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龙属
蜥臀目板龙科
板龙(食虫类:Plateosaurus)是一种生活在三叠纪晚期的原蜥脚下目,属于蜥脚形亚目。板龙是最早的体积较大的恐龙之一,具有典型的蜥脚下目特点,如长颈、小头部和粗壮的躯干。虽然有人认为它是食肉的,但从牙齿和腭部肌系来看,更适应植物性食物。
外形特征
板龙是已知最大的三叠纪恐龙之一,也是三叠纪最大的陆生动物之一,身长可达6到10米,体重估计有7吨。板龙曾经属于过原蜥脚下目,该下目是一群早期植食性恐龙;板龙的体型比其他类似动物还要强壮,例如近蜥龙属。板龙拥有长颈部,由9个颈椎所构成,身体结实而呈梨状。板龙的尾巴由至少14个尾椎所构成,可作为长颈部与前部身体的平衡工具。
板龙的头颅骨比大多数原蜥脚下目还要坚固、纵深;但是与板龙的身体大小相比时,仍然小型、狭窄。板龙的头颅骨有4对洞孔;包括鼻孔、眶前孔、眼眶、下孔。板龙拥有长口鼻部,许多小型、叶状、位在齿槽中的牙齿,颌部关节的位置低,可使下颌提供肌肉更大的力量,以上特征显示板龙只以植物为食。它们的眼睛朝向两侧,而非前方,形成全范围的视线范围,可警戒、注意掠食者。有些化石保存了巩膜环。
板龙的上颌与下颌拥有许多小型牙齿,前上颌骨有5到6颗,上颌骨有24到30颗,齿骨上有21到28颗。这些牙齿有锯齿状、叶状的齿冠,适合消化植物。板龙被认为拥有狭窄的颊囊,可避免食物在进食时溢出嘴部。
历史
在1834年,物理学家约翰·腓特烈·恩格尔哈特(Johann Friedrich Engelhardt)在德国纽伦堡附近的Heroldsberg发现了一些脊椎与腿部骨头。三年后,德国古生物学家汪迈尔(Christian Erich Hermann von Meyer),根据这些化石建立了新属,板龙(Plateosaurus),模式种是恩氏板龙(P. engelhardti)。属名在希腊文的意思是“平坦表面的蜥蜴”,意指它们的平坦骨头;而种名是以发现者恩格尔哈特为名。
在1910年代到30年代期间,萨克森公国安哈尔特的一个黏土矿坑挖掘出了32到45个骨骸,这些化石属于板龙理理恩龙属、以及敏捷龙。有些化石被归类于板龙的第二个种,长颈龙(P. longiceps),是由Otto Jaekel在1913年所叙述,同一时期在特洛辛根的尸骨层也发现了数个板龙化石,但大部分被归类于可疑种或无效种。
在1997年,渤海北端Snorre油田的钻油工人在探钻砂岩层时,因为碰到一个长圆柱状岩芯(Drillcore)而受到阻碍,而停在地平线以下2,256米,该长圆柱状岩石是个化石,在当时被认为是个植物化石。在2003年,这个标本被交给奥斯陆大学的古生物学家Jørn Harald Hurum。波恩大学的古生物学家使用显微镜检验这个化石,发现这化石拥有纤维化的骨头组织,为一个压碎的膝盖骨化石,并鉴定属于板龙,并使它们成为北海第一个发现的恐龙,并被誉为“世界最深的恐龙”。
在2007年8月,一个业余古生物学家在瑞士Frick自治市附近发现了一大群化石,包含约300个骨头,由两个板龙个体所组成。波恩大学的古生物学家Martin Sander指出这个挖掘地点的范围可达1.5公里,是欧洲最大型的化石挖掘地点。该地点被估计为每平方米有一个恐龙化石。
分类
板龙是第一个被叙述的蜥脚形亚目恐龙,并为板龙科的模式属,也是板龙科的名称来源。板龙最初的所知有限,并被分类到蜥类(Sauria),可能是任何一种爬行纲。在1845年,汪迈尔建立了Pachypodes生物群,包含板龙禽龙斑龙林龙属。但是理查德·欧文已经建立了恐龙总目,包含了后三属,范围与Pachypodes相同。
在1895年,奥塞内尔·马什(Othniel Charles Marsh)提出了板龙科,并置于兽脚亚目内。之后由汪迈尔重新分类到原蜥脚下目,并被当时的大多数研究人员所接受。许多年来,板龙科演化支仅包括板龙属,但2000年代有两个属被归类到此科:鞍龙黑水龙属
分布
板龙的化石广泛分布于欧洲南非和中国等地。在欧洲,板龙化石主要出现在晚三叠纪(约2.3亿至2.08亿年前)的地层中。这些化石资料表明,板龙可能是一个分布非常广泛的属。
代谢
一个最近针对化石沉积层的研究,显示板龙的个体间有非常大的体型差异。而且,骨头上的生长层显示个体的成长周期变化与所处环境相关。有些板龙在12岁时达到最大体型,而其他的则可以成长到30多岁。成年标本的大小也有不同,有些成年体的身长为4到6米,而其他的则可达到10米。板龙的标本众多,足以研究它们骨头的组织学;但因为缺乏身长小于4.8米的个体标本,所以很难研究板龙的个体发生学。如同其他恐龙,板龙拥有高成长速率,显示它们有进阶的恐龙生理,但值得注意的是它们严重受到环境影响。这个研究的作者假设板龙的新陈代谢介于变温动物与温血动物之间。
参考资料
目录
概述
外形特征
历史
分类
分布
代谢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