岔河则乡
陕西省榆林市榆阳区下辖乡
岔河则乡,隶属于榆阳区
截至2020年6月,岔河镇则乡下辖7个行政村。截至2018年末,岔河则乡户籍人口10289人。2011年,岔河则乡农业总产值达到1.68亿元,工业总产值达到0.2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0.1亿元。常住人口4939人(2020年),辖7个行政村,50个村民小组和12个党支部,11个企事业单位。
历史沿革
因乡人民政府驻在白河与补浪河交汇之处的岔河则而得名。
1949年6月解放,隶属榆林县河西区。
1950年6月,设岔河则乡,属河西区、八区。
1956年8月,增设史不扣乡。
1958年9月,成立岔河则公社。
1959年4月,改制为农林牧场。
1960年1月,并入马合农场。
1969年1月,复设岔河则公社,辖7个生产大队,37个生产队。
1984年7月,改设为乡。
行政区划
截至2011年末,岔河则乡辖石、岔河则、排则湾、白河庙、河口、灯笼滩、什它汗7个行政村;下设50个村民小组。
截至2020年6月,岔河镇则乡下辖7个行政村。人民政府驻岔河则村。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岔河则乡地处榆阳区西北部,东接小壕兔乡孟家湾乡,南与小纪汗镇牛家梁镇相邻,西邻马合镇,北靠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乌审旗乌兰陶勒盖镇。总面积352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岔河则乡地处毛乌素沙漠南缘,地势平坦。地形主要有风沙草滩区及部分河川区。
气候特征
岔河则乡气候属温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其特点是夏季炎热少雨,冬季寒冷干燥,无霜期年平均140天,年平均降雨量约220毫米。
水系水文
岔河则乡境内河流属黄河流域无定河水系,流域面积约200多平方千米。境内最大河流白河,从西北向东南流入榆溪河,境内流长约42千米,河道宽50—90米,年平均径流量约700万立方米,平均流量约0.4立方米/秒。
自然资源
岔河则乡境内已探明地下矿藏资源有煤炭、天然气。地下水资源丰富,开发潜力大。
人口民族
截至2011年末,岔河则乡辖区总人口9038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308人,城镇化率3.4%。总人口中,男性4762人,占52.7%;女性4276人,占47.3%。2011年,岔河则乡人口出生率8.5‰,人口死亡率3.2‰,人口自然增长率5.3‰。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30.5人。
截至2018年末,岔河则乡户籍人口10289人。
常住人口4939人(2020年)
经济
综述
2011年,岔河则乡农民人均纯收入8702元。
2018年,岔河则乡有营业面积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个数13个。
第一产业
2011年,岔河则乡农业总产值达到1.68亿元,比上年增长45.3%,农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98%。农业耕地面积2.62万亩。
岔河则乡粮食作物以玉米为主。2011年,岔河则乡粮食生产7390吨,其中玉米6560吨。
岔河则乡主要经济作物有马铃薯等。
截至2011年末,岔河则乡累计造林3.5万亩,林木覆盖率24%。
岔河则乡畜牧业以饲养生猪、羊为主。2011年,岔河则乡生猪饲养量5.8万头,年末存栏2.17万头;羊饲养量9.11万只,年末存栏5.79万只。2011年,岔河则乡生产肉类486吨;畜牧业总产值1.24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73.8%。
第二产业
2011年,岔河则乡工业总产值达到0.2亿元,比上年增长30%,工业增加值0.1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0.1%。
第三产业
截至2011年末,岔河则乡有商业网点80个,职工150人。2011年,岔河则乡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0.1亿元,比上年增长20%;城乡集市贸易成交额0.5亿元,比上年增长20%。
截至2011年末,岔河则乡有金融机构1家,各类存款余额0.23亿元,比上年增长15%;人均储蓄5000元。
交通
岔河则乡已形成由会路构成的交通网络。区乡过境公路1条,长10.5千米,路经境内石峁、岔河则两个村。通村公路(柏油或水泥路面)总长48千米,通组柏油公路总长4.9千米。
社会
文化事业
截至2011年末,岔河则乡有文化站1个,文化室7个,藏书3万余册。老年秧歌队1支,参加活动人50人。
截至2011年末,岔河则乡广播电视覆盖率达100%,普及率达95%。
教育事业
截至2011年末,岔河则乡有幼儿园4所,在园幼儿89名,专任教师12人;小学2所,在校生321人,专任教师35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初中1所,在校生266名,专任教师28人,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小升初升学率、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均达100%。
2011年,岔河则乡教育经费达317.1万元。
卫生事业
截至2011年末,岔河则乡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1个,其中医院1个,病床23张,专业卫生人员6人。2011年,岔河则乡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95.2%。
体育事业
2011年,岔河则乡有2个村安装了体育健身器材,经常参加活动的人员占常住人口的10%左右。
2011年,岔河则乡有农村最低生活保障361户,人数593人,支出67.04万元;农村五保集中供养9人,支出3.24万元;农村五保分散供养23人,支出3.31万元。
参考资料
目录
概述
历史沿革
行政区划
地理环境
自然资源
人口民族
经济
交通
社会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