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长青:(1907-1950)字南章,湖南临湘人,黄埔四期工兵科,陆军大学第九期,参加过
南昌起义,后重入国军发展,官拜
中将军长。八年内竟然自杀过三次,1950年3月31日在西康孟获岭兵败自杀。时任第五兵团司令官兼“反共”救国军第二路军总指挥。1973年12月追晋陆军上将
投笔从戎
1907年10月2日(清光绪三十三年八月二十五)出生于
湖南省临湘市坦渡乡林家台。胡家书香门第,胡父自然也要求儿子做一个文化人。假如胡长青能秉承父训专心治学的话,或许将来当位大学教授到也不是件坏事。可是历史不容假设,对于这位胸怀大志的年轻俊才来说,这条道路不是他所希望走的。于是他在湖南第3联合中学毕业后,便放弃继续深造的机会,毅然投笔从戎,南下报考
黄埔军校。
已经开办到第四期的黄埔军校设立有步兵、炮兵、工兵、政治和经济五个科目。胡长青在通过考试并经过了入伍生训练之后,于1926年3月被编入了工兵大队。当时的工兵大队下分两个队,其一为普通队,学的就是和工兵有关的知识。而另一队叫通讯队,是当时军校的新立科目。所以这位名为工兵科学员的胡长青学习的到是通讯专业。从该队学员毕业后的发展情况来看,笔者认为这一期的通讯教育是失败的。因为在这七十四名学员中仅有两人在通讯部门有所发展,其余全部改行到其他
兵种服务了(阵亡另算),胡长青也属于改行者之一。他在1926年10月毕业后被分配到第24师(原第4军
国民革命军第四军独立团扩编)。当时分配工作的负责人也没看他的毕业证书上所写的通讯专业,就把胡长青给分配到工兵连当排长去了,于是我们这位主角成为了他这个通讯队中第一批“转业”的人员之一,并且成为了与其科别相符合的“工兵”。
叶挺心腹
胡长青的“转业”是成功的。
宁汉分裂时,南京方面策动
武汉市方面的夏斗寅部和
川军杨森部对武汉发起进攻。胡所在的第24师在纸坊击溃了这两支部队,他自己也因为作战有功,为师长叶挺所赏识。武汉稳定后,胡长青随部东征,去讨伐他的校长。后来叶挺准备在
南昌起义时,特地召集了一批所信任的军官策划此事,胡就是其中之一。为了能使部队在起义后得到稳定,叶挺决定对所部军官予以提升,胡长青就这样当上了连长。此举果然有效,胡在得到提升后便打消了疑虑,决定跟着叶走。一开始起义部队搞的有声有色,胡也认为自己所选择的是一条光明大道。但是随着周边形势的恶化,以及
中国国民党各路部队的围攻,他动摇了。就在起义部队开始南下之时,他只身脱离部队跑回老家去避难了。
知遇恩人
还是遵循父训,做个文人吧!胡长青这么想着。可他注定适应不了安分的生活,于是在一年后便投靠他的学长
胡宗南去了。胡宗南见胡长青相貌堂堂,与自己同姓,又是自己的学弟,就收下了他。先让他当个通讯参谋,接着又资助他考入
陆军大学第九期,待至毕业后委任其为第1师
独立旅少校营长。又过一年,升其为第2旅
中校参谋主任。等到了1935年,胡长青已经是第1师参谋处的
上校处长了。在短短六年间,胡由一名在野军人成为一名上校军官,如此恩惠使他对胡宗南感激不尽。这或许也是胡长青在最后关头没有向解放军投降,而是坚持到底的原因之一。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已经是第1旅副旅长的胡长青参加了
淞沪会战。为了报答
胡宗南的知遇之恩,他在战斗中身先士卒,受伤后仍奋战不退。胡宗南算是见识了胡长青这种不要命的打法,本着爱护这位人才的想法,胡宗南决定将他调离火线,去当补充旅第2团团长。胡长青对于这个任命颇有微词,他在前线拼死作战就是为了报恩,可结果却被调离了作战岗位,当时就发了一肚子牢骚。胡宗南一面安抚,一面表示遗缺准备由第2团团长杨杰来兼任。胡长青见老长官确属善意,而自己的好友又能升为副旅长,便高兴的上任去了。可是结果谁也没有想到,就在7天后杨杰在战场上阵亡了。胡长青对此痛心不已,因为当时杨杰是以副旅长的身份在西塘桥阻击日军战死的,如果当时胡长青不下火线的话,那么阵亡就不是杨杰了。此外还有另一个人也要大呼幸运,他就是第1团团长王应尊,因为
胡宗南最初是打算由王来当这个副旅长的。
1938年2月,已经完全伤愈的胡长青被提拔为补充旅少将旅长,继又调任第24师72旅旅长。1938年9月,他以第8师副师长的身份调往军校第7分校服务,先后做过军校第16期入伍生团团长、第4总队总队长。命运弄人这话是一点都不错的。此时的胡长青真可谓是风光无限,前途无量。可是从1942年4月1日胡长青奉调第45师师长开始,他坎坷的后半身生涯来临了。
三次自杀
第45师是一支在1938年新建的部队,初属
范汉杰的27军系统,后来27军为
胡宗南逐步吞并,45师也就由胡所信任的胡长青来接管。当时45师正在
太行山区开展游击作战,环境是很恶劣的,尤其是粮饷补给问题经常发生短缺的情况。胡长青一方面要维持整个部队的稳定,另一方面又要使这支部队能有些战绩,这可真是累坏了这位老兄。胡长青实在倒霉,他到任才两个月就碰上了日军对27军防区——
陵川县的第四次扫荡,结果兵员不整的45师在王家坪受到重创,不过这一次45师至少守住了阵地,受到了上级的嘉奖。但是在一年后,当日军第五次对陵川实施扫荡的时候,27军军长刘进率先“转进”
