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凤江
革命烈士
王凤江,1925年生于黑龙江省肇州县。1946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4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热辽军区第三师第十旅战士、战斗组长,东北野战军第二纵队第五师第十四团班长、副排长、排长。
人物生平
1950年9月26日, 《人民日报》发表了《血战武家小庙英雄王凤江的战斗剪影》,使这位战斗英雄在全国闻名遐迩。
王凤江,1925年生于黑龙江省肇州县。1946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4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热辽军区第三师第十旅战士、战斗组长,东北野战军第二纵队第五师第十四团班长、副排长、排长。
人物事迹
1948年秋,秋风萧瑟,落叶飘零,国民党93军暂编20师龟缩在义县城内,面对解放军攻城部队由宋家屯挖向敌城防的700余米网形交通壕,无计可施。
面对解放军的抗美援朝坑道作战,敌师部发出了“坚守阵地,以尽全功,如有擅自放弃阵地者,军法从事,格杀勿论”的训令。血战武家小庙就是我解放军攻城部队同守城敌军进行殊死搏斗的一个“缩影”。
武家小庙位于义县城西南,距城墙约150余米,是一个只有4户人家的小屯,是通往城里的咽喉之地,也是敌我双方的必争之地。其早已成为中国国民党守敌的一个重要外围据点,作为主阵地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两个排把守。他们大部分是8年以上的老兵(云南兵),曾受美国顾问团的训练,敌师长夸他们是“最善突击”的部队。他们半美械装备,火力配置较强,有轻重机关枪几十挺和六○炮等重火力。在半径50米范围内,密密层层前后交错构筑了20余座地堡,相互沟通的5个地堡群构成三道防线;还有暗道通向城里。地堡之前设置了梅花椿、铁丝网、地雷、鹿、陷脚坑、绊马索、深壕等障碍物,左右两侧的地堡群和西、南两面城头上的火力,可以将武家小庙交织成一片无缝的火网。
解放军二纵5师14团3营10连奉命夺取武家小庙。
9月30日12时28分,我军开始炮轰,10连向武家小庙发起冲击。顿时,敌我双方的各种炮弹爆炸声响成一片,震耳欲聋,无数挺轻重机关枪喷吐着火舌,火光刺眼,武家小庙成了一片火海。
只见一个短粗胖的青年战士和他的同志们冒着密集的枪弹,肩上扛着接在一起的三根爆破筒就向外围工事扑去,轰隆一声,敌人的一个重机枪班被炸上了天。这位青年战士就是1班班长、共产党员王凤江。他乘着硝烟,紧跟着连长率领的尖刀班,跨过击毁了的工事,逼近了地堡。在接近第一道地堡的时候,连长牺牲了。同志们高喊着为连长报仇,迅速突破敌人第二道防线,占领了武家小庙主阵地。
几分钟后,敌人开始反扑,敌我双方展开了一场激烈的血战,当他们突破敌人第二道防线、接近第三道防线的时候,王凤江紧紧贴在武家小庙的断墙上,被敌人城头火力和地堡火力围在火网里。他身边穿过雨点般的轻机枪子弹,有一梭子子弹骤然从他眼前擦过,烤焦了他的眉毛。当时整个武家小庙的阵地上添满了千百个炮弹坑,断壁残垣被枪弹穿透像蜂窝一般。
突然,一颗炮弹落在墙边,墙被打倒,王凤江被气浪掀翻在地,滚下了交通沟,他的头被土埋了起来。他猛地翻了个身,端起从敌人手里缴获的美式铁把子冲锋枪,继续向敌人射击。
10连的两个机关枪班,只剩下两挺机枪还能射击。连长牺牲后,副连长受了三处伤,硬被同志们拉下火线,7个排级干部有6个牺牲,其他几位也负伤。
