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胚胎学是研究高等植物有性生殖器官和生殖细胞形成的科学领域。其研究对象包括大、小孢子的发生、雌、雄配子的发生、传粉和受精、胚和胚乳的发育,以及无融合生殖、多胚现象等。
植物胚胎学的历史可以追溯至公元前数千年,当时人们已经意识到
植物性别的重要性。现代植物胚胎学的研究始于19世纪初,由
意大利数学家兼天文学家G.B.阿米奇发起。他在1823年的研究中发现了花粉管的行为和作用。随后,多位学者对植物胚胎学进行了深入研究,包括W.霍夫迈斯特、J.汉施泰因、И.Н.戈罗然金、E.A.施特拉斯布格等人。他们的研究成果为后来的植物胚胎学奠定了基础。20世纪初期,K.施拉夫发表了有关
被子植物门和裸子植物胚胎学的专著。到了20世纪中期,P.马赫什瓦里领导的团队在
印度广泛开展了被子植物胚胎学研究。C.W.瓦德洛和G.L.戴维斯等学者也对植物胚胎学做出了重要贡献。自1960年代起,随着电子显微镜技术的应用,植物胚胎学的研究进入了新的阶段。
植物胚胎学的研究方法经历了从描述性到实验性的转变。最初的研究主要依靠
显微镜下对植物形态的观察,而后逐步转向对超微结构的研究,并且从单纯形态描述过渡到结构与功能的综合研究。这种转变使得植物胚胎学不仅积累了大量的资料,而且能够通过实验手段探索植物发育过程中的形态发生规律及其控制机理。
植物胚胎学的研究对于农业生产和遗传育种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
受精卵机制的理解,可以实现对作物受精作用的控制,创造新的植物类型。此外,对于
经济植物的杂交育种和野生植物的驯化也有着直接的影响。在中国,丰富的植物资源中包含了许多特有种属,这些植物的胚胎学研究不仅有助于保护濒危植物,也为植物系统的分类和进化提供了宝贵的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