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鼠(
食虫类:Niviventer niviventer),是鼠科、
白腹鼠属的动物。社鼠属中型鼠类,身体细长,尾长大于体长。夏毛中刺状针毛较多,背毛棕褐色调较深;冬毛中刺状针毛较少,背毛略显棕黄色。
社鼠善于攀爬,行动敏捷,多夜间活动,食性杂,喜食各种
坚果、嫩叶或少量昆虫,每年可繁殖3-4胎,每胎产仔鼠4-5只,分布于中国、
不丹、
印度、
尼泊尔。
社鼠已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2008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
形态特征
社鼠属中型鼠类,尾长大于体长,约为体长的120-125%,外形与
针毛鼠极为相似,但耳壳较针毛鼠大而薄,向前拉能遮住眼部,尾末端1/4-1/3处多数为白色。
社鼠背毛棕褐色或略带棕黄色调,毛基灰色,毛尖棕黄色。背毛中有部分刺状针毛,针毛基部灰白色,毛尖褐色,夏毛中刺状针毛较多,背毛棕褐色调较深,冬毛中刺状针毛较少,故背毛略显棕黄色。在背毛中除针毛外还有少量褐色长毛,越靠近背中央及臀部,褐色长毛越多。背腹交界的两侧由于刺状针毛和褐色长毛较少,故两侧棕黄色调较深。腹毛乳白色或牙黄色,愈老年个体,牙黄色调愈深。背腹毛在体侧分界线极为明显。尾双色,背面棕褐色,腹面白色。前足背面白色,后足背面棕褐色。幼体背毛深灰色,腹毛洁白。
社鼠
颅骨略显细长,吻较长,眶上嵴发达,延伸至顶间骨处则不太明显。门齿孔较宽,向后延伸达第一
臼齿前缘的联接线,听泡小而低平。
社鼠上颌第一臼齿最大,第三臼齿大小不足第一臼齿的一半。上颌第一臼齿第1横嵴外侧齿突退化,第2横嵴正常,第3横嵴只有中间齿突发达,内、外侧齿突均不明显。第二上臼齿第1横嵴仅有内齿突,第2横嵴正常,第3横嵴中齿突发达,内外齿突不明显。第三上臼齿最小,咀嚼面愈合成一个椭圆形的齿环。
栖息环境
社鼠是山区常见的野鼠,主要栖息于丘陵树林、竹林、
茅根丛、荆棘丛生的
灌木丛或近田园、
禾本科杂草间、山洞石隙、岩石缝和溪流水沟茅草中,山区丘陵梯田及杂草丛生的田埂也能见到。
生活习性
社鼠(学名:Niviventerniviventer),是一种夜行性的中型鼠类,以其独特的生活习性在中国的多个地区留下了它们的足迹。它们善于攀爬,无论是树木还是岩石,都能见到它们敏捷的身影。社鼠的洞穴结构相对简单,通常由洞口、主道、粮仓、厕所和巢室组成,显示出它们在
栖息地选择和利用上的适应性。这些洞穴不仅为它们提供了必要的遮蔽,也是它们储存食物和繁殖后代的场所。
在饮食方面,社鼠展现出了杂食性,它们的食物来源广泛,包括各种
坚果、嫩叶以及少量昆虫。这种杂食性使它们能够在不同的季节和环境中找到足够的食物来源。此外,社鼠的繁殖能力较强,每年可繁殖3-4胎,春末夏初是繁殖的高峰期,每胎能产下4-5只,甚至多达9只的幼崽,这使得它们能够在适宜的生态环境中迅速繁衍。然而,繁殖期内的社鼠,特别是雌雄两性,都表现出较高的攻击性,这是它们保护领地和后代的本能。
分布范围
社鼠的分布范围广泛,它们在中国的大部分地区都有栖息,从华北到东南沿海,从陕西到广东,社鼠的适应性使它们能够在多样的生态环境中生存。除了中国的广泛分布外,社鼠的
栖息地还扩展到了不丹、印度、尼泊尔等南亚国家。它们主要栖息在海拔3000米以下的针叶林、针阔叶混交林、落叶阔叶林、灌丛、荒坡以及坟墓群附近,这些环境为社鼠提供了丰富的食物资源和适宜的栖息地。
繁殖方式
社鼠(
食虫类:Niviventerniviventer)的繁殖方式体现了它们作为
啮齿目动物的典型特征和适应性。在繁殖方面,社鼠展现出了较高的生殖频率和能力,每年可以进行3至4次繁殖周期,尤其在春末夏初时,繁殖活动最为活跃。这种季节性的繁殖模式与它们的食物资源和环境条件密切相关,确保了幼崽能在食物丰富的季节出生,从而提高了幼崽的生存率。
社鼠的孕期较短,通常在20至22天之间,这使得它们能够快速地完成繁殖周期。分娩时,
雌性社鼠会产下4至5只幼崽,有时数量甚至可多达9只。幼崽出生时通常全身无毛,眼睛尚未睁开,需要在巢穴中依赖母鼠的照顾和哺乳。在最初的几周内,幼崽会经历快速的生长和发育,逐渐长出毛发并开始探索周围的环境。
随着幼崽的成长,它们会开始尝试固体食物,并学习如何寻找食物和逃避天敌。在这个阶段,母鼠会逐渐减少对幼崽的直接照顾,鼓励它们独立生活。幼崽在达到性成熟后,会离开母鼠的领域,寻找自己的领地和配偶,从而开始它们自己的生命周期。
亚种分化
社鼠种下问题,各学者意见不一。G.Allen(1940)归并为4个亚种,但部分学者认为有7个亚种,现列出4亚种:
种群现状
种群分布不零散。该种种群数量暂无具体可用数据,发展趋势也未知。在中国,社鼠为林区的优势种。1990年,在
大别山山地鼠类捕获率占36.01%;在
长江以南的山林地区野外捕获率为25.62%。
保护级别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2008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3.1——无危(L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