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介克(1930年5月—),男,安徽安庆人,生于法国图卢兹,中国著名分析化学家。
人物经历
1950年-1955年 武汉大学化学系
分析化学专业毕业。
1955年-1983年 武汉大学化学系助教(至1961年)、讲师(至1973年)副教授。
1990年至今 武汉大学化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1958年-1991年 武汉大学分析化学教研室、研究室主任。
1985年-1997年 武汉大学
应用化学研究所副所长。
1988年-1996年 国家教委科学技术委员会
化学学科组组员。
1990年-1998年
中国稀土学会理事、稀土分析专业委员会主任。
1994年至今
中国化学会第二十四届、二十五届理事会理事、
分析化学学科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程介克1930年5月23日出生于法国
图卢兹(Toulouse)。一岁多随父母回国。1955年武汉大学化学系毕业,留校工作至今。现任武汉大学化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教委科学技术委员会化学学科专家组成员,兼任中国化学会理事及分析化学委员会副主任、高等学校化学学报副主编等。在国内外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出版专著3部。其父早年留学
法国勤工俭学攻读化工。程介克受父亲影响,在中学时就偏爱
化学。他的爱人和女儿都毕业于武汉大学化学系,是“化学世家”。
1955年程介克毕业留校任教后,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8年他就出任化学系
分析化学教研室主任。当时化学系教师认真教学,但开展科学研究甚少。他力主教师必须同时开展科研,提高学术水平,以利提高教学质量。
湖北省一直食用
海盐,解放后在
应城市石膏矿中发现盐矿层,能否食用需作全分析。他组织教研室教师承担了此次有关国民经济的分析任务,组织师生进行系统分析,包括盐矿中常见元素和
稀有元素,如锂、、等。结果表明应城盐矿的盐可以食用,从而结束了湖北省长期食用海盐的历史。在开展矿盐分析中,他还将分析方法扩大应用到海、湖、井盐中的稀有元素分析。1960年在武汉大学召开了“全国海湖井矿盐中稀有元素分析学术报告会”,受到轻工业部领导和与会专家的好评。由于
分析化学教研室在教学和研究中取得显著成绩,1960年该教研室被评为全国教育战线先进单位之一。
研究方向
长期从事分析科学研究工作,对中国稀土元素分析化学的发展做出了贡献。发展了金属
配位化合物高效液相色谱新体系。在中国率先开展毛细管电泳在线检测系统研究。
主要贡献
科研成果
推动中国稀土元素分析化学发展
稀土元素由于特殊的4f 电子结构,具有特殊的电学、光学、磁学性质。但17种稀土元素的化学性质十分相似,相互分离,是个难题。长期以来,国家不得不用低价出口
混合稀土粗产品,再用高价进口高纯单一稀土化合物。高科技所需光电及发光材料要求四到六个9高纯单一稀土产品,而当时中国仅能分析二到三个9纯度的稀土。程介克利用α-
羟基异丁酸离子交换富集分离高纯
氧化钇中痕量稀土杂质的途径,提出五到六个9高纯稀土分析方法并组织教师到
中国有研、北京化工厂和上海跃龙化工厂推广应用,及时解决了高纯稀土材料研制中存在的分析问题。
包头矿和稀土钢铁中含大量基体铁,严重干扰稀土的光度测定,须采用冗长费时的分离操作,分析效率低。一位研究生在离子交换分离稀土时,采用ZnEDTA作淋洗剂,并发现在此介质中光度测定稀土,抗干扰能力很强。程介克十分重视这一偶然发现,经过深入研究,提出了配位缓冲掩蔽机理,不用分离干扰元素,直接测定复杂样品中稀土,使分析效率提高十余倍。
开展金属高效液相色谱研究
在金属
配位化合物高效液相色谱及痕量元素测定及形态分析中,国内外一般沿用经典的
萃取剂或显色剂,工作缺乏系统。他利用合成有机分析试剂方面的优势,系统探索各种类型试剂的取代基及位置异构体对分离的影响,总结有关规律及影响机理,在这一研究领域取得新成果,提出分离和测定痕量和、稀土元素和重金属环境污染元素及形态分析的新试剂、新体系和新方法。
