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晗,1963年7月生于安徽,是美国
密歇根州韦恩州立大学生物科学博士。他是我国生物钟研究领域享有世界声誉的著名学者,同时也是
苏州大学生物钟研究中心的主任教授、特聘教授,国际时间生物学学会理事、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时间
生物医学分会副会长、中国睡眠研究学会睡眠节律分会常务委员、
中国遗传学会发育遗传分会委员。
1996年,王晗在美国密执安州韦恩州立大学获得生物科学博士学位,并在完成两个博士后训练后,曾任教于美国
俄克拉荷马大学。
2009年,王晗成为苏州大学特聘教授,并于2010年入选首批
江苏省特聘教授。
2011年,他担任
苏州大学生物钟研究中心主任,并自2012年起担任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973)项目首席科学家。
王晗致力于生物钟调控机制、
斑马鱼的发育遗传学与基因组学及其在医药中应用研究。他建立的生物钟调控注意力缺陷多动症动物模型和人类肝性红细胞生成性
卟啉病动物模型,均为该领域第一个,目前世界上独创。他创建了具备大规模生产和繁育斑马鱼能力的斑马鱼研究平台,并成功建立多种转基因技术、基因敲除技术、高通量
脱氧核糖核酸测序和分析技术以及显微成像和分析等技术。王晗实验室长期利用
模式生物斑马鱼研究生物钟和睡眠调控机制、生物钟对代谢、生殖和发育以及相关疾病的作用机制。他发现了生物钟调控注意力缺陷多动症(ADHD) 的新机制、Rev-erbα对自噬的调节机制、生物钟通过Ezh2对造血的调控作用、阐明了Per2对生物钟起到正向和负向双重作用等;利用基因编辑等技术建立了
斑马鱼生物钟基因全套突变体库。已在Nature Genetics、Science等杂志发表90余篇学术论文。他率先研究斑马鱼生物钟调节的分子遗传和
基因组机制,建立了第一个也是目前世界上唯一一个斑马鱼生物钟基因(per1b)反转录插入无效突变体,并揭示了生物钟在多动症发生中的调控新机制;通过对鱼的生物钟基因演化的研究,提出了有关鱼的生物钟控制多元化和复杂性以及其可能在鱼的起源和演化中起到重要作用的新观点。
王晗目前主持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发育编程及其代谢调节”重点专项生物钟项目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德合作项目等。2012年5月,中国生物钟研究领域第一个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973)项目在
苏州大学正式启动。王晗以首席科学家身份领衔该项目“生物钟在
生殖系统与发育中调节的机制”的研究,同时这也是苏州大学首次作为首席单位身份承担973项目。2020年8月4日下午,由苏州大学生物钟研究中心、医学部基础医学与生物科学学院遗传学系王晗教授负责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发育编程及其代谢调节”重点专项——“生物钟对组织器官代谢和
稳态的调节作用” 项目启动实施会议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