河南省,剩下三个师长又互相不信任,这直接导致了45师的“战绩”只能以溃败来形容。胡长青羞愤之余,决定以自来承担责任。他支开身边随从人员,并且掏出手枪准备自戕。这时正好被一个冒失闯入师部的勤务兵看到,立即抢上前去把手枪夺了下来,接着部属先后进入,经过一番劝解终于使胡长青打消了这个念头。就这样,胡长青的第一次自杀以“未遂”结束。这个救下师长一命的勤务兵名叫史青林,从此成为了胡的亲信随从。
“自杀未遂”的胡长青先是带着百来号残兵败将跑到
河南省,在收拢了一些人马后又跑到
西安市将45师重新组建了起来。后来他的部队被编入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五军,并且装备了美械,战斗力得到大幅提升。然而第5军并不属于
胡宗南系统,当时的军长
邱清泉 想方设法要将这支部队予以吞并,便提议将胡调升为副军长。胡长青为了对老长官能有交代,自然是极力“谦辞”,加上胡宗南那边也予以施压,其结果就是胡长青升任第5军副军长并兼任第45师师长。对于这一结果,邱清泉苦笑不得,但他对于45师是不会轻易放弃的。进了虎口的羊,如何能跑掉?1946年9月29日,胡长青在山东定陶进攻解放军时被一颗子弹打中右胸,身负重伤。胡长青受伤倒地后,那位曾在
山西省救过胡长青、现在已经是
少尉卫士的史青林急忙将师长抬回师部。结果师部的军医说伤势太重,必须立即送到后方大医院去动手术。于是胡长青又被送到了南京中央医院施以手术,方才脱离危险。胡长青走了,
邱清泉笑了,这可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啊。他立即命令副军长高吉人去45师师部接替指挥权,并且撤换了胡的亲信——第135团团长詹庚北,改以自己的亲信——人力输送营营长周中梁担任。师长走了,135团团长被迫离职,133和134两个团的团长也被邱清泉拉拢过去,剩下一个副师长
郭吉谦就只能忍气吞声了。胡长青竭尽全力想保留下来的种子,最终还是被邱清泉吞并了。
1947年1月,胡长青在伤愈后被任命为整编第69师师长,他得到命令前往广州整顿部队,后率部移防
郑州市。1948年9月,他的99军(整69师改称)开赴固镇,预备投入徐蚌战场,继因国军作战失利,被迫退守安徽宣城,担负起湾址至青弋一线的江防任务。 1949年的形势对国民党已经越来越不利,国民政府只能寄希望于依托长江天险来争取恢复元气的时间。但解放军根本不给国民党军队以喘息之机,便于同年4月20日夜发起了
渡江战役。国民党各路江防部队根本无力抵挡,胡长青的99军也不例外,他的92师和268师全部溃散,99师逃往上海。坐镇宣城军部的光杆司令胡长青见大势已去,再次萌生了自杀的念头。“即便我胡长青不能阻挡住共军的进攻,但以自杀明志,总算是为党国尽了忠吧”。胡长青举起手枪对准自己的胸膛扣动了扳机。这回曾经两次救他的小同乡不在身边,于是,枪声如他所愿的响起了…… 当年国军将领自杀成仁的还真不在少数,比如引爆手榴弹自杀的
刘戡,用手枪对腹部射击的
邱清泉,对着口腔射击的
鲁英麟,还有对太阳穴射击的
戴之奇等等,自杀方式各有千秋。胡长青这回选择的是对心脏开枪,可是要击中心脏谈何容易。果然,胡长青射偏了。重伤后的他被副军长
刘建修赶紧送到
上海市的陆军医院急救。也算是胡长青命大,两次胸部中弹,一次伤肺、一次伤心,结果都给救活了。
俗话说大难不死必有后福,可这话用在胡长青身上就不准了。 1949年9月,正在广州修养的胡长青接到了老上级
胡宗南的邀请,前往四川三台接任第69军军长一职。随着
国民政府在大陆的垮台,胡长青的69军也随之败退
西康省。当时的国民政府辖区除了台湾,就只剩下这个西康省了。在此危难之际,胡宗南委胡长青以重任,要其代理第5兵团司令官一职,担负起守备西康“半壁江山”的重任。“你是我最后能依托的肱骨啦!”胡宗南这么对胡长青说,胡长青自也感激老长官对他如此信任。然而以此残兵对付解放军常胜之师谈何容易。1950年3月,胡长青所部最终在越西地区溃败。他的老长官见状抛弃了胡长青,自管自的坐上飞机逃往了台湾。而胡长青指挥残部东打西逃,部队越打越少,恶劣的条件比起当年的太行山是有过之而无不及。3月28日,当他抵达喜德时又遭到彝族武装的袭击,结果身负重伤。此时的胡长青已是叫天不应叫地不灵,在坚持到孟获岭时,绝望中的胡长青第三次选择了自戕成仁的道路。他举起手枪对准了太阳穴就扣动了扳机。时为1950年3月31日。胡长青终于得尝所愿的为党国尽了忠。
死后哀荣
真可谓,成也宗南,败也宗南。胡长青生前受家庭影响,虽在军旅亦不忘“治经史”,被称之为“儒将”。他死后,台湾当局在凤山军校内特建“长青楼”,以表纪念。同时还命胡的外甥胡家麒继承胡长青的香火。1971年7月,胡长青又被台湾当局追晋为陆军二级上将。那位曾经两次救过将军性命的史青林一直追随胡长青左右,直到3月28日被
彝族俘虏的那一天。后来他干脆就在
越西县娶妻生子,安居乐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