派翠西亚·康薇尔
派翠西亚·康薇尔
派翠西亚·康薇尔1956年出生在美国佛罗里达州迈阿密,她的职业生涯从主跑社会新闻的记者开始,1984年她在弗吉尼亚州的法医部门工作。从1990年开始,康薇尔根据自身的法医工作经验写下了3本小说,并且一炮而红,先后获得过爱伦玻奖、克雷西奖、安东尼奖以及法国的Prixdu Romand'Adventure奖。此后,康薇尔以女法医为背景陆续写了9本书,这些作品不仅是畅销排行榜上的常客,也被翻译成多种语言。
人物介绍
简介
帕特丽夏·康薇尔()把Patricia Cornwell定格为『死亡翻绎人』,并不为过。从1990年开始,以书写法医探案红遍大西洋两岸的侦探小说作家Patricia Cornwell,在成为作家之前,曾经做过地方新闻记者、美国弗吉尼亚Virginia验尸处检验记录员(後来转做电脑分析员)、和地方警务工作,这些独特的经历,成功塑造出一个专业、强悍、经得住科学挑战的女法医Kay Scarpetta,成为Patricia Cornwell法医探案小说系列的主角。作为一个当红畅销作家,Patricia Cornwell的著作既悬疑,又刺激,也能写出法医作为『死亡翻绎人』的角色必要的冷静。
评价
帕特丽夏·康薇尔(Patricia Cornwell),20世纪90年代美国当红的女作家。1990年,她的处女作《尸体会说话》出版后,即位居《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的榜首,1991年后连续获得美国埃德加、克雷西等五项文学大奖。1993年,她的第四本小说《失落的指纹》出版,发行超过百万册。同年,她获得了英国作家协会颁发的金匕首奖,这是国际上公认的侦探类小说的最高奖项,她成为美国第一位获此殊荣的作家。1996年她的6种作品全部进入《今日美国》畅销书排行榜,并占据了第一、第二名的位置。1999年,康薇尔作品中的主人公——女法医斯卡佩塔荣获美国“最佳侦探奖”。到目前为止,康薇尔的11部作品已被翻译成31种文字,在34个国家或地区出版。
个人经历
帕特丽夏·康薇尔1956年出生于美国。大学毕业后,她在一家报社当记者,专门负责采访警务新闻。不久,她放弃了记者的职业,到弗吉尼亚州的法医办公室“打杂”:先是当法医的记录员,负责在验尸时记录死者伤口的尺寸等验尸结果,后又担任法医办公室的资料分析员。同时,她还担任了里士满市警察局的义务警员,接受FBI的培训。在前后的6年之中,她的职业、生活为她的创作奠定了深厚的基础,使她不仅写出连登畅销排行榜的佳作,而且塑造出女法医斯卡佩塔这样一个活生生的女侦探,成为继夏洛克·福尔摩斯、波罗、奎恩等大侦探之后的全新形象。康薇尔说:“对我自己来说,生活在—个我所描写的世界中,这一点很重要。如果我希望我笔下的人物去做些什么或知道些什么,那么,我会尽力去做这些事或知道这些东西。”正是从生活真实这一点出发,康薇尔的作品才久读不厌,经久不衰。
作品特点
所有的侦探小说,最吸引人之处就在于故事的曲折和逻辑推理的严密,康薇尔忠实地继承了这一特点,用她女性特有的审慎、细致,将曲折和严密配合得天衣无缝。女法医斯卡佩塔在每—个故事中,不是那种孤胆英雄,而是从蛛丝马迹中一层层剥离假象,从千头万绪中寻找证据的智者。如在《残骸线索》一书中,凶手的确定和落网,是从8年前未侦破的遗案入手的;而《尸体会说话》中寻找5个毫无联系的遇害人的共同点,就成为确定凶犯所在的关键。这些曲折的情节恰如游戏中的迷宫,是智者的游戏,是探求、追寻的“刺激”,也是读者钟情于侦探小说的关键所在。
