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惠渠
具有双重身份含义的灌溉渠道
洛惠渠即具有双重身份含义的灌溉渠道,一是指北洛河洛惠渠,另一个是指伊洛河洛惠渠。
北洛惠渠位于陕西省北部北洛河古称洛水,北洛河流域总面积26905平方公里,北洛河洛惠渠,引洛水灌溉蒲城大荔一带地方,前身为汉代龙首渠。洛惠渠首部枢纽在澄城县。取水枢纽组成与泾惠渠类似。其关键工程为穿越铁镰山的长3037米的隧洞。1933年动工,1950年7月完工通水。灌溉面积约75万亩。自1950年开灌以来,承担着渭南市境内洛河来水的防汛任务,承担着澄城、蒲城县大荔县三县75万亩农田的抗旱灌溉和日常灌溉任务。
伊洛惠渠位于伊洛河古称水,行政归属洛南县 商洛粮仓,洛惠渠是洛河最上游的人工渠,因受洛河惠泽而得名。洛南县城西去约30公里,在洛源镇张坪乡五龙村二组可见洛惠渠渠首闸门。洛惠渠使得“八山一水一分田”的洛南县拥有了10万亩水浇地。
北洛惠渠
北洛惠渠位于北洛河,古称洛水,通称洛河,50年代改称北洛河,为渭河最长支流,源于榆林市地区定边县西白于山最高处魏梁(海拔1907米)之南麓,东经107°36’,北纬37°13’,初名石涝川,东南流至铁边城合王子川后叫头道川,至延安市吴旗县城关合乱石头川后始称洛河。流经定边、靖边县、吴旗、志丹县甘泉县富县、洛川、黄陵县宜君县白水河澄城县蒲城县大荔县等13县,在三河口附近注入渭河,河长680公里。流域平均宽80公里,呈条带状,总面积26905平方公里,除葫芦河境外有2381平方公里之外,均在省境内,干流平均比降1.5‰。洛河是一条古籍记载较多而又混淆较多的河流。一是与南洛河相混淆。《广韵·铎韵》说:“《尚书·禹贡》在‘导洛自熊耳’,《汉书》洛,本作雒。”清王筠《说文句读补正》说:“许君(许慎)但说陕西省甘肃省之洛,是河南省之雒本不从水也。段玉裁《小笺》说:“自魏黄初以前,雍州渭洛字作‘洛’,豫州伊雒字作‘雒’,绝无混淆,黄初(220~226)以后乃乱矣。”《魏略》说:“魏以行次为土,水之壮也,水得土而乃流,土得水而柔,故除‘佳’加‘水’,变‘雒’为‘洛’。”已将渭洛的洛河改称北洛河,以别于伊洛的南洛河。二是与石川河(漆沮水)相混淆。首先将两者混为一谈。《尚书·禹贡》曰:“导渭自鸟鼠同穴,东会于,又东会于泾,又东过漆沮,入于河。”《毛传》云:“漆沮,二水名,亦曰洛河。”其次上指漆沮(石川河),下指洛河。《太平寰宇记》载:“沮水自坊州升平县(今宜君县西)北子午岭出,俗号子午水,下会榆谷,慈马等川,遂为沮水,至耀州华原县(今耀县)合漆水,至同州朝邑县(今大荔东)东南入渭。”还有把雍州漆沮水(即武功漆水河)与石川河、洛河互相混同。
南洛惠渠
南洛惠渠位于伊洛河古称雒水,黄河右岸重要支流。在河南偃师境内与伊河并流,亦称为伊洛河。
南洛河为洛河在水文上的名称。洛河源出陕西省渭南市华州区西南与蓝田县临渭区交界的箭峪岭侧木岔沟,流经陕西省东南部及河南省西北部,在河南省巩义市河洛镇注入黄河。
河道全长447公里,陕西境内河长129.8公里,河南境长366公里,流域总面积18881平方公里。
