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苑乡(
闽南语:Hong-uán-hiong)位于台湾
彰化县西南隅,西滨
台湾海峡,属
浊水溪冲积扇下游平原一部分,地势低平。全境面积约91平方公里,是彰化县仅次于
二林镇的面积第二大行政区。气候属副热带季风气候,年雨量仅约1,000-1,200公厘,炎热干燥。
芳苑乡位台湾西部,
彰化县西南方,东与
二林镇衔接,西面临
台湾海峡,南与
大城乡毗邻,北以
福兴乡为界。芳苑乡的位置在
彰化平原的西南滨海上端,地当旧浊水溪、二林溪下游段的入海口,属浊水溪
冲积扇之扇端地带,彰化县沿海六乡镇之一。
东:汉宝村之东与福兴乡及二林为界。西:王功海埔地最突出于海(西线)为台湾海峡。南:二成村之南与大城乡及二林镇成三角交叉点。北:汉宝村之北与福兴乡为界,约在汉宝溪出海口附近。
乡地势为平坦陆地,为乌溪与
浊水溪冲积形成之平原,全乡略成长方形,东西宽6.5公里,南北长17.5公里,
平均海拔在7-8公尺,最高海拔仅19公尺。面积:96.89平方公里 农业耕地面积8,636.36公顷,实施都市计画面积208.46公顷。
芳苑乡介于大安溪口与北港溪口之间,气候炎热而近乎干燥,年平均气温在
摄氏度21-24度之间,年平均雨量1,000-1,200公厘仅稍多于需水量,平均相对湿度85%;每年四月至九月为夏秋东南季风期,五月至九月为雨季,十月至翌年三月为冬春
西北季风期,季风风速通常超过每秒10公尺,尤以冬季西北季风更常挟盐份,对农作物生长及结实构成严重之威胁,加上灌溉用水取之不易,致乡民常有「风头水尾」之叹!
芳苑乡原是一片沙丘荒凉,不毛之地,据史载三百八十馀年前有
福建省福州府
曾姓家族定居于此,继有陈姓及泉州府
同安区等地居民陆续迁陟,先民荜路篮缕,开荒垦地,从事农
渔业,人口逐年增加,部落集结,各种产物亦有剩馀,必须向外运销,与福建省通航贸易居多,当时有地无名与外埠通商,诸多不便,名曰「番仔挖」,斯时番挖已成为内外贸易港,清廷为维持沿海治安在此间设有泛防厅,当时海寇猖,蔡牵一党时代常在海上抢劫,极端拔扈,彰化知县杨桂森为平海寇,亲临查察地势,鼓励民众协防,不久海寇绝迹,人民安居乐业厥功甚伟。嗣后废除泛防厅改改设保甲局,民国前十五年堡制隶属深耕堡,民前十一年四月八日设北斗办务署,同年十一月九日公布厅制在番挖设支厅设番挖王功警察派出所,民国七年十一月十三日置番挖税关,监视防止走私船只,民国十三年该署废止,民国十七年三月设监视署防止鸦片输入,民国九年十月一日施行所谓地方自治制度改番挖区为沙山庄,因本乡多属沙丘而得名,设庄役场,民国十七年七月增设路上警察派出所。民国三十四年八月本省光复辖
台中市,乡民鉴于沙山两字名称不雅且为日人所取,经地方人士协议定为芳苑乡于三十五年三月一日奉准,乡治置于芳苑,1950年10月县市行政区域调整改隶
彰化县辖迄。
台76线:东西向快速道路(未完工) 芳苑乡(汉宝村) -
草屯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