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智寺名列
东山县十大庙宇之一,位于
福建省漳州市东山县风动石景区之内,紧依在铜陵关帝庙左边。宝智寺原称“保安堂”,为民众抗击倭寇保卫家园的习拳练武场所。明初改为祝圣习仪所,后因奉祀天尊,改名天尊堂,明成化三年(1467年)由僧圆球重建。清
康熙帝三年(1664年)迁界时焚毁,康熙十八年“复界”后重建。
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由隐林主持扩建,改名宝智寺。民国三十年(1941年)改为县立中学。1987年重修。
寺庙纵深长34.5米,宽11.7米,面积403.6平方米。布局有前殿、
大雄宝殿、后殿(藏经阁)、院子。庙门石匾金字“宝智寺”,是清
同治年间镌的。庙门大柱上刻有一幅楹联:“宝刹珠林户外云横古塔,智心慧眼座中火现金莲”,既形象精练地概括了庙宇与周边优美的景色,又把“宝智”两字嵌入对联之首。寺庙结构严谨、造型精美,色彩艳丽,具有闽南地方建筑艺术特色。
前殿奉
弥勒佛及四大金刚,形象栩栩如生,金刚气势威武,弥勒佛笑迎天下客。进去为大院子,大雄宝殿奉祀“三宝佛”,两侧为
十八罗汉。殿内悬挂原
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题写的“
大雄宝殿”四字,并悬挂
黄道周的书法“洗心之藏”匾。殿内有楹联曰:“慈风荡处金枝喷般若之香,法雨霏时玉叶灿菩提之果”。大殿前竖立4支工艺精巧的雕龙青石柱,雕功精细,艺术高超。后殿(藏经阁)为二层建筑,一层殿堂奉祀一尊
新加坡侨胞赠送,由
泰国楠佛寺监制的“泰国铜佛”,高1.67米,座宽1.25米,座长0.72米,重446 斤,并奉祀三尊
缅甸白玉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