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门关(Tiemenguan),为中亚的铁门关,是
中亚通往南亚丝绸之路上最重要的咽喉要道。铁门关位于乌兹别克斯坦最南端苏尔汉河州巴松镇西面的吉萨儿山布兹拉隘口,今乌兹别克斯坦和阿富汗交界地区,在古代,该地以北是粟特地区,距粟特史国故都竭石(今沙赫里萨布兹)约90千米;以南是巴克特里亚地区。
铁门关历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古典时期,属
波斯帝国。公元前4世纪,亚历山大大帝东征时曾途经此关。贵霜帝国时期,佛教通过此关传入中亚。控制此关的政权在山谷隘口处建立关门,一则防止来犯之敌,二则可向往来商团征税。中国唐贞观二年(628),高僧
唐僧曾经此关由中亚史国(即霜那国)进入吐火罗国(今阿富汗北部地区)。他在《
大唐西域记》中描述此关:"左右带山,山极峻峭,虽有狭径,加之险阻,两旁石壁,其色如铁。既设门扉,又以铁固,多有铁铃,悬诸户扇,因其险固,遂以为名。”可知此关因两侧山石色褐如铁,关门用铁包裹加固,关门悬挂铃制,关口坚固如铁四重含义而命名。
西汉张骞衔命出使西域曾路经铁门关,
班超也曾饮马于
孔雀河,故而人们又称孔雀河为饮马河"。
唐朝边塞诗人
岑参登铁门关曾赋诗一首:"铁关天西涯,极目少行客,关旁一小吏,终日对石壁,桥跨千仞危,路盘两崖窄。试登西楼望,一望头欲白"。这首诗,真实而生动的描绘出了铁门关的险峻,前凉杨宣部将张植进屯铁门关,击败焉耆王龙熙于遮留谷。
谢彬《
新疆游记》中有"两山夹峙,一线中通,路倚奇石,侧临深涧,水流澎湃,日夜有声,弯环曲折,时有大风,行者心戒"的记述。《
水经注》中称铁门关所在的峡谷为"铁门关",后人叫它"遮留谷"。铁门关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关旁绝壁上还留有"襟山带河"4个隶书大字。如今关旁山坡上还留有古代屯兵的遗址。
铁门关还流传着"塔依尔与卓赫拉"的民间传说故事。传说古焉耆国王的公主卓赫拉和牧羊人相爱,阴险毒辣的
丞相卡热汗唆使国王抓了塔依尔,并欲将他处死,卓赫拉得知后,机智地设法救出了心上人,丞相发现后立即派人追赶。这对情人夜奔出关时,不幸连人带马坠入了深涧。后人为缅怀这对为爱情和自由而死的恋人,在铁门关对面公主岭上建造了塔依尔与卓赫拉“麻扎”。
注:①俗话有“翻铁门槛”。比喻非常艰险、玩命的事情。②到
南疆公路沿线兵站、客舍,常为地穴式结构,是沙漠地区的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