康薇尔笔下的斯卡佩塔,不再是那种叼着烟斗、戴着礼帽、用逻辑推理就能慑服罪犯的神奇大侦探,而是一位用显微镜计算机、生物、化学、物理……种种现代科学手段追踪犯罪的探求者。斯卡佩塔用法医解剖、DNA检测、许算机检索、病理分析和精神分析等一系列的科技手段来追寻、证明罪犯。而且,作者还在情节之中,对这些科技手段进行了清晰的介绍。如在《尸体会说话》一书中,主人公利用脱氧核糖核酸带有负电这一特性进行比较,从而缉拿住罪犯;书中剖析黑客进入其他计算机网络的方法,又使案件的侦破过程建立在现代科学技术的基础之上,将可信性与可读性密切地结合在一起。
看点
康薇尔“女法医系列”的另一个看点是贴近生活。与传统的侦探小说相比,无论是时代距离还是作者的写作手法,康薇尔的“女法医系列”小说更真实,更生活化。在故事中,斯卡佩塔喜欢自己动手做饭,喜欢饮酒,她对美酒佳肴的研究,使故事增添了几分生活的情趣与轻松,也使读者体会到一些美式生活的味道。在斯卡佩塔身边,有一批与她患难与共的忠实助手和朋友;有初恋的情人和逢场作戏的男友;有在警界内部视她为异类,暗中破坏的同行;有为了获取新闻线索,从朋友成为对头的新闻记者;有对她像对母亲一样依恋的外甥女……众多的人物形象,纷繁复杂的故事情节,使小说更真实地还原了发生故事的大千世界。往往在故事中,破案的过程伴随着警察局与检察官、法官、律师的利益均衡和矛盾,伴随着当地警局与联邦调查局或中央情报局的势力范围划分和冲突,伴随着破案过程需要的保密和受宪法保护的新闻自由之间的对立,甚或伴随着两党的权力之争。这种“伴随”是侦探过程的一部分,又同时展现了比侦探过程更宽广的视野,在增加了可读性的同时,增加了现买性。
康薇尔精于调查真实的犯罪案件,追查真相到了痴迷的状态。她自掏腰包600万美元调查百年历史悬案“开膛手杰克”,并将调查结果写成《开膛手杰克结案报告》,声称已经找到了世纪悬神机妙算的确凿证据。该书已由作家出版社出版.
Patricia Cornwell 13部法医惊悚小说 (Patricia Cornwell 1990-2004 Forensic-Thriller Collection)
作品介绍
作品
1990年出版的【Postmortem (验尸)】是Patricia Cornwell第一部法医探案小说。故事叙述美国弗吉尼亚Virginia的首席女性法医Kay Scarpetta遭遇了一桩骇人的连环杀人事件:四名受害者全是女性,致死原因都是被勒杀,然而被害者并无任何关连,看来都是随机杀人。事件令所有女性人心惶惶,害怕随时成为杀人魔的下一个对像。然而,警方能掌握的线索是零,只能仰赖法医的验证,找出可能的凶手。此书获得1991年的爱伦坡奖最佳新人(作家)奖,及约翰克雷西奖,Patricia Cornwell因而开始受到大西洋两岸的注目。
中文版译名:《首席女法医》1991年出版的【Body of Evidence (肉体证据)】是Patricia Cornwell第二部法医探案小说。故事讲述一个才华横溢的女作家,为了避开匿名电话的滋扰而远赴小岛,然而就在她用尽身上钱财被迫回家的那个晚上被害,被发现陈尸家中,身上刀痕累累惨不忍睹,同时她那本引致相关人士担忧和不满的自传手稿也不翼而飞。不久,与她关系密切的普立兹文学奖得主也在家门前遇害,接著连那位嫌疑最大的男子也突然上吊自尽。这时候,女法医Kay Scarpetta竟也接到恐怖匿名电话兹扰……
1992年出版的【All That Remains (残骸线索)】是Patricia Cornwell的第三部法医探案小说。故事讲述数对情侣离奇失踪,被发现时都已成为骇骨;现在再有一对情侣失踪,数月後他们的腐尸在森林里被人发现,罹难女孩的母亲是政界名人,跟惩治单位严重对立,这椿案子是精心布置的政治斗争,还是真的有个逍遥法外的杀人狂?
