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香园路街道位于
上海市南市区,有499个居民小组,常住户口16894户,45482人。辖区历史悠久,治安良好,公共服务设施完善。
成立露香园路冬防办事处。1951年为邑庙区第三、第四、第五派出人员办事处部分地区。1956年分为
福佑路、紫华路、露香园路、
方浜中路、广福寺5个办事处。1958年,方浜中路办事处部分并入露香园路办事处。1960年10月,露香园路办事处部分地区划归小北门和广福寺街道办事处、部分地区划归
城隍庙街道办事处后,其余部分合并成露香园路街道办事处。街道办事处地址在河南南路301号,辖长生、露香、墩基、东马、阜春、侯家、福佑、紫华、广福、果育、马街、三牌楼12个居委会,499个居民小组,有常住户口16894户,45482人。其中回、满、苗等少数民族1271人。辖区人口密集,每平方公里122924人,为全市7个高密度区域之一。
回族1254人,为区内各街道之“最”。有120多年历史的
福佑路清真寺以及专营清真特色小吃筵席的回风楼设在辖区内。
庵、
积善寺等15座寺庙,至今尚存
慈修庵、云居庵及福佑路清真寺。历史名园露香园占地数十亩,部分在辖区内。该园荒废后,此处称“九亩地”。日军侵占
上海市后,“九亩地”一带赌窟,押店、烟馆林立,地痞流氓横行。解放后,经过一系列社会改造,荡涤了污泥浊水。街道于1985年建立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办公室,并逐步形成街道、地区、居委会三级工作网络。1992年底有地区工人纠察队、
治安联防队、在职职工夜间巡逻队等组织,700余人参加群防群治。辖区市政建设逐步展开,交通市容得到了较大改善。1956~1958年,市、区政府动迁居民300余户,将晏海路等石子小路辟筑成柏油沥青路面的河南南路,辖区内其他46条石子街路也相继翻建成沥青、
水泥路。三牌楼棚户区于1987年完成改造工程,新建工房4幢,193家棚户迁入新居。由于历史原因,辖区人口密集、道路狭窄、交通拥挤,市政设施陈旧不全,旧城厢格局尚未根本改变。1991年,老城隍庙、
豫园商业旅游区的改建工程列为市政重点工程后,其范围将拓展至辖区内
河南南路、人民路、
福佑路。河南南路已规划商业街市。
为整治环境卫生,街道广泛开展创建卫生合格单位和卫生之家活动,组建环卫执法、清扫队伍,专人专项治理烟尘、噪音超标单位和脏、乱、差重点场所。1992年6月起,实行生活垃圾定
时、定点收集。自1958年以来,连年获得市“卫生街道”称号,1988年以来,多次获市“消烟除尘达标街道”、“基本无
鼠害”称号。河南南路干道自1990年以来多次获区交通、市容、卫生文明街称号。1990年街道建立社会福利保障委员会,1992年建立社区服务中心,各居委会均建立分中心,并组建各种服务队、组,形成服务网络。每月中间的星期四及重大节日举行大型服务,设有20多个服务项目。东马卫生站以救死扶伤、服务群众为宗旨,长期坚持为重病人上门服务,对突发性病人有求必应。受针灸治疗的病人数每月达200多人次,外地区的病人也慕名前来求诊。1989年被评为全国红十字会先进集体。街道自50年代起发展集体经济。至1992年形成合作联社、社会劳动服务公司、民政福利公司三大系统,共有大小厂店40家,从业人员675人,全年营业收入2900万元,利润131万元,上交各类税收89.4万元。辖区内有市属和外省市企业26家,区属企业217家,其中有专业生产黄金饰品、珠宝玉器的上海珠宝玉器厂,以生产潮式糕点闻名的源诚食品厂,以及百年老店葛德和陶器商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