麓台村地处山东省潍坊市
望留街道政府驻地西2公里处。全村有耕地70公顷,240户,人口890人。
麓台村西依
浮烟山,中国风筝放飞基地(
潍坊国际风筝会放飞场)就建在浮烟山南麓,麓台村西南处。
唐朝形成此村落,因该村位处汉公孙弘墓—麓台西侧故名。汉公孙弘墓即麓台,在浮烟山东麓,麓台村东侧。当年麓台高约7米,占地约400平方米。据
昌乐县朱刘店所存唐武后时《王义和造桥记》记载,汉公孙弘墓就是麓台。《潍县志稿•古冢》载:“汉公孙弘墓,即今第二区麓台”。从今台的土质分析,台非原始土阜,
土层中杂有
战国和汉代陶片。
公孙弘(前200~前121),
刘彻时
丞相,封平津侯。关于公孙弘墓,曾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汉朝有个叫公孙弘的穷孩子,长大后当了一名狱吏,由于不识字出了差错而被免职。从此他下定决心学习,于是来到浮烟山读书。汉武帝时,公孙弘被选为博士,后官至丞相。他去世后葬于浮烟山麓,其墓历经千百年而演变成一个宽阔平台,后人叫它麓台。台周植
松柏17株,枝干扭曲蟠,苍劲挺立,龙钟多姿。古时麓台地处交通要津,历来是北海名士修身养性、读书论经的地方。早在十六国时期,
南燕末代帝王
慕容超曾在麓台读书,
清代潍县人郭子嘉有诗云:“轶事为传麓台月,当年曾照慕容超。”
台南市矗立元代石碑一座,上刻元代状元
张起岩《麓台秋月》诗,诗云:“银河漾漾净天街,碧月辉辉照麓台。台上读书燕太子,清光依旧向人来。”“麓台秋月”成为
潍坊市八景之一。麓台书院,为明代
刘应节所建。刘应节(1517~1591),明代潍县(今
潍城区)刘家庄子人,居
浮烟山南麓。明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
进士,累官至兵部、
刑部尚书,
万历四年(1576年)还归故里,为谋潍邑文化发展,出资在浮烟山修建麓台书院,并亲自讲学十多年。后这所著名书院,培养了无数的儒林名士。此后的近200年间,麓台书院曾多次维修。因来此读书的越来越多,原有的院舍已容纳不了慕名而来的求学者,清
乾隆进行了一次大规模扩建。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完工,新建成南屋10间,东屋3间,西屋(茅厕)2间。另有修
贞观讲经堂5间和洪福佛寺道房,共计可容百余人。置学田数十亩,供贫穷学子之需。歉收之年,师生以学田收获的黄豆、
番薯和蔓叶糊口。清乾隆年间,
阎循观、阎循中、
刘以贵、阎学尹、
韩梦周等诸学者都曾讲学于麓台书院,
潍县形成文化昌盛的局面,从而成为山左文化中心,名扬海内。有从学者不远千里慕名而来的。由于麓台书院教风、学风均佳,科考业绩突出,时朝廷与
山东省的学政官员,经常到麓台书院选贤。在麓台书院读书而一举成名的人才很多,如郭守训、
刘鸿翱、
陈官俊等。时为麓台书院做出巨大贡献的教育家阎循观、韩梦周,被尊为“山左二巨儒”。
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后
废科举,麓台书院改设为学堂,
中华民国书院房舍全部拆除,今仅遗址可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