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杂剧,是宋代时期各种歌舞、杂戏的统称,被视为中国古代戏曲发展的成熟阶段。这一时期的
杂剧通常由四个角色组成,有时也会添加一名角色。演出时,首先表演一段小歌舞,称为“艳段”,随后是“正杂剧”,内容多样,包括滑稽戏和以
大曲曲调讲述的故事。
南宋周密的《
武林旧事》中记载了多达280个“官本杂剧”剧目。
宋杂剧是宋代各种滑稽表演和歌舞杂戏的总称,是在继承隋唐
参军戏和歌舞戏的基础上,广泛吸收
曲艺、歌舞的伎艺发展而成的戏曲。据《
都城纪胜》载:“杂剧中,
末泥为长,每四人或五人为一场,先做寻常熟事一段,名曰:艳段;次做正
杂剧,通名为两段。”“杂扮或杂班,又名技和,乃为杂剧之散段。”即演出以“末泥”角色为首,四人或五人参加演出,戏剧结构为艳段、正杂剧二段,杂扮四部分。戏分两类,一是以对话为主的滑稽逗乐杂剧,二是以歌舞为主的歌舞杂剧。1983年安阳蒋村发现一金
大定二十六年(1186年)魏公墓,墓室左侧的墓壁上有一砖砌仿木舞台,台上一字排有五个戏乐砖俑,居中稍靠前者为一女俑,是一组戏乐伎艺人在固定舞台上表演的场面。
金朝演出的戏曲称院本,院即行院,是娼妓住的地方,院本是行院中伎艺人演出的节目。院本的体制、内容、规格大体上和宋
杂剧相同,《
南村辍耕录》载:“院本、杂剧,其实一也。”其结构为:艳段、正院本、杂砌三部分。
安阳市蒋村金墓戏乐俑说明,那时安阳一带杂剧、院本的演出已很普遍。其演出作场已搬上舞台,初步具备了舞台表演形制,完全采用代言体。有舞有做,一人主唱,其他演员唱少,主要是宾白,并退居次要“杂色”。演唱系不同宫调,为
曲艺中诸宫调与金院本的结合。表演上"插科打诨"的滑稽逗乐成份减少,代之以突出人物故事、
戏剧性,但演出规制仍很简陋,人员较少。
宋杂剧的文物见证了这一艺术形式的历史。现存的两幅宋杂剧绢画,现藏于
故宫博物院。其中一幅描绘的是《眼药酸》的情景,与
周密《
武林旧事》中记载的剧目一致。画中右侧人物腰间的扇子上写着“诨”字,表明他是副末色;左侧人物则戴着高帽,身着大袖宽袍,上面绘有眼睛图案,扮演眼科医生,属于副净色。另一幅绢画同样展现了两位女性角色,一位的背后插着一把扇子,上面写着“末色”二字,另一位头戴诨裹,身上有斗笠等道具,似乎也是副净色。这两幅绢画展示了宋杂剧的基本演出形式。
宋杂剧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水浒传》中多次提及宋杂剧,尤其是第八十二回中,
宋徽宗在
文德殿举行的宴会中,安排了宋杂剧的演出。书中详细描述了演出过程,包括角色分工、表演形式和演出体制等方面,为研究中国戏剧史提供了宝贵的资料。此外,书中还提到了《玄宗梦游广寒殿》这样的歌舞
杂剧,以及《鲍老儿》这样深受观众喜爱的民间滑稽舞蹈。
宋杂剧中的舞蹈元素体现了
戏曲表演的多样性。现存的文物和绘画作品中,可以看到不同角色的服装和道具,反映出他们的舞蹈姿态和风格。例如,河南禹县白沙宋墓出土的戏剧人物砖雕,展示了宋杂剧的四种固定角色及其各自的舞蹈特点。宋杂剧中的舞蹈既有独舞和对舞,也有边说边舞的场景,这些都在当时的演出中有所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