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阳禁城
始建于元代至元十一年的古城池
揭阳禁城,是元朝揭阳市达鲁花赤达不歹于至元十一年(1353年)开始修建的县城内城。历经六百余年,至今犹存。
揭阳金城
史载,公元1278年,散落在粤东的部分抗元力量被逼得退到揭阳榕城区,元兵猛扑而来,迅速攻破城池,并纵火焚城,杀戮三天,榕城尸积如山,全城仅存6户8人。据说,明天启间澄海解元谢宗的《过榕城》诗就是追写当时情况的:“萧条兵火后,井邑数家存,海气兼秋阔,潮声向晚翻,腥风牡蛎市,细雨木棉村,入夜多凄警,犹闻铃喧。”明白了这一段历史之后,就不难懂得后来的元朝统治者处在怎样的仇恨氛围中。
公元1352年,全国各地的反元斗争已是波澜起伏。时任揭阳达鲁花赤(蒙古语:掌印官)的达不歹把安全寄托给铁桶似的城墙。1353年,他下令在揭阳市城内再筑内城。全部用条石垒筑、贝灰合缝,且有护城河环绕,历时四年方成。称其为“金城”。达不歹对这座金城的希望很大,他要让它保证他的安全。然而,就在交付使用之际,陈吊王的义军,就把抗元的旗帜插到金城上。
揭阳县自南宋复置后,只建衙、街巷,没建城墙。蒙古族达不歹,便下令修筑内外城墙,外城墙为土夯实,内城为石砌围墙。内城长300丈,把整个县衙围起来。明朝年间,又扩修内城墙,增100丈。这样,内城墙长400丈,高1.5丈,基厚1.4丈,大都为石砌,小部分为贝灰夯实,十分坚固,有如金城汤池。因“固若金汤”而取“金城”之名。这样,揭阳市便有内、外两重城墙,城中有城,实属罕见。
金城入口为仪门,面对宣化街(即衙前)。进入仪门,中为官署,官署分三进:前为金声厅,接待太子宾客;中为正堂,审理政务;后为二堂,再后为内衙,可休息住宿。官署两边,有许多配套。如:谯楼,专司更鼓;申明亭,表示为民辩冤;旌善亭,表彰清官廉吏。有戒石亭,告诫为官须秉公执法,不可徇私作弊,亭内一石,刻有16个字:“尔奉尔禄,民脂民膏;下民易虏,上天难欺”。迎宾馆、牧爱堂、德威堂、东斋、架阁库(贮藏县中文物、珍宝等),最后是后了。
禁城的由来
现在揭阳县衙衙后一带地方,人们也称“禁城脚”,地方牌上也是如此写法。其实,都错了,应是“金城脚”才对,因为,古代只有皇宫才可称“禁城”。如北京的故宫,便称为“紫禁城”。明末,郭之奇等在议论“揭阳市八景”时,称“金城榕色”,并非“禁城”。因为“金”与“禁”只是声调不同而已,故而说误了,久之,便约定俗成了。现在皇朝也无了,没有朝廷的犯禁,不然,是犯大不讳的。名字,只是个标识,只要大家公认便好。
揭阳禁城,为昔时之县衙,后曾作监狱、考院、中山公园等,虽始建于元代,城墙用石条交错叠砌,贝灰封缝,但历经元、明、清至今六百五十多年,几度沧桑,仍岿然屹立。其内北城墙,尚存硕大宋榕三株,郁繁荫,为禁城增色无限,明代有景“金城榕色”即指此地。现在的禁城,被分为二部分,一部分为思贤中学校址,另一部分为中山派出所的所址。
原《揭阳县志》载,禁城长200丈,厚1丈4尺,高1丈2尺,全部用石头垒筑,贝灰合缝。那时的禁城亦叫内城,另有外城环城而筑,内外城均有护城河环绕,如今仅存内城而已。禁城筑成之后,当时的统治者为它取了一个昵称:金城,既显其高贵煊赫,又有“固若金汤”之意。不待说,透过这个昵称,筑城者那得意之色是溢于言表的。不过,历史总是有些残酷,一些自诩为了不起的东西难免走向反面,一些被宣扬为固若金汤的东西,恰恰掩盖了虚怯。?
今天,禁城完全没了昔时的“守”的作用,走在揭阳禁城边上,望着寄生在城墙上的茂密榕树,追思先人的奋斗历史,我们应该珍惜今天的安宁生活,同时,我们应从达不歹的失败中看到攻和守对我们今天的借鉴作用,禁城是出于“守”的目的而出现的,”攻”者,勇必无惧,胜无不克,终能开创出属于自己的天空;“守”者,心先生怯意,夜郎自大,必然不能有所作为。但愿星空的青年朋友,不顾步自封,走出揭阳市,放眼世界,发展经济,振兴家乡!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1.com/id.php on line 362
目录
概述
揭阳金城
禁城的由来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