王凤江抬头看了看,身边的同志已经不多了,一个班只剩他和刘茂才两个人,全连包括炊事员在内只剩下21人。王凤江喊着说:“大家听我指挥,坚持到最后就是胜利,狠狠打呀!”同志们在他的指挥下,顽强作战,奋力反击,誓同阵地共存亡。
经过激烈战斗,阵地上弹药不多了,王凤江摸了摸身边那支冲锋枪,只剩下3梭子子弹,于是他就不再打连发,只等敌人冲近了才瞄准射击,一枪打一个。
枪声稀疏了,敌人认为反冲锋的时机到了。在第三道防线前集结40余名顽敌,准备冲锋反扑。在这千钧一发之时,凑巧炊事员老高拾到敌人一箱炮弹,王凤江抓起来一看,是六○炮弹,他当即拧掉保险针,顺手甩出去。正好打中集结后将要冲锋的敌群,将敌人炸得血肉横飞,狼哭鬼叫,打退了敌人的第七次反冲锋,也是最后一次反扑。
枪声不停地响着,夹杂着清脆的手榴弹爆炸声。手榴弹从敌人的阵地扔过来,又被10连战士勇敢地接着扔回去。
敌我之间反复争夺地堡,十分激烈,10连战士占领了地堡的顶上,敌人还用小部队拼命地向外冲锋。敌人绝望的火力打得武家小庙烟雾腾腾,王凤江和他的战友们坚持在第二道防线上,寸步难进,眼巴巴地望着第三层地堡近在百米之内。
时间已是下午6点多了,战斗一直进行了6个多钟头,王凤江眼看任务不能完成,他望着身边的5班党员姜得有说:“我是党员,我不怕死,是共产党员的跟我来。”他说着,端好冲锋枪,拿起两个手榴弹就向前冲。姜得有说:“我也不怕死,我跟着你冲。”说着也一块冲了上去。所有的战士都响应了王凤江的战斗号召,拿起武器,冲出战壕,冒着炽烈的火网,跟着王凤江冲锋,终于占领第三层地堡。
这场血战结束的时候,10连只剩下17位同志。王凤江和10连的同志以迅猛动作攻占了武家小庙并顽强坚守了7个小时,连续击退敌人少则一个排多至两个连的7次反冲锋,用血肉夺取和巩固了武家小庙阵地,顽守武家小庙的敌人,连同后来陆续增援上来的,共有500多人,除了50多个逃窜外,其余全部被歼。
武家小庙血战的胜利,为攻城部队准备了良好的冲击出发阵地。天黑后,13团接替了14团在武家小庙的防务。进入阵地后,他们连夜构筑了近千米交通壕,按两条冲击路线,一直延伸到距城墙50米的地方,同时构筑了各种火力发射工事、掩蔽部,并进行了伪装。
10月1日9时30分,解放军对义县城总攻的信号弹升起,炮兵将西南角城墙打开缺口,解放军攻城部队从武家小庙这个立足点上发起冲锋。10时30分许,一连尖刀班在班长徐福带领下,5名同志仅用4分钟时间率先登城,将红旗插上城头,最先突破义县城垣。
10月1日下午3时许,义县城解放,守敌万余人被全歼,敌师长王世高、副师长韩润珍被俘。
战后,10连被纵队命名为“钢铁七连”,王凤江等8名同志各记3大功。王凤江成了全军闻名的战斗英雄。
获得荣誉
解放战争中,王凤江英勇作战,先后荣立大功四次、小功七次。1950年9月,他出席全国战斗英雄代表会议和全国工农兵劳动模范代表会议,被评为全国战斗英雄。同年,他参加志愿军入朝作战,任志愿军第三十九军第一一六师第三四七团七连副连长。在抗美援朝战争中,王凤江参加了第一至抗美援朝第三次战役。1951年1月3日,在釜谷里战斗中,他率特别行动队攻占敌高地时中弹牺牲,年仅26岁,志愿军总部为他追记特等功。志愿军三十九军党委授予王凤江“保国英雄”光荣称号。
参考资料
开国英雄中的志愿军英烈.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2015-07-18
战斗英雄王凤江血战武家小庙.人民政协网.2024-01-12
目录
概述
人物生平
人物事迹
获得荣誉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