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花亭庙
雨花亭庙
雨花亭庙是长沙市的名胜古迹,雨花区因此得名,由李公庙、关帝庙(亦称慈善堂)和雨花亭三大建筑组成,庙门三拱,中门上方,嵌有“雨花亭庙”四个白底黑字,外墙绘有红龙白马、八仙飘海等,外加杂屋和孝堂,占地约6000平方米,坐北朝南,地势高跋,规模宏大,气宇轩昂,庙前有大坪,约四、五亩,坪前一条麻石路,为长沙通往陵江西省的驿道。
庙宇来历
雨花亭庙-长沙名胜古迹,雨花区因此得名。
雨花亭庙原址在后来的内燃机配件总厂的厂区内。历经战乱与世事变迁,其遗迹已荡然无存。
雨花亭庙由李公庙、关帝庙(亦称慈善堂)和雨花亭三大建筑组成,外加杂屋和孝堂,占地约6000平方米,坐北朝南,地势高跋,规模宏大,气宇轩昂。庙前有大坪,约四、五亩。坪前一条麻石路,为长沙市通往醴陵江西的驿道。路边一口塘,水面约8亩,名曰掩山塘。前坪绿树成荫,百数株合抱粗的梧桐和庙门前两株四、五人合抱粗的大樟树,遮天蔽日,青山绿水,景色秀丽。庙门三拱,中门上方,嵌有“雨花亭庙”四个白底黑字。外墙绘有红龙白马、八仙飘海等。门前有三级高的麻石阶坪。阶下正中置有铁铸的化纸炉。阶坪直径5米,宽约25米。中门两旁有一对人多高的石狮昂首伫立。庙内为三进一罩亭。一进两边为厢房;二进中间通道为罩亭,两边为天井;三进为佛殿,殿门上方悬挂“敕封普佑李公太保真人”横匾。殿前设香案,殿上祀有李公菩萨(居中)、观音菩萨(居左)、龙王菩萨(居右)。殿内四根大柱,两侧站立四大金刚。
李公庙右侧为关帝庙,亦称慈善堂。关林前有石像一对,并有门联一副:“精忠昭日月,义气贯乾坤”。进门就是慈善堂,善堂面积约八百平方米,遇有菩萨做寿,吃寿面可开百余席。善堂两边墙壁均镶有青石板刻写的众姓捐钱修庙的名录和钱数,钱数单位为串。善堂后进为关圣殿两层,祀有关公菩萨。关羽右侧立部将周昌。
关圣殿之上,建有三层约三十米高的六角亭,两边有螺旋木梯盘旋而上。顶层吊有盘香,常年香烟缭绕。吊香下为一篾南盆,盛满细沙及香灰,供道人扶占卜之用。中层门上方塑有“雨花亭”三个字。此亭居高临下,可俯瞰长沙城全貌。站在天心阁,向东南眺望,雨花亭隐约可见。
关公庙右侧为孝堂,专供有钱人为亡人超度,打吊(即做道场)的场所。孝堂后进有两层,供奉名门贵族的祖先牌位。
李公庙左侧为杂屋,内有主持和守庙人的住房,有厨房、饭堂、猪舍和义仓。
雨花亭庙历来香火旺盛,远近闻名。该庙始建于何时,已无可查考。
光绪三年(公元1877年)《善化县志》(卷之三十祠庙)记载:“雨花亭,县东七里,祀李公普佑真人、红龙白马三郎,咸丰二年(公元1852年)兵,后众姓重修。”据考,后燹于太平天国战乱。
1942―1944年,日寇四次进犯湘北,慈善堂、关帝庙以及雨花亭均被日寇坦克夷为平地。仅李公庙保存完好。
1946年,中国国民党部队利用李公庙作油库,不准百姓入庙敬香。家住慈善堂右侧的守庙人罗寿林将菩萨搬至家中,供人敬奉,香火不断。1950年罗寿林逝世,罗家遂将菩萨送往城南七里庙供奉。1958年大跃进,全民大炼钢铁,菩萨全部被毁。
1952年土地改革,李公庙没收归公。金盆公安分局设于其内,该局负责基建的齐运初同志将庙门上的“雨花亭庙”四个字铲去,请泥匠改塑国徽于其上。
1956年庙址被国家征用,兴建拖拉机配件厂,现为内燃机配件总厂厂区。庙后山全部推掉,填平了庙前的掩山塘。现除了在热处理车间门口保留着关林前的一对石象外,已无任何庙宇遗迹了。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1.com/id.php on line 362
目录
概述
庙宇来历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