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达隐形技术的核心原理在于减少目标物的雷达散射截面(RCS),以此达到隐形的目的。雷达散射截面是衡量物体反射雷达波强度的重要参数,数值越大,表示物体反射的能量越多,容易被雷达探测到。反之,如果能够有效地降低雷达散射截面,就能使得敌方雷达难以正确识别和定位己方目标。
雷达隐形的一种实现途径是利用吸收雷达波的材料,如吸波材料或透波材料,以减少目标物对雷达波的反射,进而降低雷达散射截面。吸波材料自
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首次应用于
德国潜艇的潜望镜上以来,已经得到了广泛应用和发展。现代吸波材料通常由具有独特电磁特性的物质组成,如铅铁金属粉、
不锈钢纤维、石墨粉、铁氧体等。这些材料可以分为涂料型和结构型两种类型,其中涂料型铁氧体吸波材料因其显著的降噪效果而得到广泛应用。
另一种实现雷达隐形的方式是通过改变目标物的外形,使其不易被雷达探测。这种方法被称为外形隐形技术,它通过对武器装备的外观进行特殊设计,以降低雷达散射截面,并且使返回的雷达波偏离侦察雷达的方向。对于飞行器来说,主要的威胁来自前方一定范围内的角度,因此通常会重点考虑减小前部的雷达散射截面。然而,外形设计也必须考虑到飞行器的
空气动力学性能,以免影响其飞行速度和机动性。例如,F-117A
隐形战斗机采用了复杂的
多面体外形设计,包括倾斜的表面和独特的机翼布局,这使得雷达对其的探测变得困难,极大地增强了其隐形能力。为了提高隐形效果,
隐形飞机还经常采取一系列措施,如避免垂直相交的连接面、减少大型平面、隐藏突出部件、缩小尺寸、采用平齐进气口和延长的弯曲进气管道等,以最大限度地减少镜面反射和波导效应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