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隍庙
福建漳州市海澄城隍庙
城隍庙位于福建省漳州市龙海区海澄镇城内东南,坐北朝南,明隆庆五年(1571年)建,祀奉的是汉代忠烈人物周苛。
城隍庙为三进殿,主体为硬山式建筑,广场宽敞,规模颇大,木雕艺术优雅别致,亦颇壮观。海澄城隍庙为全球最大城隍庙。
历史沿革
在明嘉靖四十五年十二月(1567年1月)设置海澄县。据《海澄县志》卷之十七《名绩志·祠庙》载:城隍庙,在县治东南。凡郡邑城隍,皆与风去雷雨山川并坛而祭,而得崇之,庙貌者祀以人道也。隆庆五年(1571年)建,崇祯六年(1633年)知县梁公兆阳重修,后为风雨所坏。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知县王公手霖集绅士耆民再修,海澄城隍庙于1994年重修。
建筑特色
城隍庙尚存三殿三进,一殿原挂一在算盘与中式屏风,左有马像,右有普渡公画像,殿外左右有烧金炉。二殿为正殿,中祀镇殿城隍泥玩具大像,前有软身城隍,供出巡用。
左右有6个判班大像,后壁上有“威灵公”大匾。左陪祀观音佛祖,右陪祀送子娘娘。在二殿前左右各有一列四间的书室,前三间各祀十二司中的二司,最后一间,左祀土地公(福德正神),右祀先生公。二殿后原有二方井栏水井,现在两井已堵塞。三殿中间祀城隍妈,在城隍妈前左右桌上,立有一尺多高的“姊母”、“姊头”右手牵一小孩,“姊头”右手抱婴儿吸乳。左右两间为庙内和尚的宿舍,另外,左右两边还有厨房、膳厅,已拆毁。
文化活动
相关典故
海澄县建置于明嘉靖四十五年十二月(1567年1月),即明隆庆元年(1567年),寓意“海疆澄清”,县治在漳州月港。1958年海澄县析海沧区、新2乡,划归厦门市。1960年,龙溪县与海澄县合并为龙海县,属龙溪专区(地区)。1993年6月,龙海区撤县建市(县级市),由漳州市代管。
在《海澄县志》卷二《规制忘》记载:“先是明嘉靖三十六年,澄马寇乱,大中函院公令民土堡,议众八九二都共围一城,委别驾汪公董其事。跨溪为桥,筑垣其上,内有厚一丈有余,高丈八尺…上未完而次年倭至缀。……隆庆元年(1567年)议县,……始工于五年十一月,讫工于六月八日。
城周围第五百二十二丈,高二丈一尺,门四,东曰清波,西曰环桥,南曰杨威,北曰拱极。月城二,窝铺一十有二,垛口二千四十有五,又于新亭辟一小东门,往来便之。万历二年,邑令周公改题西为通津,南为耀德,北为冰思。……十年,邑令崔公寅于县治东北,跨城筑晏海楼,以漳海谷之虚。……四十一年,邑令节公世仪经晏海楼久环,即旧基重建。乾隆二年,楼复倾,邑令已严公嘹扩而高大之一,崇二太八尺,周围一十六丈。”现城墙已拆平,但晏海楼(俗称八卦楼)尚存,可依稀看出当年城址。
清代石碑
在庙内,现尚存有清代石碑6件。在庙前35米处,在城隍河上建有水戏台,二台柱树立于河中,二台柱在南岸上,戏台面对城隍庙。城隍河下段叫扁担河,在寒衣节至初十日城隍诞辰时,要立彩棚和演戏,这时城隍已出巡回来,暂时安置在临时搭建的木屋上看戏。戏台分为前后两部分,前为演员化妆处,后面左右为乐队所用。
目录
概述
历史沿革
建筑特色
文化活动
相关典故
清代石碑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