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岌
刘岌
刘岌(1421-1505),字凌云,四川涪州(今重庆市涪陵区)人,明朝政治人物。景泰五年(1454)进士,官至礼部尚书
人物经历
刘岌,字凌云,四川涪州(今涪陵)人,景泰五年(1454)进士,授吏部验封主事,迁吏部郎中。丁忧守制,服阙改户部两年,仍补文选。刘岌清勤慎时,时人与之。
累官至太常寺卿、礼部尚书仍掌太常寺事。久典秩祀,练习仪章,容貌魁杰,音吐鸿畅,为朱见深所宠,加太子少保。以疾乞致仕不允,敕兵部除其兵籍。
弘治二年(1489),复以老丐休致仕,赐驰驿,并赐银以还。朱祐樘命有司每年赐予米粮。弘治十八年(1505)八月初六日卒,赐祭葬如例,墓在涪州金装岩。
主要作品
刘岌善文工书,所著诗文大都散失。《涪州志》录有刘岌代表诗作《和新建致远亭》;《刘氏宗谱》录有刘岌所书《北岩饯游记》;涪州城南“大龙桥”名为刘岌所题。
参考资料:
人物评价
岌平生谦虚谨慎,亟称人之善闻,论人过失著止之,或面侮之亦不校。
轶事典故
老年得子
刘岌的妻子去世后,妾非常嫉妒。婢女生了个儿子,妾命令仆人把孩子扔掉,仆人抱着孩子扔到城下,然后回来向妾索要银子买棺材。恰好刑部的一个小吏经过城下,听到孩子的哭声就抱走了,邻居周帽儿看到了这件事。仆人出来问孩子在哪里,周帽儿把实情告诉了他。仆人回去后,欺骗他的妾说:“孩子死了,已经烧掉了。”刘岌从官署回来,妾说:“婢女刚才生了个女儿但没养活,扔掉了。”等到刘岌辞官回到涪州,有个同乡某人担任行人之职,出使回来,拜访刘岌时问道:“您有儿子吗?”刘岌说:“没有。”那人说:“您有儿子,现在已经七岁了,怎么说没有儿子呢?”刘岌吃惊地询问原因,那人详细地把事情告诉了他。刘岌说:“您能让孩子回来,那么刘家就有后代了,这是您的恩赐啊。”于是派遣一个仆人带着一百两金子,跟着行人到京城去赎回孩子。到了京城,那个小吏已经任职期满离开了。有人告诉他说:“小吏还住在崇文门外的某条巷子里。”赶紧前往,拿出金子赎回孩子。小吏的妻子像爱自己亲生的孩子一样爱这个孩子,哭着拒绝交出孩子。行人再三劝说,才同意。小吏于是和仆人送孩子到涪州。亲朋好友听说这件事,凑钱举办宴会,前去迎接他们。刘岌看到孩子,抱着孩子大声痛哭。有人作诗说:“八旬老父江边立,七岁孩儿天上来。”大概是说他在年老的时候得到儿子,在分离绝望之中就像是上天赐予的一样。
研究书目
《明史》
参考资料:
参考资料
明代两朝礼部尚书刘岌.重庆历史名人馆微官网.2024-09-16
《卷三·奇遇纪》.ChineseTextProject.2024-09-17
目录
概述
人物经历
主要作品
人物评价
轶事典故
老年得子
研究书目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