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宫
长安城桂宫
桂宫遗址是汉长安未央宫长乐宫建章宫遗址之外的一处重要皇家宫苑遗存。建于刘彻太初四年(前101),又称“四宝宫”。桂宫位于长安城西部,在未央宫北边。南邻直城门大街,东以横门大街与北宫相望。其规模较长乐、未央等宫要小,周四十余里,据考古勘探,桂宫宫城平面形制为长方形,南北长1800米,东西宽880米,周长5360米。宫中主要建筑有龙楼门、鸿宁殿及明光殿、走狗台等。有阁道南通未央宫,西接建章宫神明台。
简介
桂宫是汉武帝时期后妃居住生活的宫殿,建筑十分奢华,其中桂宫二号遗址是桂宫中最大的一个宫殿遗址,它分南院和北院两个部分,面积4000多平方米。此前,中国社科院考古所和日本奈良国立文化财研究所曾两次对这里进行了发掘。国家文物局、陕西省西安市文物保护部门对桂宫二号遗址的保护非常重视,并期望在保护形式上有所突破。
遗址保护
中国社科院考古所汉城考古队继先期对汉长安城未央宫等遗址发掘后,于一九九六年转入对桂宫的发掘,并首次与日本联合发掘了桂宫二号遗址。
据了解,桂宫二号遗址保护工程施工以前,专业人员对已发掘的遗址进行了非常详细的测量,包括大小、深度、布局乃至每一个铺地砖、每一个石块的位置、大小都测量得非常详细。遗址回填保护后,在遗址的上部再以1∶1的比例对遗址进行科学复原(原遗址位于“克隆”遗址下部1.5米左右)。所用材料均跟遗址十分接近,达到了“以假乱真”的效果,既保护了遗址,又满足了观赏的需要。据悉,整个工程占地4000余平方米,总投资100多万。
复原后的遗迹面积约六千多平方米,四周以栅栏墙围护,长约八十米,宽约六十米的大殿台基突兀于地面之上,两百多个柱础洞分布在四周。宫殿的台阶,水井,渗井,水道都按照原物进行了模拟布置。台基下还以卵石或石片砌成了檐下散水,廊道铺有仿汉花砖,清晰地反映出当时宫殿的建筑布局和风格。
考古新发现
古代首都被认为是国家的物化缩影,后宫、皇宫则被认为是都城的政治中枢。都城、宫城(包括后宫)作为国家历史的主要物化载体,是考古学中反映、研究古代国家历史最集中、最深入、最重要的研究项目。西汉作为一个中央集权的统一的封建帝国,是我国古代历史上帝国时代真正形成的时期。汉长安作为当时全国政治中心和文化礼仪活动中心,是西汉王朝国家历史的缩影。因此,汉长安城考古无论是在汉代考古还是在古代都城考古上,都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而宫殿建筑考古发掘和研究又是都城考古的重中之重。
隶书记载,桂宫是西汉刘彻时专为后宫嫔妃修建的一座宫殿。1997年,经国务院特别许可,国家文物局批准,中国社科院考古所与日本奈良国立文化财研究所合作进行汉长安城桂宫遗址考古发掘,发掘工作至2001年5月结束,后转入考古调查、发掘资料整理和发掘报告的撰写阶段。
桂宫遗址是汉长安未央宫长乐宫建章宫遗址之外的一处重要皇家宫苑遗存。这次发掘是第一次对其进行全面、科学的考古发掘。宫苑遗址的考古工作难度较大,在对桂宫遗址的考察中,课题组首先用铲探方法,搞清桂宫的范围和遗存分布情况;在此基础上针对不同性质的遗存采取不同的方法,如对线性分布的宫墙遗存采用解剖的方法,对一般建筑遗存采用试掘方法,对重要建筑遗存采用全面揭露的方法等。课题组将考古资料与文献资料紧密结合,最终判定了桂宫的建成和使用年代。特别是利用瓦当的特点,将桂宫的时代定为西汉中晚期。根据二号建筑遗址的南院、北院的不同建筑特点,将南院判定为“朝”,北院判定为“寝”。而将二号建筑以北的高台判定为“苑”,都极富启发意义。根据二号建筑遗址所发现的半地下房屋遗存,与出土同类遗存的未央宫椒房遗址进行比较研究,作者指出这种半地下房屋建筑是汉代后妃宫殿遗存的一大特点,同时也是一项重要的发现。