中文版译名《首席女法医——残骸线索》
1993年出版的【Cruel and Unusual (残暴和不寻常)】是Patricia Cornwell的第四部法医探案小说。故事讲述犯下重罪的男子终於要在圣诞节前夕行刑;十年前他闯入民居,奸杀了电视台的主播,最可恶的是他在被害者身上留下了无数刀痕及咬痕,还把她的尸首摆弄成玩偶的形态,像是留下签名向警方挑战。然而在这个杀人犯死後,女性法医Kay Scarpetta接了一椿案子,犯案手法似曾相识;一个13岁男孩身上的皮肉被切割得支离破碎,尸首被发现时,也被摆弄成玩偶的形态…… 中文版译名《首席女法医——失落的指纹》
1994年出版的【Body Farm (人体农场)】是Patricia Cornwell的第五部法医探案小说。故事讲述民风淳朴的小镇发生了骇人凶案;11岁小女孩被性侵犯後陈尸于偏僻湖畔,她的爱猫也遭扭断脖子……是恶贯满盈的连环杀手Temple Brooks Gault再度犯案,还是当地色迷迷的刑警下的毒手?或是小学的工友?甚至是被害女孩的母亲?
1995年出版的【From Potter's Field (波特墓园)】是Patricia Cornwell的第六部法医探案小说。故事讲述一具女性尸首被发现赤裸著,坐靠在中央公园偏僻地带的一座喷泉下。种种徵状显示她死于令人不寒而栗的熟悉犯罪模式:头部中枪,身上多处被割除,尸首被公开展示的手法,明摆著凶案主谋正是法医Kay Scarpetta的死对Temple Brooks Gault。
1996年出版的【Cause of 死亡 (死亡的理由)】是Patricia Cornwell的第七部法医探案小说。故事讲述一个美联社记者被发现陈尸在深海的废置军舰里,到底被害人是来寻找战争遗迹,还是另有目的?接著,女法医Kay Scarpetta的座驾被破坏,法医助理不明地被枪杀,再加上一部邪恶的圣经……这些事件的背後竟然只是一连串恐怖行动的序幕……
1997年出版的【Unnatural Exposure (不自然的暴露)】是Patricia Cornwell的第八部法医探案小说。故事讲述一具尸体在维吉尼亚的拉圾场中被发现,头部和四肢被折断的特徵,和法医Kay Scarpetta手上一椿爱尔兰连环凶案完全吻合。凶手透过互联网和她接触,并且使用敌视的登入代号《死医客》。当深入调查後,Kay Scarpetta发现维吉尼亚的被害人生前感染了娄似天花的病毒,甚至连她本人也面临被感染的危机。
1998年出版的【Point Of Origin (起火点)】是Patricia Cornwell的第九部法医探案小说。故事讲述一场无名火烧毁了报业大亨的农庄,火势控制後在火场发现一具女性焦尸,脸部严重损毁。同时,一心要报复被法医Kay Scarpetta和FBI的精神病患杀人犯从疗养中心逃走了,随後一场大火也烧毁了疗养院,现场也发现一位女性受害者。两件纵火案的起火点同样在浴室,在火场也同样找不到任何促燃剂的痕迹……
1999年出版的【Black Notice (黑色通告)】是Patricia Cornwell的第十部法医探案小说。故事讲述一个从比利时偷渡到美国里奇蒙Richmond港口的男子的尸首被发现,这名身穿名牌Armani套装,已严重腐烂的尸首,身份死因皆不明,唯一线索是他口袋里的数枚德国摩纳哥硬币,和他身上的奇特刺青。这枚刺青引导法医Kay Scarpetta远赴国际刑警位于里昂的总部……
2000年出版的【Last Precinct (终极辖区)】是Patricia Cornwell的第十一部法医探案小说。故事讲述刚遭遇袭击险些成为「狼人」另一名受害者的法医Kay Scarpetta原以为凶嫌就逮正义终得伸张之际,事情却发展得出乎意料之外,她发现自己居然成为女警官命案的主要嫌疑犯……
