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识体
哲学术语之一
意识体,又称“精神力”,是一种哲学概念,其力量被称为“精神能”。这是一个尚未完善且较为模糊的概念。意识体是指在意识基础上形成的独立实体。唯心主义哲学和辩证唯物主义哲学对意识的理解存在显著差异,后者将意识限定为人特有的主观能动意识。
意识的本质
意识被视为自然界规律在人脑中的具体体现,同时也是自然界规律的自然表现。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生命维持自身物质形态稳定的基本自然逻辑。意识来源于物质,本质上是物质逻辑的一部分。由于受到物质及其相互关系的限制,意识无法脱离物质而单独存在。
意识体的杂谈
如果我们将意识体的意识和认知视为自然逻辑的部分体现,那么意识对物质性能的掌握和利用是为了更好地理解和融入这个无限的逻辑世界。然而,人类常常混淆物质和逻辑这两个基本概念。作为物质的产物,人类既是物质的,又是由物质逻辑塑造而成的意识逻辑体。作者倾向于将人类称为意识体,因为意识是无形的。尽管人类通常被视为独立的真实个体,但他们的物质性同样重要,不容忽视。在此,作者将人体的物质性暂时搁置一旁,将其与意识体区分为两个不同的概念。意识体的产生始于保持物质存在形态的基础逻辑。从蛋白质核酸有机化合物转变为生命的过程中,最重要的是“新陈代谢”这一特性,即通过外部获取能量和物质来维护自身形态的完整性。在自然选择的压力下,这种代表生命的最基本逻辑得到了加强,并以多种方式进行展现。“对物质的了解和利用”成为了生命最初阶段的一项基本特征,在随后的发展过程中,生命一直在不断地探索和利用物质,只要能量允许。基因和生殖是两种极为成功的进化策略。基因能够用极其微量的物质创造出像恐龙那样巨大的生命,这是一种奇迹。生殖则是在基因的基础上发展出来的自我复制机制,有效地保障了生命物质基础的延续。感觉器官多样性的发展增强了动物的意识,使其能够处理大量的信息流,从而形成了所谓的“意识体”。意识体开始反思一切物质,包括自己的身体。物质是意识的根基,同时也构成了意识的界限。物质对意识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因此意识的坚定性是不存在的。假设受限于物质的意识体单独存在,最终可能会因偶然事件而消亡,这是因为意识体不可能脱离其物质根源而单独存在。
物质与意识
物质是宇宙中所有真实存在的事物,由物质和能量组成。意识则是受限于特定物质群体的整体逻辑组合,它源自物质并受制于物质。规律是物质与物质之间、物质与能量之间、能量与能量之间固有的运动属性。宇宙是生命的创造者,它本身就是“道”的产物,宇宙中的一切物质都遵循同一个“道”而诞生,生命也不例外。作者认为,“道”难以用语言描述,它既生于无,亦归于无。宇宙可以理解为从一点衍生出无数物质和能量,经过爆炸式演化而不断膨胀,最终一切都将回归起点。根据现有的规则,可以推测起点将会再次引发宇宙的爆炸式演化,如此周而复始,永不停息。任何生命都属于宇宙,只有当人们对自身有充分的认识时,才能摆脱自我中心和傲慢的态度。宇宙中的一切,无论是生命、物质、能量还是宇宙本身,都可以用一个括号集合起来。意识的思考如果不超越自我范畴就没有意义,因为一旦有了自我,也就有了立场,而立场决定了思考的范围。物质是基础,意识源于物质,“道”创造了物质并体现了意识。意识是非物质的一种,是物质群体总体逻辑的组合。分子在能量作用下的反应维持了自身的形态,这种反应得到强化,物质拥有了保持生命最基本特征的能力,即新陈代谢。在其他化学反应中产生的丰富多样的物质形态促进了生命的变异,但新陈代谢这种能够保持物质状态的化学键却被始终保留了下来。之后出现了基因和繁殖这两种生命特征。基因负责记录,繁殖负责复制。新的生命体不断被创造,此时的意识仅仅是新陈代谢,包括简单的刺激和化学反应等。随着生物进化的推进,信息量不断增加,意识需要处理更多的外部信息,逐渐形成了神经中枢——大脑。意识是接收信息、处理信息、维持生命形态平衡的逻辑。意识被认为是由生命个体的所有物质组成的逻辑反映。意识受到身体的限制,大脑的形成、眼睛等强大的信息来源感官,以及语言等个体间交流的工具的出现,使得个人意识得以产生和发展。通过对身体的解剖和个人意识的研究,维持个人生理平衡变得相对容易。社会意识形态也随之产生,从家庭、国家到全球,甚至宇宙
参考资料
如何理解意识的本质.知乎专栏.2024-10-23
论意识(版本2).知乎专栏.2024-10-23
目录
概述
意识的本质
意识体的杂谈
物质与意识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