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佛寺
位于四川宜宾境内的寺院
千佛寺,始建于唐,位于宜宾市翠屏山后沿的古树密林之中,是佛教文化的遗迹之一,有着宜宾古八景之一的“翠屏晚钟”。千佛寺因千佛台而得名。
李适贞元五年开凿千佛台。赵煦绍圣二年始建佛祖寺。朱翊钧万历年间的悟禅法师和清高宗乾隆三十年的天容法师曾两度中兴千佛寺。民国末年,千佛寺逐渐冷落。1995年宜宾市政府重兴千佛寺。1998年大雄宝殿首告竣工。1999年主体工程落成。重光后的千佛寺倚山而建,中轴线上依次为千佛殿、天王殿、地藏殿、大雄宝殿、观音殿、七佛殿;西厢依次为罗汉堂、达摩殿、鼓楼(藏经楼)、西方三圣殿;东厢依次为千佛碑林、翠屏晚钟(钟楼)、东方三圣及十二药叉大将塑长廊、揽胜亭,附设念佛堂、五观堂及房。
寺庙规模
唐朝古刹千佛寺,隐没在宜宾市翠屏山后沿的古树密林之中,占地约15亩,有教职人员20余人,常住居士60余人,信教群众约10余万人。
寺庙建设
清代宜宾县志》和《叙州府志》载:千佛台,于中李适贞元五年(789年)开凿,并先后在千佛台上建千佛殿、观音殿赵煦绍圣二年(1095年)始建佛祖寺。时香火鼎盛,成为蜀南佛教丛林。北宋黄庭坚留有“山绕楼台钟鼓晚,翠屏深处古禅关”名句,使“翠屏晚钟”成为蜀南地区具有独特标志性的人文景观,列入叙州区八景。
朱翊钧万历(1575-1620)年间的悟禅法师和清高宗乾隆三十年(1765年)的天容法师曾两度中兴千佛寺。到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仅存残破的古千佛台遗迹。
寺庙重修
1995年,宜宾市政府决定迁城东危楼慧明寺于千佛台,重兴千佛寺。首任住持释祖明法师以是因缘传宗续祖,统领全寺僧、众,抓工抢时,于1998年(农历戊寅年八月初八)大雄宝殿首告竣工。
主体工程于1999年落成,于当年(已卯年四月初八)浴佛节举行了开光大典。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亲题了千佛寺寺匾。重修千佛寺的祖明法师,为中国佛教高僧释圆瑛大法师第4代弟子。
重光后的千佛寺倚山而建,中轴线上依次为千佛殿、天王殿、地藏殿、大雄宝殿、观音殿、七佛殿;西厢依次为罗汉堂、达摩殿、鼓楼(藏经楼)、西方三圣殿;东厢依次为千佛碑林、翠屏晚钟(钟楼)、东方三圣及十二药叉大将龛塑长廊、揽胜亭,附设念佛堂、五观堂及寮房。在各游道处特设了凉亭台阁,茶园展厅,方便香客游人歇脚。
千佛寺正前方--翠屏山腹的真觉寺,建于明成化年间(1465年—1487年),后为翠屏书院(市一中的前身),现为赵一曼烈士纪念馆。千佛寺西(右)面毗邻哪吒行宫;后方山顶有直插云霄的双塔,蹬临绝顶,三江风景尽收眼底。
千佛寺在恢复重建的十多年来,已经资助了三十七名贫困大、中专学生40余万元;扶持贫困山区改善办学条件、兴修水利、建设乡村公路累计10万余元;救灾和扶持贫困户现金衣物累计12万余元。被评为扶贫助学先进(2001年区级)、创建全国优秀旅游城市先进集体(2005年市级)、向五世格达活佛学习先进集体(2006年省级)、和谐宗教活动场所(2007年省级)。
参考资料
千佛寺.宜宾翠屏山景区.2024-02-16
目录
概述
寺庙规模
寺庙建设
寺庙重修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