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北村位于
南海区西樵镇北部。东临
北江与金沙镇罗行相望,南接大岸村,西与华夏村为邻,北与
丹灶镇交界。辖区面积3平方公里。
历史渊源
清道光十五年
(1835)年,属江浦司鼎安都。明国初期属云津堡。建国初属
崇德乡。1953年涂改后划为十三区崇北乡。1958年10月,人民公社成立,划入丹灶村(时称红峰公社)称崇北大队。1983年底改置为崇北乡。1986年11月改为行政村。1989年6月改为管理区。1999年5月设立重被村民委员会。办公地址设在下坊村。
1978年
有375户,1584人。耕地面积3001亩,其中禾田1810亩,鱼塘532亩,
甘蔗335亩,旱地324亩。以农业为主要收入。1958年后适当发展部分工副业。1978年工副业总收入10.4651万元。社员年人均分配水平达275元。
2002年底
户籍532户,1902人。农业用地面积2931.00亩。经济总收入19600万元。工业收入18041万元。农业收入1152万元。人均平均收入7403元。下辖国泰、上坊、下坊3个自然村。
名称变化
国泰村
元
元贞元年(1295年)开村。位于崇北村民委员会南部,东临
北江、南与大岸村、西与华夏村、北与下坊村接界。聚落沿北江水道由北至南呈块状分布,坐北朝南。建筑物多为砖木混合结构。面积0.94平方公里。建国前农业主产蚕桑、
塘鱼、水稻,后以塘鱼、水稻为主。
工业主要有丝绸、浆经、织纱绸及酒坊、糖坊,后以丝织为主。1953~1954年于德茂公办过保良小学。祠庙有金刚庙、
康公庙、刘氏大宗祠、区氏大宗祠。2002年底,户籍199户,753人。村民姓氏为刘、区、陈、梁、崔、苏、吴、叶、罗、王10姓,其中流行138户,486人。
上坊村
曾名深巷。
南宋绍兴二年(1132年)开村。时有一大巷最长400米,故名。位于崇北村民委员会北部,东临
北江、南与下坊村、西与华夏村、北与丹灶上林接界。
聚落沿村前两个长塘由东至西呈长方形分布,坐北朝南。建筑物多为砖木混合结构。村域地势平坦,适宜农耕,时代以农为主,种养水稻、
桑蚕、
塘鱼、
甘蔗、花生。
清代民国期间,手工业一度兴旺,有纺织丝绸、丝绸、浆经等。
改革开放后,传统农业逐步转型,主产高值塘鱼,民营企业兴起,有纺织面料、五金等项。村中姓氏有何、冯、陆、罗、杜、李、劳、王8姓,其中
何姓89户,391人。
下坊村
曾名大沙三杜。
南宋绍兴元年(1131年)开村。先祖在此隆起的沙洲定居而沿称大沙。东临北江、南与国泰村、西与华夏村、北与
上坊村接界。聚落沿
北江水道呈条形分布,坐北朝南。建筑物多为砖木混合结构。面积0.417平方公里。北江支流
南沙涌按北至南走向,可达
佛山市、
广州市、
中山市、
珠海市、樵北路按北至南走向,从村后通过,可达
丹灶镇、官山、佛山、广州。村内的大沙圩,晚清至民国年间盛极一时,有商铺30多间,茶楼食肆、米铺、肉档、杂货、药材、家私柴店、摊馆、当铺,逢二、五、八为圩期,河边头有二三十船艇停泊。村内地势平坦,适应农耕,村民世代以农为业,种蚕桑、鱼塘、水稻、
甘蔗、花生。
清末至民国期间,手工业亦甚兴旺,有纺织纱绸、丝绸、浆经、竹器编织。建有昭远小学校、大沙保
国民学校、崇北小学。祠庙有三圣堂、何大相公祠、财帛星君、
魁星赐斗、
何氏大宗祠(昭远堂1972年拆)。2002年底,户籍93户,377人。村民姓氏有何、区、李、曾、杨、江、林、陆、岑9姓,其中
何姓55户,219人。
发展协会
名称由来
崇北村崇北青年发展协会于2010年的10月份成立。秉承共青团起带头作用的先进性,崇北青年发展协会一直在寻求着发展崇北村青年人的道路,过往的历史告诉我们,因为地域性问题造成很大的阻隔,单靠
西樵镇的大学生协会不足以凝聚崇北村青年人及大学生。因而在村委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崇北青年一代自主成立了崇北青年发展协会,此协会在村委领导的带领下、由崇北村大学生牵头组织建成。创办人之所以不把协会创名为“大学生协会”,而是创名为“青年发展协会”,是因为崇北村不但要发展本村的大学生,同时亦要发展本村广大的青年,这之间没有划分界限。
宗旨
协会能凝聚崇北村青年人,为青年们提供实践的平台,让他们能够在这平台中相互帮助相互促进,使青年们得到煅练与成长!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1.com/id.php on line
3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