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阳市第十七中学(The Seventeenth High School of Yiyang)是
赫山区教育局直属公办
高中、益阳市
示范性高中。益阳市第十七中学始办于1957年,为原益阳县第七中学。
据相关资料显示,益阳市第十七中学学占地面积3.42万平方米,
建筑面积近4.55万平方米;共有学生2000余名,教职工近200人。
学校简介
益阳市第十七中学是一所市级示范性普通高中,位于前清名臣
胡林翼先生的故乡,山水秀丽的泉交河古镇,历史悠久,积淀深厚。学校现占地60余亩,建筑面积3万多平方米,各类设施齐全,设备先进,校园环境优美,书香气氛浓郁,是一座花园式的市级示范性普通高中。学校现有教学班30个,在校学生近2000人;学校师资力量不断扩大,现有教职工138人,其中具有研究生学历的3人,具有高级职称的28人。在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学校已连续16年学考、高考成绩均位居
益阳市普高前列。
办学沿革
建国初期
益阳市第十七中学始办于1956年,当时由县、乡政府在现校址上拨地15亩左右,建设"泉交河完小附中班",招收初中学生。学校当时归"泉交河完小"管理,有教职工10余人,设3个班级,招收学生120人左右。
1961年,原益阳县扩大普高招生规模,县、乡政府继续为学校拨地12亩左右,建设"益阳县第七中学",学校划归县教育局直接管理,只招收高中学生,设6个班级,招收学生300人左右。两年多的时间里,学校教职工增加至30余人,各项建设逐步完工,各项制度逐一完善。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学校运行机制逐渐
瘫痪,最终停止招生。
1968年,学校恢复招生。
1978年起全国
恢复高考,学校恢复行政建制,高考成绩逐年提升。
改革开放
1969—1980年期间,学校度过了一段在困难中求索、发展的时期。
1980年与1987年,县七中两次与当地协议,征地6亩左右,增建教学楼,扩大操场,学校办学条件不断改善,招生规模继续扩大,最多时有教职工70余人,教学班级12个,学生600余人。
1994年7月,
益阳市撤地建市,原来的益阳县改为
赫山区,学校更名为益阳市第十七中学,归益阳市赫山区教育局管理。更名后的益阳市十七中迅速步入了快速发展的时期。在上级教育部门和社会各界朋友的大力支持与帮助下,学校办学条件日益改善,办学规模不断扩大。
1998年、2003年、2007年学校三次征地近30亩,新建或改建了教学楼、办公楼、科技楼、学生食堂、教工宿舍、学生宿舍等设施,大量添置了教学、图书设备,市十七中已经成为一所环境优美,设施齐全,设备先进,书香气氛浓郁的花园式学校。多年来,市十七中一手抓教学,一手抓学生管理,凭借优质的教学水平,严格的学生管理制度,创造了一个又一个辉煌的成绩。自1997年起,学校会考、高考成绩均居全区市级普高榜首。
2000年,市十七中被定为"国家飞行员生源基地";
2001年,市十七中被评为"规范化
高中",获市教育局的嘉奖;
2002年,市十七中被评为"花园式学校"。同年市十七中文综科的高考成绩超过多所省级示范化高级中学(包括
益阳市箴言中学),全市高考文理科状元均出自益阳市第十七中学。
2003年,市十七中党支部被市委组织部授予"先进基层党支部"称号。
2005年,市十七中被选定为市级"基层党建示范点";同年,市十七中二本以上上线人数和上线率又雄居
益阳市市级普高榜首,再创辉煌。
2011年,市十七中被评为"市安全文明校园";
2012年,市十七中被评为"教研教改先进单位"。
2007年7月,市十七中被正式被批准为"市级
示范性高中",实现了办学史上历史性的跨越。益阳市十七中,以"和谐、勤奋"为校风,以"修行、立志、务实、创新"为校训,提倡学生"博学、善思",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健康、快乐、进步"。学校管理严格,制定了
