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鲠
中医病名
骨鲠,中医病名,是各种骨类或其他异物哽于咽、喉或食道等部位所致的以咽喉刺痛、吞咽不利为主要特征的疾病。哽于咽部的称咽异物,哽于喉部的称喉异物,哽于食道的称食道异物。本病为临床上常见的急症之一,喉异物多发于儿童,可并发喉风而危及生命。
名词解释
骨鲠是因鱼骨等骨类或其他异物哽于咽、食道或喉所致的,以咽喉疼痛、吞咽不利的为主要特征的疾病;本病重则呛咳咯血,甚则引起窒息;若有染毒,可致肌膜腐烂化脓。
西医病名
西医学的咽、食管或喉异物可参考本病进行辨证施治。
基本病因
多因饮食不慎,儿童嬉戏、哭闹,或精神异常、昏迷、酒醉后误吞异物或吸入喉部;老年人义齿松脱坠入下咽;或企图自杀,有意吞入异物。
常见异物有鱼刺、骨片、果核、针、钉、钱币、小玩具、假牙、竹刺,较大的异物如果冻、花生仁、蚕豆、肉块等。
检查要点
1、咽异物
口咽部或间接喉镜检查发现异物多停留在扁桃体窝、舌根、会厌谷、梨状窝、咽侧壁等处。
食道钡棉X光透视、拍片或食道镜检查可发现异物多停留在食道入口及胸上段。
3、喉、气道异物
直接喉镜、支气管镜或影像学检查可发现异物。
诊断原则
病史
有明确的误吞或吸入异物史,儿童异物史可能不明显。
临床症状
辨证论治
辨证要点
误咽异物后要立即就医,切忌强行下咽,以免造成食管异物,或损伤食道,增加并发症和取出的困难。咽、食道或喉部异物的治疗,应以取出为主。如异物损伤致患部染毒,红肿化脓者应配合内服药物治疗。
治疗原则
本病的治疗以及时取出异物为基本原则,根据梗阻的部位,采取不同的外治法。如黏膜损伤、外感邪毒,则配合内治。
外治
内治
患部刺伤,中医辩证邪毒侵袭症状:患部疼痛,吞咽尤甚,饮食难入,痰涎壅盛,语音含糊,转颈受限;伴发热,颌下臖核肿胀、压痛;舌红,苔黄腻,脉数。
转归预后
骨鲠及时诊治,预后较好。若有染毒则病情加重;食管异物损伤大血脉可引起大出血而死亡;喉异物易阻塞气道,若抢救不及时,可致窒息。
注意事项
文献摘要
《圣济总录·卷一百二十四·咽喉门》:“治鹅鸭及鸡骨鲠在喉中,桂香散方:桂去粗皮半两,陈橘皮汤浸去白焙一分,上二味捣罗为散。每用一钱匕,绵裹含咽,十度其骨软渐消。”
参考资料
骨鲠.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2024-10-09
目录
概述
名词解释
西医病名
基本病因
检查要点
诊断原则
病史
临床症状
辨证论治
辨证要点
治疗原则
外治
内治
转归预后
注意事项
文献摘要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