韭园
北京门头沟区王平镇下辖村
韭园,即韭园村,位于京西九龙山麓。它由四个自然村组成,即韭园村、东落坡村、西落坡村和桥耳涧村。这是京西古(大)道上的“王平古道”出入古道的第一个古村落。这个深山中的小古村四周是山峦叠翠,树木葱茏,风景幽丽。村中有多眼清泉,泉水清凉甘甜,成为村民的生活用水。2010年度“北京最美的乡村”。
村情简介
地处京西古道的韭园村依山而建,古韵依存,小桥流水,青砖灰瓦,环境幽雅,古朴自然,一派田园景致。这里有些民居的墙上仍高悬着“古道商铺”的牌匾。站在古道上放眼远眺,层峦叠嶂,西风如幕,依稀马蹄声碎,情境交融,悠悠思古之情,油然而生。
韭园村的自然风光十分秀美,森林覆盖率达到90%以上,各种树木种类繁多,可以称作水果基地,主要的果品树木有桃树、李子、杏树、柿子,车厘子大枣、核桃、京白梨等,可以说干鲜果品,应有尽有,称得上“三季开花,四季有果”。所有来到韭园村的人都不会空手而归,对于我们这些久居城市的人来说,难免又要大包小包的往回带,让家人、邻居尝尝这“天然”的味道。
村子里还拥有古庙、楼、京西古道等人文景观,村内现存建筑在百年以上的古院落多处。由于这里的自然地势高低错落,林木茂盛,因此自然风光恬静幽雅,风景优美,空气新鲜。农家小院更有特色:浓荫半遮,小桥流水,青砖灰瓦,随处可见,环境幽雅,古朴自然。元代著名词人马致远的一首著名词句:“枯藤老树昏鸭,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这首脍炙人口的词曲让多少远离家乡、四处奔波的旅人顿生思乡之情。词中所描写的“枯藤老树”、“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等景物,在这里都能找到。
虽然很难有史料佐证,但是韭园村的村民们都相信,这里就是马致远的故乡。马致远确实是元大都(北京)人。
名胜古迹
古名居
小径蜿蜒而上,两旁是栉比的村落人家,村中大多房屋依山而建,古韵依存。有些民居的墙上仍高悬着“古道商铺”的牌匾。
古道绵延而至,穿村而过,过往的马帮落脚于此,村落便成为古道上的驿站。
干百年来,往返于古道上的马帮、商贾,绝尘千里,鞍马劳顿,由此古道上便有了为数不多,享誉京西的客栈、酒馆和商铺。
遥想来往于此的商贾和马帮在古道上长途跋涉,时常饥饿难耐、疲劳不堪,在古道上的酒馆和客栈是他们开怀痛饮,过夜小憩的绝佳去处。络绎不绝的行人下马狂饮,畅快淋漓,扔下酒钱,继续前行。
京西古道
京西之山,统称西山。群山之中,遍藏乌金。元、明以来,京城百万人家,皆以煤炭为薪。加之这里出产石材,琉璃的烧制更是闻名京城,于是,拉煤运货的驼马成群结队,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在山路石道上来来回族,久而久之便形成了从京城到西部山区,再远至内蒙古自治区山西省的商旅道路。
京西古道以“西山大路”为主干线,连接着纵横南北的各条支线道路,其中的中道、南道、北道为其主要组成部分。远古烽烟、马帮往来、宗教活动、筑城戍边以及古道、西风、瘦马等数不清的神奇故事散落或留存在古道两侧,它是那个时代经济、文化的具体象征,从中我们可以深刻感受到时代的变迁和历史的足音。
京西古道距今有干余年的历史,它所蕴涵的厚重文化底蕴和灿烂的永定河流域文化叠聚成辉。京西古道是京西古代文明的重要标志和历史见证。
古道两侧古迹众多,不胜枚举。三义庙、关城、碉楼、各种碑志刻石。古道上的牛角岭关城是当时捕衙南乡与王平口巡检司的分水岭,也是重要的关隘,被称为西出京西古道的第一隘口。
三义庙