系统科学的学校管理制度和班级管理制度,要求学生"从步入十七中一天起就要拼命学习,以积累知识来改变命运",要求老师"从步入十七中天起就要拼命工作,以教学质量来提升学校品位",要求班子成员"全身心投入,高品位决策,近距离服务"。学校学风浓郁,教学成绩显著。教师能坚持集体备课,优质课堂占95%以上;学生学习刻苦,各项素质测评均居
益阳市普高前列;整个校园和谐温馨、整洁卫生,充满书香文化气息。学校培养目标多元化,在全面提高学生思想素质、文化素质的同时,特别注重学生的特长发展,开发了《十七中学生必会歌曲》《十七中学生钢笔字帖》《十七中学生英语日常会话》等校本教材,针对每个学生的特点施教,每年为高校输送美术、体育、传媒、音乐等特长生300多人。
2008年3月26日,益阳市第十七中学隆重举行了“市级
示范性高中”挂牌庆典。该校成功晋级为市级示范性学校,标志着
赫山区高中教育在做大做强的道路上又迈进了可喜的一步,在赫山区教育发展史上又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2006—2012年,市十七中连年获市教育局嘉奖。
湖南卫视、省
中国教育电视台、《
益阳日报》就市十七中近年来教育教学取得的重大成绩,作了专题报道。
自2012年起,学生生源受到禁止跨区市省招生政策影响,学校发展受到降维打击,再加上学校地理位置选址的偏僻和学校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等原因,学校教研成绩受到重大影响,学校未来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2016年,市十七中受
长江中下游平原水汛的影响,学校一、二楼基础设施受损严重,正常的教学工作无法进行。
新时代新发展
2017年,在
湖南省新高考启动元年,益阳市第十七中学率先发动校区改建,优质师资招聘,加强学校招生工作和艺体生招生工作等一系列学校改革方案。
2018年,益阳市第十七中学不断向省内省外招聘特级和正高级教师,以及优秀青年教师,学校师资团队不断扩大,学校总体教研成绩开始稳步上升,综合教学能力在稳步恢复并提升。
2019年,
赫山区政府批准了学校校区改建方案并批款四千万元,将此纳入赫山区人民政府建设规划。同年,在高二年级的学术水平市区比较中,教学成绩赶超
益阳市第十六中学,稳居赫山区重点高中教学成绩前三名。
2020年7月,校区改造计划获区教育局批准,校区改造正式启动,预计2023年完成竣工任务。
办学条件
管理严谨勤务实
学校管理勤奋高效、踏实严谨,学校实行“三年培优计划”的高考成绩提升策略。学校各年级制定了个性化的优生辅导方案,开设专门的学生课余辅导室,选派优秀教师定期进行“一人一案”把脉问诊式的针对性培训辅导,让每一位十七中学子这片学习乐土上扬长避短、发挥特长、茁壮成长。
因材施教重教研
益阳十七中实施“教研兴校”的学校发展战略。益阳十七中对于教研教改、集体备课、教学比武、课题研究等活动蔚然成风。益阳十七中制定了促进青年教师成长的“青蓝工程”,师徒结对,以老带新。益阳十七中近年来,我校青年教师代表参加各级各类网络大赛、微课大赛、教学大赛捷报频传,多次斩获省、市、区大奖。
艺体发展特色明
“艺体特长教育”是学校办学特色之一。学校高度重视艺体特长生的培训,近年来逐步形成我校与长沙艺术专业学校“强强联合”的办学模式。采用校内、校外相结合的艺术、体育特长生培训方式。近年来,学校每年为高等学府输送音乐、体育、美术、大众传媒等特长生150名左右。
厚积薄发稳步升
学校近一年来市、区各级考查数据分析,各年级成绩统计稳居全区第三。
发展成就
师资力量
学校实施“教研兴校”的学校发展战略。学校教研教改、集体备课、教学比武、课题研究等活动蔚然成风。学校制定了促进青年教师成长的“青蓝工程”,师徒结对,以老带新。近年来,我校青年教师代表参加各级各类网络大赛、微课大赛、教学大赛捷报频传,多次斩获省、市、区大奖。
社团文化
学校设学生会,奎星文学社,校园之声广播台,钰懿传统文化社等学校社团组织。其中奎星文学社的《奎星》杂志和《奎星报》,在校内颇受学生欢迎。
校园环境
校园环境优美,设施齐全,设备先进。学校改扩建工程纳入
赫山区政府规划,学校正在不断改善办学条件,校门的扩建、新的学生公寓和艺术综合大楼将给每一位学子提供更得天独厚的学习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