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勘学释例
校勘学释例
《校勘学释例》是一部中国古籍校勘学专著,将古籍产生窜乱讹误的现象归纳为5 类:行款误例、通常字句误例、元代用字误例、元代用语误例、元代名物误例。
出版信息
作者:陈垣
出版社:中华书局
出版年:2004-05
页数:160
定价:12.00元
装帧:平装
丛书:国学入门丛书
ISBN:9787101036749
内容简介
《校勘学释例》原名《元典章校补释例》,是国学大师陈垣在校勘《元典章》基础上,分条陈列旧刻至误的类例,总结概括了校勘学中一些带有普遍性的现象与校勘方法,是校勘学上一部带有总结性的重要著作。校勘之学起因于文件传写中的错误率太高,文件越古,传写的次数越多,错误的机会也越多。校勘学的任务就是要改正这些传写中出现的错误,恢复一个文件的本来面目,或使它和原本差别最微。
目录
元典章校补释例序/胡适
卷一 行款误例
第一 有目无书有书无目例
第二 条目讹为子目例
第三 非目录误为目录例
第四 误连上文例
第五 错简例
第六 阙文例
第七 字体残阙径行删去例
第八 空字误连及不应空字例
第九 正文讹为小注小主讹为正文例
第十 抬头遗迹改革未尽例
第十一 表格误例
卷二 通常字句误例
第十二 形近而误例
第十三 声近而误例
第十四 因同字而脱字例
第十五 因重写而衍字例
第十六 因误字而衍字例
第十七 重文误为二字例
第十八 一字误为二字例
第十九 妄改三例
第二十 妄添三例
第二十一 妄删三例
第二十二 妄乙三例
卷三 元代用字误例(略)
卷四 元代用语误例(略)
卷五 元代名物误例(略)
卷六 校例(略)
重印后记
附录 《校勘学释例》、《史讳举例》简体横排标点本说明/陈智超
作者简介
陈垣(1880~1971),字援庵,新会区人。中国近代史学家。曾任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台湾辅仁大学教授,北京师范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第二所所长。在宗教史、元史、年代学、校勘学、辑佚学和史讳学等方面有创造性成就,著有《二十史朔闰表》、 《中西回史日历》、 《史讳举例》、《元典章校补》、《中国佛教史籍概论》等。作者出于讲授校勘学的需要,从《元典章校补》(10卷)所录的1.2 万条谬误中择出十分之一作为典型校例,并归纳出若干校勘的理论和方法,编成《元典章校补释例》,后改名《校勘学释例》,1931年由北京大学国学研究所印行,1959年中华书局重印。
补充说明
每类又归纳出致讹原因,例如在“通常字句误例”中指出某些字句在读写时有易误因素,指出有“形近而误”、“声近而误”等11种致讹原因。
《校勘学释例》还在历代学说的基础上概括和归纳出“校法四例”:
1、对校法,即以同书祖本与别本对校,其作用是可校各本的异同;
2、本校法,以本书前后内容互证,抉摘差异,以知谬误,此法宜用于未得其他资料之时;
3、他校法,凡著书均有采录前人或为后人所引用的现象,故可用他书校本书,这也是证明书有讹误的良法
4、理校法,凡遇无古本可据或数本互异而无所适从时,则应由通误者断于情理,故名“理校”。
“校法四例”提出的4 种校勘方法是对中国长期以来校勘工作经验和方法的总结,对于文献校勘工作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丛书信息
国学入门丛书 (共19册), 这套丛书还有 《史部要籍解题》,《训学概论》,《古文字学初阶》,《唐诗杂论》,《古典目录学浅说》 等。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1.com/id.php on line 362
目录
概述
出版信息
内容简介
目录
作者简介
补充说明
丛书信息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