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平从事新闻业的27年,恰和
改革开放的进程同步。他最可贵的新闻素质,在于敏感地捕捉到这个伟大时代的脉搏,站在对历史负责的职业高点上,记录拍摄了大量感人至深的电视篇章。他的足迹,曾跟随扶贫司令彭楚政走过苗岭山寨,曾探访过为民书记郑培民蹲点的苗山
火烧坪乡;他的摄像机里,有国家级贫困县《安化农民呼唤孔繁森》的声声深情;他的笔下,有《党的十五大给农民带来的好消息》等这些富有时代气息的新闻作品,及时在中央电视台播发,成为反映
湖南省深刻变化的历史注脚。
作为一名老资格的新闻人,难在二十年如一日地保持着高度新闻敏感和政治热情。2006年隆回矿难时,王平是第一个赶到现场的记者,凌晨3点采制报道,第一时间通过
中国中央电视台发布;台风碧利丝来袭时,他最早发现并报道了英雄曹彦林的事迹;1998年抗洪期间,他总是把同行的年轻记者安排在相对安全的地方采访,自己却在不断管涌的地段中奔波采访,把危险留给自己。在面对会影响湖南发展走势的重大新闻题材上,他能够把自己的政治敏感应时应点地转化为重要新闻:2007年
洞庭湖污染治理受到国际社会关注时,他立刻组织策划并采制了《洞庭·湖变》的调查式报道,在央视《
新闻联播》连续播出3天;为迎接十六大的召开,他策划参与了大型新闻专题片《潇湘纪行》的制作,记录了
湘江沿岸人民生活的可喜变化,让一个蓬勃发展的
湖南省深入人心。
作为一个优秀新闻团队的领导,王平不仅具有身先士卒地策划采访能力,更具备挖掘团队潜力,提升团队战斗力的才华。他率领的新闻团队,总是能及时精准地把握捕捉到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在湖南基层所产生的种种新闻效应,并灵活快捷地体现到
中国中央电视台的最主要的几个播出窗口。1994年王平同志刚刚负责新闻中心重点报道组时,湖南在央视《
新闻联播》上稿不足100条;而在2006年,湖南《新闻联播》上稿量多达300多条,可以说几乎每天都有湖南的消息在这个"中国新闻第一平台"上播出。尤其是党代会,文化体制改革会,
中国中部投资贸易博览会等全国性重大会议、决策和活动期间,王平带领团队紧跟亮点,热点,重点,报道量大质优,有声有色,手法新颖,在中央电视台这个中国"第一媒体"上展示和放大了一个和谐,远见而又积极进取的湖南形象。
湖南省在中央电视台上稿量稳居前5位,大大高于湖南在全国的经济地位,王平同志率领的新闻团队,为湖南打造"影响力大省"贡献着自己的智慧和汗水。
王平的努力和贡献为他的团队赢得了湖南省委省政府、省委宣传部、广电局和
中国中央电视台等多方面首肯和表彰。王平团队被省委宣传部通令嘉奖,也被中央电视台评为优秀通联集体。其作品关于文化体制改革的《创新文化发展 做强文化品牌》获得省委宣传部
特等奖;《湖南科技创新让传统优势产业焕发活力》获党代会特等奖。省委省政府因为对王平团队的信任而将省里最重要的外宣任务交付其手中。
而王平个人更是获得了各类嘉奖和各方好评,主要包括:1997年,获得
湖南省宣传战线"三创一争"优秀宣传思想工作者,当年,其作品《辉煌的五年――十四大以来经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成就展》获中宣部、国家计委等部委局的特别奖励;1998年,《大堤上的小红旗》获抗洪救灾优秀报道
二等奖,并被湖南省政府授予
一等功;1995、1997年荣立二等功,1996年荣立三等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