2003年出版的【Blow Fly (绿头苍蝇)】是Patricia Cornwell的第十二部法医探案小说。故事讲述法医Kay Scarpetta辞去维吉尼亚首席法医工作後,开始担任私人法医顾问,同时倦入路易斯安那州Louisiana一椿陈年命案。
这部小说劣评如潮,使读者开始怀疑作者是否已到江郎才尽的地步。
2004年出版的【Trace (线索)】是Patricia Cornwell的第十三部法医探案小说。故事讲述已经转职为私人法医顾问的Kay Scarpetta受新任弗吉尼亚首席法医之邀,前赴里奇蒙Richmond协助他处理一椿案子:一名14岁女童的神秘死亡事件。
由于作者上一部小说【Blow Fly (绿头苍蝇)】劣评如潮,这部小说出版时读者们普遍采取观望态度,後来反应越来越好,才使Patricia Cornwell挽回名声,再次成为美国犯罪小说最畅销作家。
2005出版【predator】
2007出版【book of the dead】
2008出版【scaepetta】
2009出版【the scaepetta factor】
2010出版【port mortuary】
2011出版【红色 mist】
2012出版【The Bone Bed】
作者采访
康薇尔在接受路透采访时谈到了自己的写作历程和创作斯卡佩塔的故事。
问:我一开始就打算给这一系列丛书起个“斯卡佩塔”这样一个名字吗?
答:恰恰相反,在我创作这个故事的初期感到很困难,直到1988年我写了《尸体会说话》,我开始创作这个角色到现在已经20年了。发表之後我考虑了很多,意识到我做的最出色的就是把她描写成功,所以今天应算是为这个角色而庆祝。
问:那么,还会有更多的探案集吗?
答:会的,我决定把该丛书的最新一部中对她的一生和她的性格分别作介绍,就像周年纪念录一样。我希望重新再写探案集,并把它带入新的层次,有新的探险和人物。
问:听你说仿佛是真有斯卡佩塔这个人一样,你是这样看待她的吗?
答:我觉得她是分离于我存在的,而我是她的粉丝。不管她是谁,我都很喜欢这位女士,特别是在与她相伴、探索了这么多年以后。
问:但她并不是你?
答:她不是我,我们有很多相同点。虽然我会把我的经历附加给她,但她还是与我不同的。
问:大家都知道你会对自己笔下的角色做充分的调查,这对你很重要吗?
答:是的,因为这是我灵感的来源。比如我去Bellevue医院的精神病院监狱,我就会想象现在是斯卡佩塔正在走进这里。我还曾经为了Lucy这个角色去学开直升机,10年后我成了直升机飞行员,也有了自己的直升机。
目前南海出版公司已出版,作者译名是帕特丽夏·康薇尔.
首席女法医:尸体会说话/验尸/首席女法医
首席女法医:肉体证据
首席女法医:残骸线索
首席女法医:失落的指纹
首席女法医:人体农场
首席女法医:波特墓园
首席女法医:死亡的理由
首席女法医:致命暴露
首席女法医:起火点
首席女法医:黑色通告
首席女法医:终极辖区
首席女法医:绿头苍蝇
首席女法医:微物证据
首席女法医:掠食者
首席女法医:停尸间日志
首席女法医:猎杀斯卡佩塔
首席女法医:致命基因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1.com/id.php on line 362
目录
概述
人物介绍
简介
评价
个人经历
作品特点
看点
作品介绍
作品
作者采访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