桂宫发掘报告由前言、桂宫遗址调查、钻探、试掘和发掘的详尽论述、结束语和附录组成。报告有彩版50幅、黑白版158幅、插图(包括线图和拓片)135幅。通过田野考古工作取得的资料,揭示出桂宫建筑遗址群的布局(大型宫殿建筑遗址位于宫城中南部、它与宫城南墙之间没有任何建筑,而其他附属性建筑和库房等建筑则分布于大型宫殿建筑的北面和东西两侧)反映了汉代后妃宫城的形制。已开展田野考古工作的桂宫遗址(多有地下和半地下建筑及出土文字瓦当中以“长生无极”当为主),反映出汉代后妃宫殿建筑的特点。桂宫二号建筑遗址的南院殿堂、北院寝居的“前朝后寝”、“前堂后室”的建筑格局,说明汉代后妃的主要宫室建筑亦遵循了皇帝朝寝建筑的制度。至于二号建筑遗址中的南院殿堂、北院寝居及“土山”的建筑群组合,反映出设计者追求的人与自然和谐的建筑理念。这种建筑设计思想,对其后的中国古代建筑产生了深远影响。
该发掘报告的成果主要体现在:通过调查与发掘,进一步确定了桂宫的具体位置;探清了桂宫宫城的形状,并对南城门进行了发掘,确定了此门即文献所记载的“龙楼门”;发现了桂宫城内七座宫殿遗址及道路遗迹,基本上弄清了宫城内的布局;通过对二号、三号、四号宫殿建筑的发掘,探明了桂宫主要宫殿建筑的形制布局,这些宫殿建筑基本继承了先秦的“前朝后寝”或“前堂后室”的建筑格局;确认桂宫的性质为后妃居住的宫城;判明了桂宫的年代为刘彻时兴建,使用于西汉中晚期。
价值意义
长安在我国古代城市发展史上占据极其重要的地位,既继承了先秦列国首都的特点,又逐渐使其规范化、制度化,给以后历朝都城规划带来了很大影响。同时汉长安城又是集中反映了西汉王朝政治、经济、文化等特点的一座城市,对其发掘和研究,对探索当时社会发展亦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桂宫遗址的全面勘察与发掘,不但完善了学术界对汉长安城总体布局的认识,还填补了对古代后宫宫殿建筑考古发掘的空白。此前中国考古学界对中国古代都城建筑的发掘多关注于大朝政殿一类的建筑,对后宫建筑发掘和研究相对薄弱。桂宫遗址的勘察与发掘,清晰地展示了汉代朝政设施与后宫建筑在建筑形制和建筑风格上的异同,为进一步研究汉长安的总体规划、后妃宫殿特点、皇宫与后妃宫的异同及我国古代首都制度、宫殿制度及建筑技术的发展等,提供了非常重要的基础性资料,同时对研究我国古代都城制度对日本古代都城的影响也具有重要意义。
由中国社科院考古所和日本奈良国立文化财研究所联合勘察发掘汉长安城桂宫遗址,旨在推进双方的合作研究与中日文化交流。桂宫是建于汉武帝时期的宫城,而这一时期是西汉各种典章制度形成、奠定时期。两国考古学学者将根据共同签订的中日合作考古调查、发掘协议书规定的课题要求,对桂宫汉朝建筑遗址进行勘察发掘,对出土的实物资料进行全面整理。这一合作项目对研究西汉中期都城长安的布局结构、建筑材料特色,探讨它对西汉以后中日两国古代都城建设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资料
三、桂宫与北宫.陕西省地方志办公室.2024-09-24
陕西西安汉长安城遗址.陕西西安汉长安城遗址.2024-09-24
目录
概述
简介
遗址保护
考古新发现
价值意义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