铂族元素的分离及测定一直是个难题。程介克从多元配位络合物着手,探索辅助络合剂的影响,提出8种痕量铂族元素快速分离及测定的新体系。
程介克在大量痕量元素及形态分析研究工作基础上,撰写出版了《痕量分析》(化工出版社,1993年),并两次获得国家教委科技进步奖(1993年/1998年)。
开展毛细管电泳研究
毛细管电泳是20世纪80年代初发展起来的一类分离技术,具有分离效率高、快速、样品量少及试剂消耗少等特色,适应生物大分子
脱氧核糖核酸、
蛋白质及
多肽分析的需要。程介克在1990年就着手毛细管电泳研究的准备工作。1991年撰写了“高效毛细管电泳研究现状”综述,他认为毛细管电泳的研究和应用依赖于在线检测系统的功能和水平的提高。商品毛细管电泳仪通常仅附有光度检测器,他独树一帜地对多种光学和电学毛细管电泳检测系统开展研究。在光学检测方面,他将第三代光学检测器电荷耦合器件(CCD)应用于
分析化学中。经过反复摸索,终于建立毛细管电泳/激光诱导
荧光CCD检测系统,应用于
核酸分析、
结核病及性病基因诊断、
黄鳝性别及鲤鱼种族基因鉴定等研究。还开拓了CCD多波长图像检测复杂体系中多组分工作,并应用于鼠神经节中多种氨基酸神经递质分析。
在毛细管电泳/化学发光检测系统研究中,程介克根据化学发光寿命很短的特点,研究实时检测最强信号,并革新沿用的柱后衍生模式,降低背景信号,显著提高了
信噪比,较已报道最灵敏结果提高两个数量级,钴的浓度检测限达到5×0-13mol/L,质量检测限20zmol(z=10-21),且使分离与检测更易匹配,扩大了方法的应用领域。
在毛细管电泳/电化学检测中,为了消除高
电场对电化学检测的干扰,传统采用折断毛细管,再用套管连接的方法。程介克独辟蹊径,用蚀刻法巧妙消除干扰,不需折断毛细管,不外加大管,避免死体积增加和溶液泄漏等严重缺陷。论文发表后,被迅速引用,并被推广应用于电致化学发光检测及毛细管电泳/质谱联用接口。他设计建立的单
细胞进样/毛细管电泳/微电极安培检测系统检测了鼠单个活交感神经细胞(直径15~25μm,体积2~5pL)中amol (a=10-18)量
盐酸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神经递质。
1999年程介克的研究已深入到单个细胞释放神经递质的时空监测。他已成功建立芯片毛细管电泳/激光诱导
荧光CCD检测系统及纳米微电极快速扫描循环伏安检测系统,开展单个细胞甚至单个
囊泡(直径数百nm,一个细胞内约有数千个囊泡)释放神经递质的时间分辨及空间分辨监测。
科研课题
程介克教授课题组研制的新型低噪音碳纤维纳米电极(直径约100纳米),实时监测PC12
细胞中单个囊泡释放
多巴胺。该成果发表于《
JACS》(J. Am. Chem. Soc., 2005, 127(25), 8914-8915)。
细胞胞吐(细胞分泌)是一个重要的生理过程,细胞分泌的机制长期以来都是争论的焦点,随着微电极的应用,在单细胞水平上对细胞分泌活动已经进行了大量研究。然而,微米电极只能检测单个细胞(微米级)的量子释放,不能检测单个
囊泡(纳米级)的释放,不能深入理解神经信号传导的机制。众多科学家在研究领域强调应用纳米电极解决这一难题的展望,但至今仍未见科研成果报道。
程教授课题组的实验表明,纳米电极能够高时空分辨监测到单囊泡释放。通过把电极放在
细胞表面不同位置检测,发现细胞分泌的空间差异。同时还发现,多个囊泡在同一位点连续释放的现象,这是首次监测到多个囊泡在细胞膜上同一位点连续释放神经递质分子-
多巴胺。并首次发现多个囊泡在同一位点连续释放在细胞胞吐生理学中起主要作用。这一发现为探索脑
化学中神经分子传导开拓了新思想、新途径和新方法。
荣誉
荣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
二等奖(1988)、
三等奖(1992)。
英国剑桥国际传记中心授予“20世纪成就奖”(1995)、“国际杰出带头人”,并聘为顾问评委。
美国传记协会授予“国际五百名杰出带头人”(1996)、“十年来最钦佩的人”(1995)、“世界五千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