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8年,14岁的钱守一进入上海昆仑影业,从事拟音师工作。20世纪70年代,钱守一及其助手为科教片《泥石流》拟音,这是他人工拟音的得意之作,这部作品也被公认为中国电影史上成功拟音的精品。之后,钱守一的名声扩大,各地的影视单位邀请他前去相助。2017年,钱守一参与录制CCTV-4中文国际频道《
中国文艺》节目。
在逾半个多世纪的职业生涯中,钱守一先后为诸多
译制片、故事片、美术片、科教片和电视剧拟音,作品超过百部。钱守一的拟音作品《
城南旧事》《
大桥下面》《
沪剧雷雨》《
流亡大学》《
黑匣喋血记》连续五年获
上海电影制片厂小百花奖最佳似音奖。
1948年,14岁的钱守一进入上海昆仑影业,从事拟音师工作。钱守一还是
国家一级运动员,年轻时,他曾经夺得过上海电影局的乒乓球冠军和举重冠军。
20世纪70年代,钱守一及其助手为科教片《泥石流》拟音,这是他人工拟音的得意之作,这部作品也被公认为中国电影史上成功拟音的精品。《泥石流》发行后,外国电影拟音同行认为这不可思议。于是在外宾的见证下,钱守一率领12个助手当场表演片中“参天大树被连根拔起、山体塌落的轰鸣、石流滚滚而下”等场景的声音,使外国同行佩服。
之后,钱守一名声大噪,各地的影视单位邀请他前去相助,并许以优厚待遇。他有求必应,且对工作一丝不苟,对待遇从不计较。在配制电视剧《
杨家将全传》时,他认为剧组给的酬金太多,还退还了一大半。
1979年,电影《
傲蕾·一兰》中有一个烽火台起火的大场面,空旷的原野,一排烽火台在狂风中火势大作。后期加工时,拟音师钱守一使用的确良卡其布,在录音棚里来回抖动,模拟风、火声,用以小见大、以假代真的手法突出了画面的气势。1981年, 参与影视剧《
楚天风云》拟音工作。 1984年, 钱守一为
孙道临导演的《
雷雨》拟音。在为
芭蕾舞影片《
白毛女》拟音时,钱守一为了模拟“长达7秒的滚动
雷声”,常常跑到
上海文化广场,全天待在那里做拟音试验。
在逾半个多世纪的职业生涯中,钱守一先后诸多
译制片、故事片、美术片、科教片和电视剧拟音,作品超过百部。2017年,钱守一参与录制CCTV-4中文国际频道《
中国文艺》节目。
1948年钱守一刚进入昆仑电影公司,他的老师是当年的剪接师邬廷芳。作为邬廷芳的练习生,跟着老师剪接了多部经典的故事片,其中有
史东山导演的《
新闺怨》;
徐韬、
王为一导演的《
关不住的春光》;
陈鲤庭导演的《
丽人行》;还有《
三毛流浪记》和《
武训传》。
钱守一的学生苏东生是
上海电影制片厂的一级拟音师,1987年开始从事拟音工作,创造了《
大战红河边》等数百部电影中经典声音场景。
1981年,钱守一见一位同事吃住无着落,就将其接到家里,像对待自已的亲兄弟一样,不收饭钱、房钱。从1981年至2001年,钱守一搬过三次家,从
进贤路到
茂名北路,再到襄阳南路,这位同事也跟着全家迁徒三次。
2018年,
湖南广播电视台与
江西广播电视台拍摄《青春无悔》,请钱守一到
长沙市拟音,为了模拟“沉重的棉鞋踩踏积雪,深陷的脚印渐行渐远”的场景,摄制组原以为要花很多钱才能达到效果,钱守一则用几毛钱一包的淀粉放在布袋里捏来捏去,发出的正是编导所希望的“咕嗤咕嗤”的声音。
钱守一宁折不弯,坚持在生产一线上艰苦工作,其人又豪爽真诚,深得众多师傅们的赞赏。钱守一先生,是一个对事业、对朋友、对家人尽责尽心的人。(《
上海采风》杂志 评)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功高百丈岂朝夕而为”,
钱伯初长年累月去野外,去各种场合聆听、体察、分辨和研究各种声音,摸索恰如其分的模拟方式与表达手段,经历了无数次失败后才练就了一手绝活。他的拟音技巧有两大特色:一是所拟的声音精确地满足影视剧剧情的需要,逼真鲜明,有情绪感而且有立体感。二是他拟音时很少用庞大的设备与繁复的工具,总能以小搏大,以假乱真。(《
上海采风》杂志 评)
他是新中国第一代电影人,为《城南旧事》《
雷雨》《开天辟地》《
渡江侦察记》《杨家将》等多部影视作品拟音,他用声音锻造出的作品伴随了几代观众的成长。(《
南都娱乐周刊》周刊 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