三义庙,建于明万历二十年(1592)前。庙中有正殿三间,壁画仍存,三国故事,栩栩如生;东配殿两间。院内有古银杏树一株,临沟有古槐一株。近年来,村民们已将三义庙修缮一新。
牛角岭关城
牛角岭关城,又名牛脚岭关城。明清时期为捕衙南乡与王平口巡检司分界处,也是西山古道上重要的收费关隘,今为妙峰山镇王平地区分水岭。牛角岭关城是西山大路自东向西第一隘口,设有关城,城券仍存。
关城东侧留有过往的驼、马踏踩而成的蹄窝,现在还清晰可见。关城城门高6.2米,宽4.3米,深9.3米。城券西侧,存碑两通,均为重要史料文物。\u003c宛署杂记\u003e载:牛角岭,在县西北七十里桥涧村,《畿辅通志》载:牛角岭,西北八十里。
马致远故居
我们在韭园村一座小桥流水旁看到了一处老宅,走过小桥,绕过影壁,穿过门楼,是一偌大的四合院落,院内杂草丛生,房屋破败,人去屋空,据村民讲这就是马致远故居,虽无法考证,但村民们却认为这处老宅就是他的故居。
故居门楼外影壁墙上还竖立着一块标牌,标牌题“马致远故居”,上面记载着马致远的生平。马致远(1250一1324),字千里,号东篱,大都(今北京)人。
他是一位“姓名香贯满梨园”的著名作家,又是“元贞书会”的重要人物,也是历来所说的“元曲四大家”之一,被尊称为“曲状元”,在元代的文学史上具有极高的声誉。
元曲\u003c天净沙·秋思\u003e是马致远的代表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被誉为秋词之翘首,无出其右,是京西古道沧桑历史的又一印证。
大寨
在韭园村中,我们还看到一个介绍村中落难坡大寨的指示牌。落难坡山寨,又称大寨,建于金朝。根据大寨所在的地势环境以及建筑布局、建筑风格可以证实,当时的大寨就是一所特殊的监狱。据传说南宋时期落难的徽、钦二宗曾囚禁于此,史传所载的“坐井观天”说法,就是被囚禁于此的真实感受。
我们在旧地重游,在一片翠绿的沟谷旁依稀可辨的只是一处长满禾本科杂草青苔的石墙,可谓残桓断壁,放眼望去是远山的层峦叠嶂。
地理特征
京西王平镇韭园村位于“王平古道”韭园村现由四个自然村组成,即韭园村、东落坡村、西落坡村和桥耳涧村。韭园村在北,东、西落坡村相联在南。桥耳涧村独立在东。四个小村在一个大山环抱中。千百年来,山民们既过着宁静的田园生活,又接待着来往商队的喧嚣。因过去这里的村民以种菜为主,尤以种韭菜出名,所以村名叫“韭园”。现村内的文物古迹很多,如有“王平古道”从村中穿过,古民居、古庙、古碉楼等人文景观成为历史见证。村内虽盖有部分新房,但还保留很多明清民居,也有元代古居,如我国元代大戏剧家马致远故居在韭园村的西落坡村,其院就应为元代古居。这些古民居大多为精良的三合院、四合院。院落随山势的高低而建,错落有致。因村中的树木极多,树木的覆盖率竟达98%。故这些古民居大多掩映在浓荫中更显得古香古色。院内的房屋,青砖灰瓦,木窗雕花,砖雕、石雕相衬。在古道临街古民居的墙上,现还有“古道商铺”的匾额。古道绵延而来,穿村而过。韭园四村就成为古道上的驿站,客栈、酒馆、商铺等比比皆是。这条“王平古道”是从韭园村口的京西大道起,进韭园村,经王平、大台、木城涧,庄户村、千军台村等,再到西端的张家村、七里坟村等,在军响乡与京西大道又相通。
交通
“背包游”者在苹果园地铁站乘坐929路公共汽车在石古砉下车,体后步行前往韭园村。“自驾游”者走京门高速或莲石路到门头沟区,再沿109线国道到下苇甸,左转出国道往王平地区方向行驶,经石古岩前往韭园村。
参考资料
目录
概述
村情简介
名胜古迹
古名居
京西古道
三义庙
牛角岭关城
马致远故居
大寨
地理特征
交通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