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公菌
念珠藻科念珠藻属下的一种植物
雷公菌,学名普通念珠藻(Nostoc commune Vauch.),又名地衣、地木耳、葛仙米等,是念珠藻科念珠藻属下的一种蓝藻
雷公菌为陆生,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在中国也有广泛分布。在天然情况下,生长在潮湿土壤上或草地上,尤其在向阳而稍潮湿处生长较旺盛,夏秋季常见。藻体呈皱褶片状,宽度可达数厘米,一般为蓝绿、橄榄绿、褐绿或黄色到黄褐色,并有弯曲的丝状体缠绕。
雷公菌味甘、淡,性凉,清热明目、收敛益气。主治目赤红肿、夜盲、烫火伤、久痢、直肠脱垂等病症。也可用来炖汤、炒食、凉拌,磨粉后可制作面包、粥等。
形态特征
雷公菌幼藻体球形,成熟后扩展呈皱褶片状,有时不规则裂开;宽可达数厘米;蓝绿、橄榄绿、褐绿或黄色到黄褐色。丝状体弯曲,缠绕。群体胶被仅在四周明显而厚,黄褐色,常分层;内部的分层不明显,无色透明。藻丝4.5-6微米。细胞短桶形或近球形,直径7微米。抱子外壁光滑,无色,椭圆形,与营养细胞大小相同。
分布范围
雷公菌为陆生,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在中国也有广泛分布,几乎所有的省、直辖市、自治区都有分布,如青海省柴达木盆地的德令哈市格尔木市都兰县天峻县等地均有大面积生长,山西省从海拔200米至1100米都有分布。该种生长在山丘和平原的岩石、砂石、砂土、草地、田埂以及近水堤岸上。
生长习性
雷公菌在天然情况下,生长在潮湿土壤上或草地上,尤其在向阳而稍潮湿处生长较旺盛,夏秋季常见。该种亦耐干旱,干至手搓即碎,得水亦能生长。能固氮,耐寒冷,在南极洲温度30℃左右时,仍能生存。
繁殖方式
雷公菌孢子厚壁,能长期保持休眠状态,待条件适宜时萌发,产生出新的藻丝,进行无性生殖。如采用一般的藻类培养液就能使其在人工条件下繁殖。
物种用途
食用营养
雷公菌富含蛋白质维生素、人体必需元素和少量脂肪、色素,性质比较稳定,其所含的钙元素、铁元素、维生素c等含量甚至超过木耳与银耳,且因其含有大量的果胶、叶绿素、叶黄素、胡萝卜素以及藻胆素与蓝藻蛋白,更加提升了它在食品领域的开发价值。地木耳在中国民间的食用历史非常悠久,其做法多种多样。并研制出地木耳快餐面、地木耳保健果冻等特色产品。雷公菌可用来炖汤、炒食、凉拌、磨粉后可制作面包、粥等。中焦虚寒腹泻者不可食用,妇女产后、寒性经痛以及女子月经期间不宜食用雷公菌。
医学药用
雷公菌味甘、淡,性凉,清热明目、收敛益气。主治目赤红肿、夜盲、烫火伤、久痢、直肠脱垂等病症。《别录》中记载:主明目,益气,令人有子;《粤西偶记》中记载:解热清膈,利肠胃;《陕西中草药》记载:清热收敛,益气明目。治烫火伤,夜盲症;《全国中草药汇编》记载:主治脱肛。
生态价值
雷公菌是蓝藻的一种藻类,可通过光合作用吸收营养元素并吸附金属元素,因此,可考虑用于处理污水。另外,它还属于固氮蓝藻,又能作为土壤结构的改良剂,促进土壤结构的改善与植物的生长,或制成一种新型的肥料。有研究表明地木耳可作为紫外线的防护剂。还可根据其对环境变化非常敏感的特性来检测空气中二氧化硫的含量,用来监测大气污染。
参考资料
蓝藻门.中国科普博览.2024-11-14
00069056.中国数字植物标本馆.2024-11-18
目录
概述
形态特征
分布范围
生长习性
繁殖方式
物种用途
食用营养
医学药用
生态价值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