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风窗》是隶属于
广州日报报业集团的政经新闻杂志,创刊于1985年,双周出版,总部位于广州,是中国发行量最大的政经新闻杂志。
《南风窗》读者以政府机关、学术机构和大型企业的中坚力量为主体,《南风窗》在政治、经济及思想学术领域具有广泛阅知率,自1990年代中期以来,被誉为“中国政经第一刊”。在
哈佛大学燕京图书馆、
斯坦福大学东亚图书馆、加州伯克利大学图书馆等北美知名教育、研究机构中,收藏有自创刊以来的所有《南风窗》,将这本杂志作为了解中国经济和
社会改革进程的重要纽带。
自2008年以来,南风窗杂志社致力于转型成为一家研究型的立体传播机构,其编辑记者、核心供稿人大多来自
北京大学、
清华大学、
伦敦政治经济学院(LSE)、中共中央党校、中国社科院、
香港中文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等知名院校和研究机构,拥有深厚的学术背景。并设立国家政策研究中心、品牌传播研究中心等研究部门,与知名学术机构开展合作,为政府、企业提供有价值的研究报告。
历史沿革
创刊初期
1985年4月,《南风窗》正式创刊,由广州市委研究室主办。创刊之初编辑部提出了四新、四桥的主张。即“传播
改革开放的新观念、新事物、新潮流、新趋势;做政治与经济、理论与实践、领导与群众、几代人之间的桥梁”。早期的《南风窗》有两个突出特点,一是观念领先,二是关注现实问题,其风格“新鲜热辣”。当时有一种说法是“北有《新观察》,南有《南风窗》”,《南风窗》被誉为是期刊界的一枝“奇葩”。
改版时期
进入20世纪90年代,随着全国沿边、沿线、沿境、沿海等四沿开放,
广东省的一枝独秀变成了万马奔腾,观念领先优势开始减弱。《南风窗》的优势也随之弱化,这种情况迫使《南风窗》开始了新的探索。
1998年,《南风窗》进行全面改版,采用全彩色轻涂纸印刷。并首次提出“政经杂志”的概念。改版后的《南风窗》发行量急剧上升,很快成为
期刊界发行量和影响力最大的时政、经济杂志之一。这次改版后来也被誉为《南风窗》的“二次创业”。改版后,《南风窗》推出了一系列政经报道。如1998年的《朱啊基,把心交给中国》、《标志乙烯纪念碑》、《中国烟王引发企业家地震》;2000年分析14座GDP过千亿的中国城市的《中国的新力量》,2001年被《
纽约时报》转载的《为人民呐喊——一个普通公民的参政传奇》、调查中国矿难情况的《地底悲歌》等等报道,都在中国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影响,并引发了其他媒体的转载与跟进。
近期发展
随着时代变化,2001年《南风窗》正式改为半月刊,并开始淡化“政经”二字的分量,提出“做最具影响力的新闻杂志”概念。
2005年,南风窗创办《调研中国》公益项目。《调研中国》全称为《调研中国·青年领导力公益计划》,旨在通过提供资金和专业培训,支持在校大学生进行田野调查和社会实践,培养青年领导力。
2015年9月,南风窗传媒智库成立,定位于现代化治理研究的新型传媒智库,由
秦朔担任首席学术顾问。
发展现状
版面及内容设置
《南风窗》版面内容大致包括:党史学习教育、窗下人语、封面报道、镜头、时局、公共政策、定制出版、人物、南风资讯、中国与世界、全球思想家、专栏板块。主要刊登中国内外政经新闻。
代表栏目
封面报道
《封面报道》每期聚焦一个专题,如2012年第15期的专题是“反腐突围”,刊发了《反腐的现实抉择》《走出反腐败“灰色地带”》《“官商旋转门”:腐败转移新通道》《跨境追索腐败资产要务实》和《杨正超周口反腐》等5篇文章,对于“反腐败”这一老大难问题,《南风窗》杂志并没有就事论事,而是“以腐败的易发多发为前提,讨论制度设计和政策制定”,目标是从本源上为解决“腐败问题”提供思路。
调研中国
《调研中国》全称为《调研中国·青年领导力公益计划》,是南风窗于2005年创办的公益项目,旨在通过提供资金和专业培训,支持在校大学生进行田野调查和社会实践,培养青年领导力。
经过多年发展,《调研中国》吸引了各类机构和组织参与,项目涵盖大陆与港澳台高校,已经成长为中国大学校园中最具影响力的田野调查支持平台。平均每年有500+团队报名,参与的大学生来自
北京大学、
清华大学、
复旦大学、
厦门大学、
