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劳斯·滕斯泰特(Klaus Tennstedt, 1926-1998),
德国著名指挥家,以其对
奥地利德国曲目的诠释而闻名,尤其是对古斯塔夫·马勒作品的深刻理解。曾任
德累斯顿歌剧院音乐指导,北德意志广播交响乐团首席指挥(1979-1981)以及
伦敦爱乐乐团首席指挥(1983-1990)。滕斯泰特被广泛认为是20世纪后期最伟大和最有影响力的指挥家之一。
克劳斯·滕斯泰特1926年6月6日出生于前东德
梅泽堡。他在
莱比锡市音乐学院学习
小提琴和
钢琴。在纳粹时代,他通过加入一支巴洛克乐团避免了兵役。1948年,他成为哈勒市立剧院乐团的首席小提琴手,但手指受伤结束了他的小提琴演奏生涯,他继续在同一剧院担任
声乐教练。滕斯泰特随后将他的才华转向指挥。1958年,年仅二的他便登上
德累斯顿歌剧院的音乐总监的宝座,成为当时全东德有史以来最年轻的首席指挥。1962年成为施韦林州立乐团和剧院的音乐总监。
1971年,滕斯泰特携妻离开
德意志民主共和国,之后在西德的基尔定居。他于1971年从东德移民,并在
瑞典获得
庇护。他曾在
哥德堡市剧院和瑞典广播交响乐团指挥。1972年,他成为德国北部基尔歌剧院的总音乐总监。从1979年到1981年,他担任汉堡
北德广播交响乐团的首席指挥,并在同一时期(1979年至1982年)担任明尼苏达管弦乐团的首席客座指挥。
上世纪70年代中期,他进军北美,先后与
多伦多交响乐团、
波士顿交响乐团两大北美顶尖乐团合作,以此奠定了稳固的国际声誉。1974年首次与多伦多交响乐团合作。他在美国的首次亮相是在1974年12月13日,与波士顿交响乐团一起指挥全
约翰内斯·勃拉姆斯曲目。接下来的一周,他指挥的勃鲁克纳第八交响曲获得了赞誉。他的表演受到了高度赞扬,因此他受邀在1975年的坦格伍德音乐节和布洛索姆音乐节上客座指挥。
1976年,滕斯泰特被邀请到
英国担任指挥。1977年,他首次与
伦敦爱乐乐团(LPO)合作,随后于1980年被任命为其首席客座指挥,并于1983年成为首席指挥。由于健康原因,他于1987年辞职,但后来被任命为其荣誉指挥,并于1986年重返伦敦爱乐乐团录制了
马勒的第八交响曲(“千人交响曲”,EMI DSB-47625),并于1991年11月(第六交响曲)和1993年5月(第七交响曲)指挥了马勒音乐会。他在1992年与
纽约爱乐乐团的最后一次客座演出后,根据医生的建议,于1994年10月完全退出指挥。他最后一次指挥是在1994年6月,当时他在
牛津大学的学生乐团排练,几天后他获得了荣誉博士学位。他于1998年1月在德国基尔的家中因
喉癌去世。
滕斯泰特堪称是战后对德国古典及浪漫乐派作品最专擅的顶尖人物,他的诠释总有着非凡的深度,经常有撼动人心的演出。EMI这款由滕斯泰特指挥
伦敦爱乐乐团演绎的瓦格纳
歌剧管弦乐集锦便是最好的见证。此时的
滕斯泰特正处于病痛开始缠身的时刻。但他仍以极大热忱演绎作品。滕斯泰特尊重乐团的每位成员,又能够适时指点细节、激励乐团形成合力。他认为,只要音乐表现出色,细节的瑕可以用音乐性带过。但他对歌剧的要求非常严格,当时很多人都无法说服他灌录瓦格纳歌剧的唱片。而
东京演出的影碟格外珍贵的原因,是它让人们听到并看到滕斯泰特在瓦格纳音乐上最贴近
理想状态的呈现。
碟中收录了由滕斯泰特指挥演录瓦格纳五部
歌剧作品中的管弦乐篇章段落。包括《汤豪瑟》的“序曲”和“维纳斯堡中的酒神祭”、《黎恩济》的序曲和《纽伦堡名歌手》第一幕的
前奏曲。《诸神的黄昏》是瓦格纳最著名的歌剧巨作——四联剧《尼伯龙根的指环》中的最后一部,在这张影碟上,选录的是该剧“黎明与齐格菲的莱茵之旅”和“齐格菲的葬礼进行曲”。
影碟的最后一曲是《女武神》中那段最著名的
乐段——“女武神的骑行”。录音出自他带领
伦敦爱乐乐团于1988年10月18日在东京山多利
音乐厅的现场演录。这座在
亚洲设施与音响效果属于顶级的音乐厅,迎来了世界顶尖指挥家与乐团的演录,演出的影音效果也绝对是一流的。滕斯泰特在观众掌声中出场,他头上稀疏灰白的头发清晰可见。但是在演出中,哪怕已患病在身,汗珠不断溢出,他却始终保持着旺盛的精力指挥乐团。在画面和音乐声中,人们可以感觉到,他最大的诠释特色是既严谨又细腻,极善于在起伏流畅的
乐音中融入自然迸发出的情感。在滕斯泰特倾心投入的感染下,包括打击乐手在内的乐团成员们,几乎个个都有异常突出的表现。感谢影碟为我们提供了“耳闻目睹”的音画场景,通过细品慢嚼,让人体会到演出中的每个细节,都是那么精致入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