特别是河南省境内,《水经注·谷水注》称,西周时洛阳市附近,已修有汤渠。唐朝曾引伊、南洛河灌溉地势较高的农田,是形成古代经济文化中心的重要地理条件。建国后,形成了以伊河陆浑灌区、伊东灌区、洛宁县引洛灌区、宜阳引洛灌区等分布广泛在完善灌溉体系。对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作用很大。
这里两山相抱,似个瓶口,仅30多米宽,公路贴山脚而过。奔流的河水冲出瓶口前,河面仅10余米。1958年,洛南县人拿着铁锹、铁镐,历时一年建闸门,沿着山腰劈山凿岭、架设渡槽,修起了这条引水渠。
县委宣传部副部长阎宪峰说,洛惠渠的干渠、支渠总长63公里,其中盘山渠道22公里长,比红旗渠早开凿3年。我们从县城到保安镇,一路上可见到半山上宛若一条彩带的洛惠渠,这是洛南人的“生命线”。特别是梁下游建起的两个水厂,保证了原来“人畜饮水都困难”的旱塬变成了“永不停水”的水塬。
洛惠渠是南洛河干流上第一条人工灌渠,总长比中州渠长21公里,但施工难度要大得多。
洛惠渠是洛南县人改变县域经济面貌的壮举。现在,洛南县城3万居民的饮用水、部分乡镇的人畜用水、4万多亩耕地的灌溉均依靠洛惠渠。洛惠渠使得“八山一水一分田”的洛南县拥有了10万亩水浇地,成为商洛市农业基础条件最好的县。秦岭及其余脉为洛南提供了令商洛其他县(区)羡慕的黄土地,耕地总面积一度达60多万亩,退耕还林后仍有48万亩,被誉为“商洛粮仓”。
现在,洛南人有一个更宏伟的水利计划:在这里建一道大坝,蓄起洛河水,形成面积120亩、库容997万立方米的水库,集发电、灌溉、养殖为一体,使之成为继洛惠渠之后又一造福洛南人民的大工程。目前,这一计划已上报国家水利部。
灵口镇庙湾村是洛南县海拔最低的地方,河南一家公司正与当地政府部门协商,拟投资上亿元建立一个水电站。
商洛市陕西省10个省辖市中经济最落后,洛南县在商洛市所属7个县(区)中名列第二,现农民年人均纯收入1200元,财政全口径预算收入近4000万元。
洛南如何发展?县委、县政府提出“北向秦岭要矿,南向北洛河要地”,工农业并重。
北部的秦岭有金矿钼矿铁矿、各种石料。钾长石矿储量亚洲第二,黄金储量全省第三,与潼关、我省的灵宝形成小秦岭“金三角”;铁矿储量有“小本溪”之称。
依托资源,洛南县建起了金矿、水泥厂等,但因过度开采,现在该县金矿资源已经基本枯竭,水泥厂产量也很小,洛南仍是名副其实的农业县。
洛南县秦岭、蟒岭相拥,洛河贯穿其中,在陕南有“小关中”之称。向南洛河要地就是在河滩拦水造地,46万人不足50万亩耕地,要发展农业,必须走特色之路。
洛源镇在洛南25个乡镇中,经济状况属中等,但每年财政收入只有15万元左右,农民人均纯收入1025元,但仍有部分农民收入较低,住的是土坯房
32岁的女镇长刘华见面就向我们推荐洛源的豆腐干阳芋花旗参。我们看到街道两旁、乡村院落,晾晒的豆腐干随处可见。它们有的被用藤条串起,挂在一根根杆子上,像一串串金黄的项链;有的被插满草把,像串串冰糖葫芦。
在偏远的草链岭脚下的黑章村,我们看到老农金永学院中也挂着豆腐干。老人一家5口,原有3亩坡地,退耕还林后剩下两亩,他们种植的秋作物是玉蜀黍属和大豆,口粮不够,需要外出打工、制作豆腐干赚些钱买粮。
洛河水美,春播大豆生长期长,制作出的豆腐干名扬三秦。
参考资料
洛水丰碑洛惠渠.人民政府网.2016-07-19
目录
概述
北洛惠渠
南洛惠渠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