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承载式车身
车架、车身采用分离式设计的车身类型
非承载式车身(Body on frame),也称车架式车身,是车身独立于车架并且悬置于车架上的一种结构形式,其典型的特点是具有独立的车架。
在结构上,非承载式车身具备独立车架,车身通过弹性元件固定在车架上,底盘总成亦安装其上;且车架为安装和承载主体,车身则主要承受人员和行李重量。非承载式车身具有减震性能优越、工艺简便、改型便捷和高安全性的优点。然而,它也存在质量大、承载面高和制造成本高的缺点。非承载式车身常用于卡车、大型SUV和重型车辆,其可提供独立灵活的驾驶体验,且能适应恶劣的驾驶条件和困难地形。
结构特点
非承载式车身,又称车架式车身,特点是具备独立车架。车身通过弹簧或橡胶垫弹性固定在车架上,同时底盘总成,包括传动、驱动、转向和发动机等也安装于其上。车架是安装和承载的主体,而车身主要承受人员和行李的重量。由于车架与车身之间为弹性连接,汽车振动传递至车身时冲击和振动较小,从而提高了乘坐舒适性并减少了车身所受载荷。这种结构也便于车身的改型、改装和维修。然而,由于非承载式车身不直接参与承载,导致整车质量和尺寸相对较大,对整车的动力性、燃油经济性和行驶稳定性产生不利影响。
主要特点
优点
非承载式车身具备诸多显著优点。首先,其减震性能优越,车架与车身间的弹性元件能有效吸收来自各方的冲击与震动。其次,工艺简便,车身主体由壳体与底架组成,可分别制造、装配后再进行总装,简化了生产流程。再者,改型便捷,以车架为基础的车身设计使得车身的改型和改造更为灵活。最后,安全性高,在碰撞时,车架及弹性元件能吸收大部分冲击能量,有效保护车身主体。
缺点
非承载式车身存在以下缺点:首先,其质量较大,因为车身壳体几乎不承载,导致车架需要更高的强度和刚度,使得车架制作较宽大,增加了整车质量。其次,承载面较高,车架位于车身和底盘之间,导致整车高度难以大幅度降低。最后,制造成本较高,车架需要较厚钢板制造,对工艺和设备要求高,增加了投资及焊接、检验等工作的复杂性。
应用
非承载车身通常用于卡车、大型SUV和重型车辆等车辆。其可提供独立灵活的驾驶体验,且能适应恶劣的驾驶条件和困难地形。
相关概念
承载式车身
承载式车身没有刚性车架,而是加强了车头、侧围、车尾和底板等部位,将发动机、前后悬架及传动系统的一部分等总成部件装配在车身设计要求的位置。除了乘载功能,它还直接承受各种负荷力的作用。这种车身结构的整体性使得整车设计更合理,受力分布均匀,骨架更牢固。经过精心设计计算,各构件在承载时相互协调,发挥材料最大潜能,实现车身质量最小化而强度、刚度最大化。在撞击时,它能将受力分散至车身各处,保持车身完整不扭曲,为乘客提供更大的生存空间。因此,承载式车身在安全性和稳定性方面均有显著提升,但相对而言,噪声和振动也较大。
半承载式车身
半承载式车身是一种介于非承载式与承载式之间的结构形式,它拥有独立完整的车架,并与车身刚性连接,使得车身壳体能够承担部分载荷。这种车身设计结合了部分骨架,如支柱、拱形梁和加固件,蒙皮外板通过焊接或铆接与骨架紧密相连,构成刚性整体。半承载式车身主要应用于大客车,其优势在于重量较非承载式车身轻,抗颠簸性能出色,且舒适度与安全性媲美承载式车身,刚性足以满足多数越野需求。然而,由于车身与车架的刚性连接特性,对弹簧避振系统要求较高。
目录
概述
结构特点
主要特点
优点
缺点
应用
相关概念
承载式车身
半承载式车身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