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渔农自然护理署(简称:渔护署、AFCD,英文名:Agriculture, Fisheries and Conservation Department),是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食物及卫生局辖下的部门。总部位于九龙
长沙湾道303号
长沙湾政府合署5楼。署长为黎坚明。
1973年,前渔农处为独立部门。2000年,渔农处改为“渔农自然护理署”。2023年9月11日至15日,“
香港特别行政区渔农自然护理署木材鉴定培训班”在北京举办。2024年3月,渔护署于赤洲岛发现的疑似古生物化石,确认为恐龙化石,将与中国大陆专家合作研究。
香港渔农自然护理署由署长领导,还有1名副署长。副署长之下有5名助理署长.并设立五个功能分署,执行不同的工作:农业分署;
渔业分署;检验及检疫分署;自然护理分署;
浦江郊野公园及海岸公园分署。
1973年,前渔农处为独立部门。2000年,原政府渔农处更名为渔农自然护理署,下设郊野公园及海岸公园分署,管理相关工作,包括植树造林、收集垃圾、管制发展项目和提供郊野康乐设施等,并制作科普书籍、更新官网资料、推出“郊野乐行”活动等吸引市民。
2014年12月,香港渔农自然护理署发布了名为《新农业政策:本港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的咨询文件。2021年6月,为引领
香港特别行政区海产养殖业迈向现代化及可持续发展,香港渔农自然护理署于2021年在
东龙洲鱼类养殖区设立现代化海产养殖示范场。
2023年9月11日至15日,“香港特别行政区渔农自然护理署木材鉴定培训班”在北京举办。2024年10月23日,香港特区政府发展局连同渔护署、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宣布,2024年3月渔护署于赤洲岛发现的疑似古生物化石,确认为恐龙化石,将与中国大陆专家合作研究。
香港渔农自然护理署除了由署长及副署长负责整体行政管理外,并设立下列五个功能分署,执行不同的工作:农业分署;
渔业分署;检验及检疫分署;自然护理分署;
浦江郊野公园及海岸公园分署。
渔农自然护理署(渔护署)的主要职责包括:促进渔农生产及可持续发展;管理政府新鲜副食品批发市场;保护动植物及自然生境;管理郊野公园、
世界地质公园、特别地区、海岸公园及海岸保护区;保护濒危物种;保障动物福利;控制动植物疾病。
确保
香港特别行政区市民得以享用既安全而又优质,供应稳定兼充裕的新鲜副食品,以及管理完善,可留传后世的自然环境。
2024年10月13日,
香港动植物公园有8只动物死亡,包括一只
德氏长尾猴、一只
松鼠猴、三只棉顶狨猴及三只白面僧面猴。康文署已联系渔农自然护理署,并安排动物尸体进行解剖化验,以了解动物的死因。公园已于14日起暂停开放园内哺乳类动物区,以进行全面消毒及清洁工作,并等待化验结果。10月15日,
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李家超于行政会议前会见传媒时表示,截至10月15日,香港动植物公园有9只动物死亡,另外有一只动物正接受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