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功能主义是20世纪80年代在美国
社会学界兴起的一种理论趋势,旨在综合最新的研究成果,重构T.帕森斯的
结构功能主义理论传统。这一术语最早由美国社会学理论家J.亚历山大于1985年在他的论文集中使用。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至60年代中期,
帕森斯的结构功能主义在美国社会学中占据主导地位。然而,随着60年代末期美国社会的剧变,社会学理论家们开始反思社会学的方向,提出了多种新理论。这些理论包括
符号互动论、社会交换论、
民俗学方法论以及冲突理论。它们分别从微观和宏观层面挑战了帕森斯的理论。到了70年代,这些理论逐渐取代了帕森斯的理论。同时,这些理论之间的分歧也导致了一场关于
社会行动、社会秩序和社会变迁的重大理论辩论。这场辩论暴露出了各理论的局限性,即过分专注于某一特定领域而缺乏综合性。因此,从70年代后期开始,
帕森斯理论中的综合思想再次受到关注,
社会学界开始尝试新的综合。新功能主义就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它试图批判性地继承帕森斯的理论遗产,寻求一种新的综合路径。
新功能主义的特点在于批判性地继承帕森斯的理论传统,同时对其进行了修正。具体来说,新功能主义一方面强调与帕森斯
结构功能主义的联系,另一方面也指出有必要从内部批判帕森斯的理论。例如,亚历山大批评了帕森斯理论的实证主义认识论基础,并提倡在“后实证主义”科学观的基础上构建一个多维的理论框架。此外,新功能主义还重新解读了
帕森斯的理论,以纠正反功能主义的偏差。新功能主义对70年代提出的各种反帕森斯理论持开放态度,并试图在功能主义理论传统的基础上整合这些理论。对于
符号互动论、社会交换论、
民俗学方法论等微观理论,新功能主义希望通过重建帕森斯的行动理论来综合其见解,并探讨微观个体行动与宏观社会结构和制度之间的联系。而对于宏观
社会学领域的冲突理论,新功能主义主张在维持帕森斯“规范秩序”的前提下,加强对于权力、战争、强制、冲突等问题的分析,并将社会变迁分析融入帕森斯的“分化”理论之中。新功能主义还突破了
帕森斯所设定的社会学研究范围,积极关注80年代以来流行的“文化社会学”,并努力在功能主义框架内处理文化与社会及
人格系统的关系问题。尽管如此,新功能主义并未形成统一的理论形态。虽然一些社会学家如R.N.贝拉、A.
英克尔斯、N.J.斯梅尔塞等被视为新功能主义的代表人物,但他们各自在许多问题上的观点并不一致。新功能主义可以看作是一种尝试,旨在超越战后
社会学发展的第一阶段,并建立一个新的综合理论体系。新功能主义的理论提出后,引发了社会学界的广泛关注和不同的反响。有些人对该理论持否定和怀疑的态度。面对这样的质疑,亚历山大表示,这个理论究竟是新瓶装旧酒,还是确实有所创新,最终将由历史来评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