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皿
微生物或细胞培养的实验室器皿
培养皿(英语:Petri dish,),是培养微生物最常用的一种化学器材,培养皿于1887年由德国细菌学家彼得立设计,也称“彼得立皿”。
培养皿为平底圆盘状的玻璃器皿,培养皿由皿底和皿盖组成。其材质主要为塑料和玻璃材质。塑料材质的培养皿一般是聚乙烯材料,有一次性的和多次使用的。培养皿有70毫米、80毫米、90毫米、100毫米、125毫米和150毫米直径六种。在微生物学实验中,培养皿是进行微生物培养、分离纯化、菌落形态观察、菌落计数、遗传突变株筛选等最常用的器皿。在化学实验上,培养皿多用来作为观察反应之用。
实验室常用的培养皿底直径90毫米,高15毫米。培养皿不能倒置培养,使用时在培养皿内倒入适量固体培养基制成平板,用于分离、微生物计数、纯化、鉴定菌种以及测定抗生素、噬菌体的效价等。培养皿的清洁一般经过浸泡、刷洗、浸酸、冲洗四个步骤。培养皿质地脆弱,故在清洗及拿放时应轻拿轻放。
概念内涵
概念
培养皿是培养微生物最常用的一种化学器材。扁圆形,用于装固体培养基等。培养皿质地脆弱,易碎,故在清洗及拿放时应小心谨慎,轻拿轻放。使用完毕的培养皿最好及时清洗干净,存放在安全、固定的位置,防止损坏、摔坏。
形状
培养皿为平底圆盘状的玻璃器皿,通常有上盖可以盖着用来遮蔽掉落的灰尘。
组成
培养皿由皿底和皿盖组成。
材质
培养皿材质基本上分为两类,主要为塑料材质和玻璃材质。塑料材质的培养皿一般是聚乙烯材料。
历史沿革
培养皿最初由德国细菌学家彼得立(Julius Richard Petri,1852一1921)于1887年设计,故亦称“彼得立皿”。
规格类型
培养皿直径有70毫米、80毫米、90毫米、100毫米、125毫米和150毫米六种。
用途
培养皿一般在生物或生物化学的实验中用来盛装营养液或胶质物,提供微生物必要的成长环境。
在微生物学实验中,培养皿是进行微生物培养、分离纯化、菌落形态观察、菌落计数、遗传突变株筛选、噬菌斑形成、基因工程菌株筛选等最常用的器皿。
在化学实验上,培养皿多用来作为观察反应之用。在高中实验中,一般用到的实验为铁的生锈反应。此时培养皿用来盛装含电解质的明胶和铁钉。
用法
实验室常用的培养皿底直径90毫米,高15毫米。培养皿一般均为玻璃皿盖,但有特殊需要时,可使用陶器皿盖,因其能吸收水分,使培养基表面干燥。例如,测定抗生素生物效价时,培养皿不能倒置培养,则用陶器皿盖为好。在培养皿内倒入适量固体培养基制成平板,用于分离、微生物计数、纯化、鉴定菌种以及测定抗生素、噬菌体的效价等。
清洁步骤
培养皿的清洁一般经过浸泡、刷洗、浸酸、冲洗四个步骤。
浸泡
新的或用过的玻璃器皿要先用清水浸泡,软化和溶解附着物。新玻璃器皿使用前先用自来水简单刷洗,然后用5%盐酸浸泡过夜;用过的玻璃器皿往往附有大量蛋白质和油脂,干后不易刷洗掉,故用后应立即浸入清水中刷洗。
刷洗
将浸泡后的玻璃器皿放入洗洁精中,用软毛刷反复刷洗。不留死角,并防止破坏器皿表面的光洁度。将刷洗干净的玻璃器皿洗净、晾干。
浸酸
浸酸是将上述器皿浸泡到清洁液(又称酸液)中,通过酸液的强氧化作用清除器皿表面的可能残留物质。浸酸不应少于6h,一般过夜或更长。
冲洗
刷洗和浸酸后的器皿都必须用水充分冲洗,浸酸后器皿是否冲洗得干净,直接影响细胞培养的成败。手工洗涤浸酸后的器皿,每件器皿至少要反复“注水一倒空”15次以上,最后用重蒸水浸洗2~3次,晾干或烘干后包装备用。
参考资料
目录
概述
概念内涵
概念
形状
组成
材质
历史沿革
规格类型
用途
用法
清洁步骤
浸泡
刷洗
浸酸
冲洗
参考资料