武汉大学、中山大学等国内顶尖学府。迄今为止,全国已有近700所高校、10000多支团队参加了《调研中国》,影响了100多万大学生群体,参与者关注的议题涵括了农村贫困、城市扩建、环境保护、教育公平、医疗保障、文化传承等社会问题。
组织与运营
《南风窗》主要由新媒体中心、盐财经、南风窗传媒有限公司、传媒智库、全媒体营销中心、产品运营中心、策划创意部、品牌会务部、视频部、南风窗长三角研究院10个部门构成。
以上资料来源
重要事件
创刊之初的“假如我是
广州市市长”的活动,让全市老百姓给市长提建议,倡议书旁还配发了当时广州市市长叶选平的话“让那些从0开始的人讲话”。这一活动是新中国建立以来的首次,并且是由广州市委领导干部带头进行,被海外传媒誉为“民主化建设的先声”。此后,《南风窗》还举办了评选广州地区十大杰出公仆”、《南风窗》民意测验等活动,均获得广泛好评。
《南风窗》平均每期有10篇文章被全国数十家媒体转载,被第四届全国文摘研讨会评为国内文章转载率最高的杂志之一。同时,《
华尔街日报》、《
金融时报》、《
纽约时报》、《
南华早报》、《
商业周刊》等都采用过《南风窗》的报道或采访线索。
《南风窗》是国内最早有意识地培养专家型记者的期刊之一,为此,《南风窗》专门成立了一个专刊部,员工可以申请进入该部搞创作。完成书稿后可以“归队”,也可以继续下一部的撰写。当然选题要求跟《南风窗》的政经内容相吻合,出的书也需要以“《南风窗》策划”系列的形式包装推出。
知名人物
荣誉奖项
2021年12月4日,南风窗传媒智库入选2021中国应用新闻传播论坛暨“应用新闻传播十大创新案例”。
2023年11月,由南风窗刊播的《让我在这里,有尊严地告别人间》获得第33届
中国新闻奖三等奖。
影响和评价
1998年,《南风窗》经过“二次创业”改版,从外观形式到内容定位都进行了较大的调整。确立了做“一份有责任感的政经杂志”的鲜明定位,将眼光集中到探讨社会转型期的政治、经济方面的种种问题上。从此《南风窗》快速成长为中国发行量和影响力最大的政经杂志,并且在中国新闻界引导了一股“政经之风”,成为读者和海内外关注的具有代表性的主流期刊之一。
1988年,当时任
大连市市委宣传部长的薄熙来派副部长到
广州市来考察《南风窗》,回去在大连办了一个《
东北之窗》,但这个刊物未能形成大的影响。2003年
秦朔采访薄熙来的时候,薄熙来还对此事念念不忘,说希望南风能够吹到东北来,足见《南风窗》的魅力。
《南风窗》平均每期有10篇文章被全国数十家媒体转载,2001年的《发现南海》被誉为是对中国本土型市场经济发育的最经典报道之一,2002年《中国城市大洗牌》较早提出了“城市运营”的概念,2003年《边境赌场围赌中国》的报道则引起了中央政法委及全国的关注。《南风窗》被第四届全国文摘研讨会评为国内文章转载率最高的杂志之一。《
华尔街日报》《
金融时报》《
纽约时报》《
南华早报》《
商业周刊》等都采用过《南风窗》的报道或采访线索。
《南风窗》被美国《时代》周刊称为“一份属于中国高级知识分子的时事刊物”。
英国广播公司、NHK等国际媒体亦曾派出摄制组对工作中的本刊记者跟进拍摄,以纪录他们作为中国传媒业一种独特标杆的价值。在
哈佛大学燕京图书馆、
斯坦福大学东亚图书馆、加州伯克利大学图书馆等北美知名教育、研究机构中,收藏有自创刊以来的所有《南风窗》,他们将这本杂志作为了解中国经济和
社会改革进程的重要纽带。
其他媒体形式
南风窗传媒智库
南风窗传媒智库成立于2015年9月,定位于现代化治理研究的新型传媒智库,致力于建设中国最有影响力的传媒智库。智库研究团队成员来自
北京大学、
清华大学、
伦敦政治经济学院、
香港中文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等知名院校,拥有良好的学术背景和出色的研究能力。南风窗传媒智库设立学术委员会,吸纳全国各领域的顶级专家学者为学术顾问,由
秦朔担任首席学术顾问。
相关报道
中国国内成人ADHD(多动症)相关的医疗资源非常缺乏,成人ADHD涌入儿童精神科门诊的话题引发网友讨论。2023年12月,《南风窗》发布关于成人ADHD的新闻,其中
深圳康宁医院儿少精神科
主治医师王中磊认为,没有一个人是完全正常的,要判断是否“病了”,需要看是不是真的损害社会功能,比如对学业、人际关系、职场有没有切身的“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