辑的干预和邀请专业用户(某一领域有专长,如资深游戏玩家、网站版主、时尚达人等)入驻平台,将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完全寄希望产品自身,以为靠产品自身的推荐机制就可以实现良性发展,那将是非常不现实的。
3.要不要给用户选择权?
但凡用户自己能决定的,平台都不应该代替用户决策。给用户充分的自主权,是彰显用户个性化的合理途径。就阅读平台而言,个性化阅读将是很重要的趋势,社交阅读的目的也是想通过加入社交的手段,更精准地推荐个性化的内容给用户。那么,是否意味着给用户以选择权,就可以实现所谓的个性化呢?
社交阅读平台以兴趣组织阅读,以兴趣连接人群,兴趣成为了一个中心点。那好,社交阅读平台能否包罗不同用户的所有个性化兴趣呢?至少从目前看是没有。也许是技术上的无能为力,也许是觉得在运营上太吃力,即便像StumbleUpon这样的成熟社交阅读平台,也没有把兴趣的选择权彻底地交给个人用户。
既无法给用户彻底的选择权,又不能不给用户个性化选择,社交阅读平台只剩下中间路线走了——给用户有限的选择权。StumbleUpon这样的社交阅读平台其实给用户的是有限的选择权。在平台上默认的兴趣类别,用户是可以选择的,但创建兴趣类别,是不被允许的。
在StumbleUpon移动端平台,用户查看单篇网页其实也没有选择权。在StumbleUpon移动端平台,用户看到的内容,看起来都是随机的(实际上是平台的算法在起作用),而且几乎是难以回避的(无法知道下一篇是什么内容)。你可以说这就是StumbleUpon,要的就是给用户“偶遇”新奇网页和新朋友的惊喜。不过,这样的想法并不会被全部用户理解。如果三五篇网页之后,还没有出现所谓的“新奇网页”,一些用户可能就会丧失继续阅读下去的耐心了。
另外,还有算法并不精准的问题——用户因为喜欢某个网页而关注了某个人,但这个人关注的内容有很多并不和用户的兴趣重叠,因此平台推荐的网页有时也会显得很离谱。
如果给用户选择权,会不会更好一些呢?即不让用户随机发现,而是让用户有选择性地阅读——大量的瀑布流或者网页列表方式的提供。同时,让用户可以创建兴趣子分类,通过细分的兴趣分类,组织社交圈。StumbleUpon现有的社交阅读机制,一般采用默认兴趣分类的方式,即用户自身没有兴趣分类的创建权。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1.com/id.php on line
3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