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润操纵是指企业管理层为了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利用法规政策的灵活性或违规手段,对公司财务利润或获利能力进行操纵的行为。这种行为可能会给证券市场带来非理性因素,影响市场的健康运作。
利润操纵的主要动机在于企业希望通过对财务利润的操纵来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具体来说,国有企业可能通过调整利润来完成承包利润,或者隐藏利润和资产以逃避税费。上市公司在首次公开发行和配股阶段,也可能通过财务包装来满足相关要求并提升股价。此外,企业还可能通过利润操纵来传达稳定的盈利信息,吸引投资者,或者在资产所有者对经营者业绩评价和奖励机制下,通过虚报利润来获取不当利益。行政干预、
财务会计主体多元化和社会审计监督不健全等因素也会助长利润操纵的发生。
利润操纵的手法多样,其中包括利用会计确认基础的主观性、会计计量理论的局限性、会计制度规定的自由度,以及特定的上市公司背景下的特殊手段。这些手段可能涉及关联购销、资产重组、费用分摊、会计个体变更等方式。此外,企业还可能通过违法违规的手段,如改变费用成本的确认和计量、虚列或隐瞒收入、费用摊提不合理等,来达到操纵利润的目的。
预防和管理利润操纵的关键在于完善会计法规,尽可能缩小会计政策和会计方法的不确定性。这可以通过采用物价变动会计、健全
内部会计监督体系、改善外部环境、构建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加强会计信息监管等方面来实现。此外,企业负责人应对本单位的损益真实性负责,推行会计委派制,提高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以防止利润操纵的发生。
利润操纵与盈余管理的区别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首先,利润操纵是非法的,而盈余管理可能是合法的。其次,利润操纵使用的手段超出了会计法律法规和准则的范围,而盈余管理则在规定范围内进行。第三,利润操纵的动机是为了个人不当获利,而盈余管理的动机可能是为了满足股东财富最大化的需求或其他正当理由。最后,利润操纵会导致不当获利,而盈余管理可能产生积极或消极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