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金关工程是
中原地区的一项国家级信息化重点工程,旨在提高对外经济贸易及相关领域的现代化管理水平和宏观调控能力,以适应21世纪的世界经济发展需求。该项目是由外经贸部负责组织实施的国家
电子商务工程。
1993年,中国政府提出了实施金关工程的计划,其目的是推动海关报关业务的电子化,从而减少单据传递时间和成本。这项工程是在中国外贸手段落后和业务不符合国际规范的情况下提出的,以应对国际贸易的发展趋势。同时,传统外贸业务方式存在的管理漏洞也需要得到解决。金关工程的目标是构建现代化的外贸电子信息网,实现相关部门和企业的
计算机联网,以及无纸贸易。
金关工程的设计目标是在全国外经贸系统内建立互联互通的外贸信息网,并依托
金桥网建立一个覆盖海关、商检、外经外贸、金融、外汇管理和税务管理等多个部门的业务网。一期工程的重点是建立网络控制中心、EDI增值业务信息交换服务中心和分中心,实现各部门之间的互联互通和外贸业务的EDI标准化。
为了克服全国海关之间信息资源共享不足的问题,海关总署计划建立“三网一库”的海关系统政务信息化枢纽框架。1996年初,外经贸部开始了金关工程的立项工作,并逐步完成了主干网通讯平台、数据交换平台、信息平台和网络备份工程建设。至1999年底,外经贸部获得了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的认可,成为国家互联网接入单位之一。
金关工程的应用系统涵盖了多个方面,包括配额许可证管理系统、进出口统计系统、出口退税系统和外汇核销系统等。这些系统有效地提升了外贸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和网络化水平。
金关工程的标准体系和安全体系得到了完善和发展。进出口企业代码被制定为行业标准并应用于实践中,同时,电子报文格式标准和外贸单证格式标准也被开发出来。安全体系方面,“商业电子信息安全认证系统”是我国首个自主研发的安全认证系统。
2012年,海关总署启动了金关工程(二期)的立项申请工作。二期工程的目标是进一步优化
海关监管和服务,提升口岸通关效率,降低贸易成本,并加强企业诚信监督和口岸管理部门的信息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